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4章
然而伊东想起昨天中午还和川村一起共进午餐,今天川村就变成了生死未卜之人。
这世间事,太过离奇。昨日和今日,是两个世界啊!过去发生的,永远也不会改变了!
吃过了午餐,伊东并不想立即陷入太阳的势力范围。于是,在The CUBE提供的休息椅上,
单纯论高桥被杀,需要调查杀人动机。其次是不在场证明。
世间的杀人动机千奇百怪,但是主流无非是为财为情等等。
高桥死了,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美代子。不过这受益也分两个方面。第一个是高桥的所有财产和保险金。第二个就是美代子变回单身,可以再婚。
从财产角度来说。身为阪井独生女的她,那些小钱淡若烟云。
从情感上说,伊东认为她和高桥的感情很深厚。
从婚姻上说,夫妻分居三年就自动离婚,也只差一年。要是美代子执意离婚,也无需等那么久。分居的时候就可以办理离婚。
第二个受益者就是晴子。
这里说的受益只是财产方面。
从血缘和情感上来说,最大的受害者只能是晴子。她方年幼,却永远地失去了深爱她的父亲!世间的财富,真得能抵消失去父亲的痛苦吗?
第二个情感上受伤的是柳原。高桥无疑是她最爱的人。同时,她也是第一起伪装事故的受害人。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受害者是高桥所在的研究所。因为他的缺位,所在小组的研究可能因此断裂。
情这方面就很难揣测。
高桥虽然不算专情的人,但是他是在分居后遇到的柳原。虽说不伦,也有些值得同情之处。
美代子年轻时的追求者众多,竟然还有高桥的同班同窗佐佐木!
就算佐佐木妒恨高桥抢走美人,愤怒美代子对他冷若冰霜。那也是在过去。这种情感能维持二十年,并最终演化成杀意并执行?
财、色两个杀人动机,可以否定了!其余的犹如汪洋大海,找到线索仍然费时费力。
不在场证明倒是可以搞一搞,不过也意义不大。毕竟投毒杀人有其隐蔽性,时间不限于死亡当天。
伊东想了想,去美国之前还是应该调查一下。
毕竟高桥的死因,和两个事故截然不同。虽然已经被他视作连续杀人案,但是还有些值得在意的地方。
正因为投毒的时间不确定,才更应该调查。某种程度来说,可以排除一些人。
伊东拿起笔,圈定了十三个关系人。他找到xx兴信所京都府xx分部,请专业人士调查这十三个人在三月二十九至三十日的行踪。
伊东不是警察,无法调查这些人的不在场证明。他虽然和这些人分别的谈过话,但是并没有涉及到这块。要是他执意追问,那就等同说他怀疑这些人杀了高桥!
而兴信所可以进行秘密调查,属于专业性质。
现在,伊东只要等兴信所寄过来调查报告就行。其余的,是美食时间。
四月十三日,金曜日。
两天时间,一晃就过。
吃过午餐的伊东,已经收到了兴信所的调查报告。看着报告,他不禁感叹兴信所的调查人员,确实属于精兵强将。每个人的资料都很详尽,有的细节还特意标出。
果然物有所值,不枉他花了一大笔的调查费用。
今天上午,伊东去美国的申请已经批准。这就意味着,他无需退机票了。
下午16:50可以乘坐波音787执飞的航班NH7070,从大阪到圣弗朗西斯科。
他很快在某网站找到了圣弗朗西斯科的Tristan酒店,并立即预定了。
通过网站网页对该酒店的简单介绍,无疑这个酒店就是柳原曾经入住的,而不是同名。
现在已经是下午一点钟。
伊东已经收拾好旅行箱。因为他不是第一次出国,所以对准备什么物品比较在行。
旅券、证件、mizuho银行信用卡,还有几万日元现金。日元现金是要到机场,兑换美元现金用的。
伊东希望能够兑换到小额的美元,以此作为提供服务的小费。毕竟美国是小费国家,提供服务的人员光靠可怜的最低工资无法养家糊口。
由于日本用电采用的是美国标准,因此无需准备插头转换器和变压器。
其它的洗漱用品,衣服等等,也都装入了旅行箱。这样他的行李仍然是旅行箱和随身的背包。
一切收拾妥当的伊东到前台退了房,熟门熟路地坐着地下铁乌丸线到了京都站。
伊东到了JR京都站南面的八条口,那里有去大阪关西空港的机场巴士。
京都到关西空港的机场巴士,可直达T1航站楼。共经过两站,用时1小时28分。下车后走上两分钟,就能到达了。费用则是2550日元。
其实还有一种方法。
在JR京都站乘坐特急列车HARUKA。HARUKA平均每小时两班,实际票价1820日元。
然而伊东是不折不扣的现金党,讨厌ICOCA卡+HARUKA这种组合,就选择了简单的机场巴士。
到了八条口的自动售票机,伊东买了张单程票。然后坐着机场大巴,到了关西空港。
关西空港是在人工岛上,由填海造陆而来。此机场的面积虽然没有东京羽田航空港和成田国际空港大,但是在国内也是屈指可数的大机场了。
机场整洁,井然有序。
需要兑换美元支付小费的伊东,按指示牌到了1楼的兑换处。兑换处在此楼有5处,当然要找最近的。
兑换处大约有3坪多,灯光明亮。墙上的《受理货币表》上,外币中美元雄踞榜首,加拿大元屈居第二。
伊东兑换了相当于2万日元的美元,一百八十多元现钞。
钞票大部分是20美元的,当然也有5美元和1美元的小面额纸币。
可惜他没有如愿换到全是10美元面额以下的零钞。这并不是说兑换处的人公事公办,而是小面额的美钞少得可怜。
兑换外币是需要出示旅券的。工作人员当然知道伊东是本国人,已经对他有所照顾。所以都是中等面额和小额混合的美钞。
要不是本国人,也许需要在他支付相当于200美元的日元后,递给他两张面额100的美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