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与修辞学散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无戾 无邮

《吕氏春秋·乐成》:“孔子始用于鲁,鲁人鹥诵之曰:‘麛裘而,投之无戾;而麛裘,投之无邮。’”高诱注:“孔子衣麛裘。投,弃也。邮与尤同。言投弃孔子无罪尤也。”投弃即《尚书》“舜流四凶”中所说的流放刑。鲁人是因为痛恨孔子才要投弃他的。自然,鲁人只会认定孔子有罪,而绝不会怀疑自己投弃孔子的行为有罪。《左传·襄公三十年》记子产始执政于郑的情况与《吕氏春秋·乐成》所言孔子事极其相似,“(子产)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郑人当时认为子产改变了自己的生产生活习惯,认为子产罪该万死。而鲁人当初恨孔子,也是因为孔子任鲁司寇后,强制推行儒家的一套治国方针,与当时人民社会习惯相抵触,所以人们恨他,这跟郑人当初恨子产同理,高诱未得其解也。陈奇猷先生认为,麛裘即《论语·乡党》之“麑裘”,此乃常人之服,“是麛裘与不得共服,故衣麛裘而投弃,无戾无过。此以喻孔子,谓孔子虽善,但与时宜不相容,即投弃之亦无戾无过也。”[4]陈说虽新,但麛裘不与同服,没有确证。此其一也。再者,里巷之谣,取义本浅,当不会像陈先生说的那样高深晦涩。且古谣于斥人之时,往往先言其所穿衣服,如《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又如《曹风·候人》:“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又《左传·襄公四年》:“冬,十月,邾人、莒人伐鄫,臧纥救鄫,侵邾,败于狐骀。……国人诵之曰:‘臧之狐裘,败我于狐骀。我君小子,朱儒是使。朱儒朱儒,使我败于邾。’”此亦其例。因此,《吕氏春秋·乐成》所载鲁人之谣中的“麛裘而”应当也是指孔子所穿之衣服。如此说来,高诱所言“孔子衣麛裘”自不误。

高诱之误,乃在于其对“无戾无邮”之理解。笔者认为,此“戾”当训至,即《诗·小雅·小宛》“翰飞戾天”之戾,邮当训为经过。邮有经过义,如《潜夫论·述赦》“未发声色,天为变移。”清汪继培笺引《〈易〉是类谋》云:“主有所贵,王侯元德,天下归邮……”“无戾”、“无邮”的“无”通“不”,《国语·周语下》:“立无跛。”无即不。不戾、不邮谓人所不至、不过之处,即指边远不毛之地,与流放之情形正相吻合。《诗·小雅·巷伯》:“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彼有北。”关于“有北”,毛传曰:“北方寒凉而不毛。”《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可见,流放之处寒凉而不毛,且地处边疆,只有魑魅魍魉,自然是人所不至不过之处。《文镜秘府论》北卷所引《帝德录·叙远方归向》讲到有关边远不毛之地的描写:“亦云:日月光景等所不照临,霜露所不沾被,舟车所不通,冠带所不及,辙迹所不至。”[5]此正是“不戾”、“不邮”的情形。

“投之无戾”、“投之无邮”是双宾语结构。出土帛书《经法》之《十大经·正乱》篇:“……而投之代。”结构相同,“之”字后也是指地点的名词。又《战国策·楚策四》“投己乎黾塞之外”,《左传·文公十八年》“投诸四裔”均可证。

上述意义之“无戾”、“无邮”,虽不见于他书,但他书有类似之说法。《山海经·西山经》有山名“无达”,而此山远在南裔,与命名之义合。《淮南子·墬形》又有泽名“无通”,其文曰:“九州之大,纯方千里;九州之外,乃有八殥,亦方千里。自东北方曰大泽,曰无通。”推其得名之由,“无通”即不通、不达,即人所不能到达的地方。《说文》:“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此处即是把原本人迹不到的地方叫“不通”。又,《管子·幼官图》:“听于眇,故能闻无极。”意谓在细微处使用听力,可以听到很远而达不到的地方(的声音)。“无极”一词在《楚辞》中尤其常见,亦多与“无戾”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