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工业革命:全球能源互联网简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灯塔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电的简史

说到导航,就不得不说到灯塔。灯塔,依水而立,照亮航线,引船于孤岛岬角险峻之处,救人于惊涛骇浪无助之时,在航海安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记录着人类“耕海牧渔,拓海而荣”的航海历史,堪称海洋文史记录者。

灯塔与电的关系是如此亲密。在电尚未被广泛应用之前,灯塔用煤气照明,灯塔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电的简史。最早的灯塔似乎出现在中国的夏朝时期。算起来,也是400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那时,航海的人们利用“碣石”指引航路,可以说,碣石就是中国远古时代的自然灯塔。

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岛屿上,灯塔从来就是航海者的福音,并且与经济息息相关。比如,南海是全球海上交通最繁忙的水域,全球二分之一的商船、三分之一的货运总量和中国40%以上的外贸货物、80%以上的石油途经于此。但多年来,中国在南海水域缺乏民用导航助航设施。海南最古老的灯塔是始建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的临高灯塔和海口秀英灯塔。1760年,台湾澎湖列岛的渔翁岛上建立了中国第一座灯塔,而海南岛虽然有着众多的港口、险滩和礁石,灯塔却迟迟未建,仅在航道暗礁多的临高角岸边设有古烽火台。直到近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门户,为控制琼州海峡,保证海运通道顺畅,英国才首先选择海南岛的临高角和秀英港码头,以“琼海关”名义圈地建塔,使海南灯塔建设开篇充满苦涩。1997年5月,临高角灯塔被国际航标协会列入“世界一百座历史文物灯塔”。

早期用于灯塔上的航标灯

而最近南沙5座灯塔的建成发光,有望彻底改变南海水域民用导航助航设施缺乏的局面。这5座灯塔分别建在华阳、赤瓜、渚碧、永暑和美济岛上,都扼守南海航道要冲,周边海域常年气象险恶,多飓风浪涌。5座灯塔均为大型多功能灯塔,可为船舶提供定位参考、航路指引、航海安全信息等高效的导航助航服务,有利于提升周边水域助航、通航管理以及应急搜救能力。灯塔建成后,交通运输部还分别为5座灯塔写了《灯塔纪略》,以志纪念,其中提到了建灯塔的缘由:“南沙群岛古称‘万里石塘’,据南宋《诸蕃图》、元《岛夷志略》等记载早列中国南海疆域。先民辟海上丝路,通达印、西二洋;素为中国渔民耕海牧渔之所,《更路簿》历历可考……为策安全,着于长远,建灯塔引航渡,工不迂缓,竭力施行,立塔于斯。”

陆上也有灯塔,这些灯塔通常以宝塔的形式出现。几乎在每座城市与乡村,都会有一座宝塔,它们建在制高点上,镇守城乡之门。而建在沿海的宝塔与望海楼,所起的其实就是灯塔的作用,它们被称为出入海口的人工灯塔,在没有电的年代,许多宝塔在夜间悬挂灯笼,以指引船只的航向。随着电的出现和普及,这些宝塔也能在漆黑的夜晚,为出海人导航,也为晚归人指引回家的路。

埃及卡特巴城堡,法罗斯灯塔遗址所在地

令很多人惊讶的是,古埃及人建造的法罗斯灯塔,居然被列入世界古文明七大奇迹之一。根据现存可检索的史料,该灯塔始建于公元前280年,是被公认的世界上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灯塔。我在上文说过,2010年,我去了埃及,特意去了位于地中海岸边的法罗斯岛。在那儿,有一座著名的城堡叫卡特巴城堡,这里就是传说中神奇的法罗斯灯塔(又名亚历山大灯塔)的遗址。说起这座城堡,大多数外国人会觉得有些陌生,但是,如果说起它曾经是“亚历山大灯塔”的遗址,也许人们就会对它肃然起敬。因为那座已经在地震中损毁的灯塔,曾被列为世界最著名的七大奇迹之一,列首位的是埃及的吉萨金字塔,而“亚历山大灯塔”则名列第七位。据说灯塔的建造与一次沉船事件有关。大约在公元前280年的一个秋天的夜晚,月黑风高,一艘埃及的皇家喜船,在驶入亚历山大港时,触礁沉没,船上的皇亲国戚以及从欧洲娶来的新娘,悉数葬身鱼腹。这个悲剧,令埃及朝野上下震惊不已。当时的埃及国王叫托勒密二世,他在悲伤之余,下令在最大港口的入口处,修建一座导航灯塔。据说,这座最终高度达到135米的灯塔修建了40年,它竖立在法罗斯岛的东端,立于距岛岸7米处的石礁上,人们习惯将它称为“亚历山大法罗斯灯塔”。灯塔的巍峨与非凡,现在我们只能在史料中才能领略了。据称,整个灯塔的面积超过了900平方米。灯楼上面,矗立着8米高的太阳神赫利俄斯站立姿态的青铜雕像。而整座灯塔都是用花岗岩和铜等材料建筑而成,灯的燃料使用的是橄榄油和木材。聪明的设计师还采用反光的原理,用镜子把灯光反射到更远的海面上。这样,灯塔在夜间放射的光芒,就能给远航的舵手带来巨大的安全感。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只,只要遥望高高的灯塔,就会镇定自若,因为舵手和海员们都相信,这座灯塔发出的光芒,就是引导他们平安抵达目的地的旗帜。

法罗斯灯塔在公元14世纪发生的一次大地震中被摧毁。一位阿拉伯旅行家在他的笔记中记载了灯塔的导航功能:“灯塔建筑在三层台阶之上,在它的顶端,白天用一面镜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导船只。”这与大多数史料记载相吻合。大约在灯塔遭毁一个世纪以后,埃及国王卡特巴下令在灯塔原址上修建了一座城堡,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由于灯塔遗址地势险要,修建城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便于保卫海岸线,阻挡外来侵略者登陆亚历山大港进攻埃及。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灯塔的一丝踪影,但是城堡的建筑风格与规模依旧令人叹服。

随着电的发现和利用,后来的灯塔导标灯基本上都采用电。在中国的岱山岛,新建了一座中国灯塔博物馆,馆藏文物除了大量灯塔导标灯外,还有数量不少的电器产品,比如英国马可尼公司于1929年制造的直流发电机,这台发电机曾被用于舟山外海花岛山无线电指向标站。再如广泛应用于各灯塔和灯桩的换泡机,是美国生产的。尤其是用于舟山舨洲灯塔的发电机,是上海航标厂于1979年生产的双S型立式风力发电机,它几乎就是利用新能源的最好注解了。被广泛使用的灯塔,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成为航海的指路明灯。有一位叫李汶的诗人专门创作了一首《灯塔赞》:彼岸寻不见/沧海无边/一灯高照艳阳天/力挽狂澜擎砥柱/指向航船。赤子志犹坚/何惧孤单/无私奉献谱新篇/灯塔精神传万代/光照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