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冤种警官搭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2章 追踪那缕微光

“再试一次。”

我揉了揉酸痛的眼睛,办公室只剩下我一个人和一台嗡嗡作响的电脑。

凌晨三点十七分,实验室的其他灯都熄灭了,只有我这个角落还亮着刺眼的白光。

桌上摊开的是各种临时改装的设备——一个信号放大器(由医用心电图仪改造),两个电磁场探测器(网购的便宜货),一台旧笔记本(装了我黑暗时期迷恋黑客时下载的软件)。

而这一切的中心,是那个可笑的粉色兔子零钱包。

“来吧,小东西,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小心翼翼地从零钱包里取出那块蛇鳞碎片,放在自制的感应板上。碎片在冷光灯下泛着诡异的光泽,像是某种外星矿物。

这是第十七次尝试了。

前十六次,要么一点反应都没有,要么信号微弱到仪器根本捕捉不到。

我调整了放大器的灵敏度,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测试按钮。

起初,还是那该死的寂静。

然后——

“滴——”

一声极其微弱的电子音,几乎和背景噪音融为一体。

我屏住呼吸,眼睛死盯着屏幕。

一个绿点出现了!

“成功了?”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赶紧调高参数,绿点变得更加清晰。

这是个波形,一个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信号波形。

“有意思……”

我立刻启动了捕捉程序,尝试锁定信号频率并追踪来源。

电脑屏幕上的波形开始变化,时强时弱,像是某种奇怪的呼吸节奏。

更奇怪的是,当我打开城市热点网络活动监测系统(一个灰色地带的工具,李大普那个流氓朋友给的),发现这个波形变化竟然和某些区域的网络流量高峰有微妙的同步性。

“这不可能……”

我切换到另一个监测界面,尝试具体定位那些网络热点。

几分钟后,我找到了——

那些网络活动主要集中在几个加密度极高的论坛和匿名社交平台,正是那种藏污纳垢的暗网边缘地带。

“为什么一块蛇鳞碎片会和这些网络活动有关联?”

我抓起手机,想给李大普打电话,但看了眼时间又放下了。那个疯子这会儿要么正在睡死,要么在某个地下酒吧喝得烂醉。

忽然,碎片的光芒变得更强了,同时我的电脑响起了警报。

“信号源发生变化!”

我赶紧切回追踪界面,发现波形频率猛地提高了,好像碎片突然“兴奋”起来。

与此同时,城市网络热图上,一个特定的IP地址群突然活跃,集中在一个名为“回响之地”的暗网论坛。

“回响之地?这是什么鬼地方……”

我尝试访问这个论坛,但被重重加密墙挡在外面。

电脑上弹出一条警告:

“需要认证码。未经授权的访问将被记录并追踪。”

吓得我赶紧切断连接。

但信号依然存在,碎片依然在发光,它似乎在“呼唤”什么,或者被什么“呼唤”着。

我拿起记事本,迅速记下观察结果:

“蛇鳞碎片与'回响之地'论坛活动呈现43%的波形同步率;”

“信号强度随论坛活跃度增强;”

“可能存在某种生物电感应或量子纠缠效应(?)”

最后一点纯属瞎猜,但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解释了。

就在这时,我的办公室门突然被撞开!

“布布!我知道那是什么了!”

李大普站在门口,头发乱得像鸡窝,身上穿着睡衣外套加牛仔裤的诡异组合,手里还攥着半个甜甜圈。

“我靠!你吓死我了!”我惊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你怎么来了?现在几点了?”

“三点四十二分十八秒,”他看了眼表,“重点是,我知道那些幻听是什么了!”

“什么幻听?”

“那些'后遗症'患者听到的声音!”他兴奋地挥舞着甜甜圈,碎屑飞得到处都是,“昨晚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条金枪鱼,在海底和章鱼跳探戈,然后章鱼告诉我——”

“打住!”我举起手,“先说正事,你的鱼梦回头再听。”

“这就是正事!”他一屁股坐在我桌上,差点碰倒设备,“我梦里那个声音和幻听患者描述的一模一样!是某种……集体无意识!”

我扶住额头:“李大普,你一个刑警队长,晚上三点多跑到法医实验室,就为了告诉我你梦见自己是条鱼?”

“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突然注意到了我的设备和发光的碎片,“哇哦,你在干什么?私人实验室?秘密武器?”

我叹了口气,简单解释了我的发现。

李大普听完,眼睛瞪得像铜铃。

“我就知道!”他兴奋地一拍大腿,“那块鳞片根本不是普通物质!它一直在跟这些'回响者'交流!”

“回响者?”

“我刚编的名字,”他嘿嘿一笑,“那些听到'歌声'的人,他们形成了某种精神网络,而这个网络现在有了实体形态——那个论坛!”

听起来荒谬至极,但这确实能解释碎片和网络活动的同步性。

“我们得进去看看,”李大普搓着手,“那个论坛。”

“没那么容易,需要认证码。”

“认证码?”他咧嘴一笑,那种标志性的、让人脊背发凉的笑容,“我有个主意。”

“不,不,不,我已经能想象那是个多么糟糕的主意了。”

“听我说完嘛!”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翻到一张照片,“这是我收集的幻听患者名单,他们中可能有人在那个论坛里。”

我皱眉:“李大普,那是病人的隐私,你怎么能——”

“嘘!”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指向碎片,“看!”

我转头一看,碎片的光芒变得更强了,几乎要把粉色兔子零钱包照亮。

“它在回应我们的计划,”他神秘兮兮地说,“它想让我们去那个论坛。”

“或者它只是吸收了太多能量,正在放电。”我翻了个白眼。

“科学家布布又来了,”他做了个鬼脸,“你的理论解释不了为什么它只在特定时刻发光,只在特定地点震动。它是有意识的,至少某种程度上。”

我无法反驳,因为我自己也没有更好的解释。

“好吧,假设你是对的,”我盯着那块发光的碎片,“我们怎么进那个论坛?”

李大普神秘一笑:“时间到了就去敲门,而恰好——”他指了指碎片,“我们有钥匙。”

我看着眼前这个疯疯癫癫的男人,知道自己又将被拖入一个疯狂的计划。但诡异的是,我竟有些期待。

因为在那荒谬的外表下,李大普的直觉往往可怕地准确。

而且,我必须承认,对那个神秘的“回响之地”,我同样好奇得发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