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工业发展:与日本比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结语

通过本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的技术创新活动比其他发达国家更为活跃,这同时也说明了当时日本具有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能够从先进国家引进的科学技术更多,这一点可以从当初在日本申请和批准的外国人获得的专利得到证实。当然,要想使得引进技术能够为己所用,还必须对其进行消化和吸收乃至改进,从中获得一些“中间技术”或“适宜技术”,而日本也的确这样做了,根据在于后来由日本人申请的专利和实用新型越来越多。

第二,近代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比起生产活动显得更加活跃,而传统行业则相反。不过,这里主要指的是技术创新指标与生产活动指标之间的计量关系,实际上,就小的技术创新数量来说,传统行业并不少于近代行业(实用新型很多)。另外,传统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更加依赖于市场的需求(需求拉动),而近代行业的创新活动则更倾向于由供给方面的因素决定(技术推动)。因为传统行业已经存在市场,它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创新,而近代行业本来没有多少市场,需要通过各种创新开拓市场。

第三,传统行业的技术创新以技术改良为核心的小革新为多,而近代行业则来自模仿引进技术的较大的革新(复杂程度较高)。不过二者之间的差距在初期比较大,到了后期则越来越接近,这源自传统行业引进了很多近代要素(近代化),而近代行业也融入了一些适合本国的内容(本土化)。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行业所占份额越来越小、近代行业越来越大,于是传统行业的技术创新也相应地减少,近代行业渐渐占据主导地位。[13]


注释

[1]关于技术创新的英文文献有很多,如Freeman(1982)、Stoneman(1983)、Coombs等(1987)、Dosi等(1988)、柳卸林(1993)整理了相关研究。

[2]关权(2001,2003)对近代日本的技术创新研究进行了梳理。

[3]这里的行业分类依据当时日本的习惯,将制造业分成9个大的行业,包括食品、纺织、化学、机械器具、金属、窑业、木材和木制品、印刷、其他。

[4]关于格申科龙的这个假说,参见Gerschenkron(1962);关于其在日本的适应性,参见南亮进(1981)。

[5](日本)专利局(1955)。

[6]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不久就开始了对产业活动的统计工作,较早记录这些活动的是《农商务统计表》,除了工业之外,也包括农业和商业资料。这个统计直接影响到了中华民国初期北洋政府时期编制的《农商统计表》,二者只有一字之差,也就是说,当时中国的统计是在日本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调查和编制的。《工厂统计表》从1909年开始,最初每隔5年调查一次,1919年以后每年调查,一直持续到二战以后,战后改成《工业统计表》。这个统计调查的详细程度和精确程度超过前者,而且它直接被移植到了伪满洲国进行的统计调查而编制的《“满洲国”工厂统计》(1933~1941年),以及日本占领华北之后编制的《华北工厂统计(1939年)》和《华北工厂统计(1943年)》,详细情况参见本书相关章节。

[7]日本的专利制度是1885年以法律的形式建立的,最初只有发明专利、图案设计和商标这三种,1905年追加了实用新型。1921年专利分类从原来的136项增加到了207项((日本)专利局(1950))。

[8]法人发明是指单位发明,其发明活动是在企业(也包括科研机构)内部进行的,利用了企业的实验设备,所以归属权是企业。关于个人发明家的问题,参见本书第六章或关权(2000)。

[9]关于大发明和小发明的定义和分析,参见本书第八章,以及Guan(2001)和关权(2011)。

[10]这个时期在日本申请和批准的外国人专利都来自发达国家,在当时都高于日本的发展水平。

[11]关于需求拉动假说,参见Schmookler(1957,1966),关于技术推动假说,参见熊彼特(1991,1999)。

[12]关于二战以后日本的这种关系,参见一桥大学创新研究中心(2001)。

[13]关于这一点,还可以从其他章节,特别是第三章的分析当中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