奇迹城市:深圳城市治理40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代前言 用深圳故事阐释中国道路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创办38周年。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建与发展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精彩缩影。如果说38年前国家赋予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是为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市场经济进行制度“探险”,那么随着党的十四大正式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后,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也随之演变成为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开路,争当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在深圳特区创建38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又对深圳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深圳市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进一步开动脑筋,解放思想,特别是要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中创造新业绩,努力使经济特区建设不断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这对深圳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深圳特区历史使命的新发展,也是党中央对深圳特区的新期待。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所设立的经济特区的本质,就是获得中央授权的改革先行试验区。

我们深圳经济特区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有幸目睹和参与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关注并跟踪了党中央赋予深圳特区的使命的逐步演进和发展过程,使我们能够有机会通过讲述深圳故事来记录中国道路,总结深圳经验来诠释中国制度,观测深圳实践来验证中国理论。国家改革开放的时代壮举和深圳特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探索创新,给我们特区社科理论工作者提供了机遇、创设了平台、开拓了空间。自研究院(其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组建以来,我们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深圳大学的直接领导下,立足深圳、服务国家,研讨对国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特区改革实践,探索对国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深圳经验,努力用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道路。

所谓立足深圳,就是依托深圳经济特区得天独厚的改革创新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直面市场经济先行地区的新兴政治现象,做经济特区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研究者,深度参与特区基层治理改革探索。从1999年初的大鹏镇镇长选举方式的改革探索开始,2003年我们对深圳市和北京市等区级人大代表竞选现象进行跟踪调研,2008年我们对“深圳政改”草案的出台进行因果分析,2011年我们对以“乌坎事件”为典型案例的群体性事件进行深入的探究,及时记录和跟踪这些具有较强象征意义的政治现象,确立了我们在中国政治学界的独特影响力;从积极参与“盐田区社区治理体制创新”到努力推进“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提出党和政府要尽可能地将体制外力量政治参与的诉求纳入体制内有序释放,将体制内执政党的组织资源有效嵌入体制外去代表民意、整合利益、引领社会等观点,为深圳基层政府多次赢得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贡献了绵薄之力,体现了我们在深圳基层治理研究中的特定功能。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呼吁学界关注盐田区的“GDP”与“GEP”双考核、双提升制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探索。正是由于我们作为相对独立的高校学术机构在参与推动地方政府创新、总结深圳经验、讲述深圳故事、传播深圳声音等方面,做了不少具体工作,出版了一系列论著,使我们研究所的年轻学者也能得到学界的多方扶持,争取到很多成长机会。在我们这样一个地方性高校,只有将近十个核心成员的小小研究机构,几乎每个成员都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他们充分体验了与深圳特区共同成长的成就感。

所谓服务国家,就是敏锐地把握国家改革开放的时代脉搏,努力为党和政府的决策咨询服务,自觉将研究所打造成特色鲜明的高校“智库”。虽然在地理位置上,我们距离我国高校学术主流圈和国家政治中心较远,但我们一直努力开拓处于国家市场化改革前沿的地缘优势,尽力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己任。长期以来,我们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共中央编译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参与中组部年度重点调研课题研究和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网络的建设。从2002年以来,我们先后参与了中组部年度调研项目16项,获得一等奖的项目有8项。

作为深圳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不仅深切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给我们带来的机会,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的论述,经济特区的市场取向和市场氛围,促使我们自觉地以“市场”理念来引领社会科学研究的改革,本着“不求圆满,但求卓越”的精神,在现有的各种特定约束条件下,低成本运作,高质量产出,主动开发四个“细分市场”:一是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的“高端市场”,主要指承担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研究课题,也承担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二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国际市场”,尽力以研究对象的“本土化”特点争取研究成果的“全球化”意义,通过记录深圳故事阐释中国道路,总结特区实践传播中国声音;三是向社会公众普及社科知识,传播现代理念,弘扬政治文明的“大众市场”,包括满足社会对各种学术讲座和专业培训的需求,在报刊上发表时政评论等;四是传统学者间相互交流的“学术市场”,即发表专业论文、出版学术专著等。2018年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我校政治学专业在全国排名第37位,在广东省内排名第三,这对于我们这样一所没有政治学本科专业的地方高校已是极大的荣耀了。

我们非常荣幸地生活在中国改革的伟大时代,与改革的先锋城市——深圳经济特区共同成长,正在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说这也是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大历史机遇,记录、分析、总结、诠释中国经济改革、社会转型、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不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而且将丰富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当前我们要把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对重大现实问题、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经验的研究,为深圳特区在实现国家“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黄卫平

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