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一根风筝线
我们在中学课堂上就开始学哲学,此后在大学里学,在各种进修班、研究班、专门班里学。但是真正读懂一点,不说要等到老,至少也要到中年以后。因为哲学是科学,科学就要有大量的实验去证实;哲学又是管世界的最基本的规律,规律要靠长期的观察去验证。所以一个人,一个党,只有在有了足够的实践,有了众多的正反例证后,才开始读懂一点哲学,而这时大约也已用去至少几十年的时间。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一根紧紧系着风筝的线,这风筝就是我们的行为、我们的实践。风筝线是由两股拧成的,一股是唯物论,一股是辩证法。如果再细观察,也可分成五股,即:(1)唯物论,世界是什么?(2)辩证法,世界怎么变?(3)唯物史观,怎么看社会历史?(4)人怎样认识和改造世界?(5)人怎样认识和发展自己?就这样,一根粗粗的、结结实实的五股丝线系着实践这只风筝。这风筝不管多小,比如是一个人;不管多大,比如是一个党或一个国家;也不管你飞得多远,有时好像远得看不见,都离不开这根线,还是要被它拉回来。
我们的行为如果有失误,可以从多方面找原因,但最终都可以在哲学上找到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曾有几次想挣断风筝线远去,结果最后都被拉了回来。第一次是1957年“反右派”。现在的结论是这是扩大化了。为什么扩大?把形势估计错了、严重了,主客观不一致,犯了唯心论的错误。第二次是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想提早进入共产主义,人为改变生产关系,忘了马克思说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犯了唯心史观的错误。第三次是1959年反“右”倾。庐山会议本来是要反“左”,却开成了反“右”的会。这一次更是错估了形势,不但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对社会生产力造成的破坏估计不足,对党内特别是高层善意的批评也看得过重,整出一个“反党集团”,犯的仍然是主观唯心论的错误。连续三年三次的错误,接着是三年自然灾害(天灾人祸)的惩罚,我们的头脑冷静了一下。还是哲学这根线把我们拉了回来。但刚好过了三年多,1966年又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这是第四次错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的结论是:“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这些论点对当时我国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又一次犯了唯心论、唯心史观的错误,比前几次走得更远。“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是我们一再违背马克思主义哲学规律的总爆发。前三次好了伤疤忘了疼,只作了政策调整,没有从哲学上挖根,终于酿成十年大祸。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再一次被拉了回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胜利,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胜利。因为这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序幕就是从一场关于真理标准讨论的论战开始的。一开始就抓住了哲学这根线。我们在犯了四次大错误之后,在四次想挣断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根风筝线而栽了大跟头之后,终于明白这根线是挣不断的。党和国家的事业在新时期要放飞得更高,先要回头理好这根线。当我们又有了24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后,回过头再看,当年那场真理标准大讨论,它的伟大历史意义更明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认为也有四项大的胜利。一是全党实现工作中心的转移,并实施三步走战略。二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变。三是全国性的产业结构和西部开发的战略调整。这是唯物史观的胜利。我们终于读懂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的这段话:“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我们不再搞空头政治,不再在姓资姓社上纠缠,不再按图索骥,先思维,后存在,而是老老实实地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的吃、喝、住、穿、行,养精蓄锐,聚沙为塔,集流成海,一点一点地积累国力,积累生产力,等待新的生产关系的成熟。四是抓了党的建设。在党内敢于反腐倡廉,在党外敢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这需要足够的勇气,这勇气来自彻底的唯物主义,也来自辩证法。我们看到了事物的新变化新联系,再不会像过去那样僵化,也不会像过去那样错估形势,懂得了与时俱进。
是不是现在我们的行为就全部符合唯物论、辩证法了呢?不是。也还有许多令人担忧之处:第一,许多地方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又在破坏生产力。第二,作假严重,假数字,假汇报,说假话,公然搞唯心论。以至于很少题词的朱总理在为某会计学校题词时,只写了四个大字“不做假账”。可见问题之严重。第三,空话、套话、摆形式、走过场成风,搞形而上学。第四,官风不正,个别人营私腐败,把它看成个人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忘了马克思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一千年前的封建官吏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今天下大多了,动不动就“全球化”,事物更复杂。每个干部、每一个共产党人自然更应该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最忧之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千万不要再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此错一犯,便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前车之鉴,犹在眼前。科学永无穷尽,真理永无穷尽。在哲学面前殚精竭虑、如履薄冰,仍未可合辙,何敢有一丝轻心大意?
让我们把哲学这根线拉得紧一点,再紧一点。老祖宗不能丢,老祖宗的哲学思想更不能丢。
(200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