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研究(201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意涵

慕海平1

【导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性目标。随着该目标接近实现,需要从战略上总结其不断丰富的内涵,把握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要求,这对于顺利推进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分析我国发展战略环境变化、发展战略阶段变化入手,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下一步将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进入高收入经济体,经过一个比较富裕的阶段,最终将我国建成发达国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伟大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性目标,也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新的战略起点。 “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决胜时期。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意涵,对于全面认识我国改革发展的阶段特征和环境变化,明确发展方位,增强发展信心,主动适应发展趋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更长远的目标,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必须深刻把握其战略内涵

自1979年邓小平提出“小康”以来,“小康”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成为描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词语,始终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党的十二大首次使用“小康”概念,并将其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提出了20世纪末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描绘了到21世纪中叶长达70余年的发展蓝图。21世纪初,我国科学梳理了的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思路和进程,十六大提出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十八大明确到建党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做出新部署。五中全会紧紧围绕更长远的奋斗目标布局谋篇,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入决胜阶段,勾勒出到建国一百年周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从温饱到小康、从小康生活到小康社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国现代化已经走出的历史轨迹,也是对实现未来现代化和中国梦奋斗目标的铺垫。从内涵上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发展空间格局,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融合发展,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使经济保持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就是要不断促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更有力地推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使人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就是要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地满足人民文化和精神需要,使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就是要把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作为重要目标,大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幅提高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有效控制能源和资源消耗,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就是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到2020年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壮丽前景催人奋进。这些新的目标要求,凝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描绘了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美好图景,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

从要求上把握,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社会,是一个更加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发展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也是13亿多人共同拥有的小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也与改革目标、法治目标和党建紧密相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小康的全面,不仅要求小康所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而且要求小康所覆盖的人群、涉及的地域是全面的。

从战略上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内含于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中,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在“新三步走”战略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它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阶段性目标,直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的实现,而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路线图的第一个节点。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新的起点,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升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深刻改变国际格局,重塑我国发展的战略环境

新中国成立是20世纪人类社会的大事,中国的全面崛起必将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大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与国际环境变化互动的历史过程,我国的发展既要顺应国际环境变化,又会不断影响甚至改变国际格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越来越要求主动塑造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国际环境。

我国的小康社会建设始终伴随着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从冷战结束到亚洲金融危机,再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际环境变化更加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济长时间处于深度转型调整期,存在很大不确定和不稳定性。这些变化是世界发展客观规律决定的,也与我国持续快速发展带来的国际影响紧密相关。过去的三十多年,我国始终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动摇,主动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和环境变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也使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在成功应对每次外部冲击后都有一次明显的跃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使我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具备了运用物质的力量深刻影响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

在即将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现阶段,我国仍需主动适应国际环境变化趋势,具体讲,就是要适应科技进步、全球化和结构调整的趋势。我国是发展中大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就是要完成科技进步从跟随补课到并行进而超越的历史进程。我国科技进步在跟随引进阶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是世界危机过后的新技术革命孕育和发展时期,也为我国跟上世界新科技和新产业进步的步伐,逐步实现从跟随向并行转变,牢牢掌握科技进步和竞争的主动权,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庞大的人口规模、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人均资源拥有量的匮乏,决定了我国必定始终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推动者。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得失在于竞争实力,在于规则和话语权。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必须逐步实现我国由全球化规则适应者向制定者转变,从而影响国际秩序重塑和国际治理结构重建。科学技术创新的新突破,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必然带来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新调整,结构调整是各国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选择,进而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带来的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格局,为各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新机遇和新挑战。能否抓住机遇,科学应对挑战,归根结底在于能否抓住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未来一段时期,新一轮科技进步和全球化深度调整,将影响各国之间生产力和经济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决定着世界经济变化趋势。我国主动适应国际环境变化,就是要积极参与全球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在全球化竞争与合作中发展壮大自己,占领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掌握参与全球变革的主动权。

我国发展与国际环境的互动关系已经到了深度融合阶段,在诸多领域国内问题国际化和国际问题国内化,内输和外溢效应会越来越明显。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国界,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民利益将进一步向全球拓展,随之而来的风险也会进一步增大;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需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增大。我国发展需要更多的外部资源特别是高端资源,过剩产能的输出需要海外市场,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和国民利益都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所有这一切,已不仅仅是一个开放型经济的范畴,必须从战略上不断优化走出去的外部环境,提高战略把控能力。要在全球视野下制定一个与我国大国崛起相适应的全球战略,在这个战略中,经济外交仍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与国际互动的基础,但军事外交和文化外交的需要将会显著提升;硬实力不可或缺,但软实力必将越来越重要。要把提高经济竞争力、文化影响力、海外利益保证能力、全球治理话语能力等整合为国家全球战略,提高与国际社会互动和融合的战略主动性。与此同时,我国发展也需要一个与全球战略相互配合的对内协调战略,所谓站稳脚跟才能走得更远。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很多领域已跃居世界前列,但还是一个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结构失衡与发展潜力并存,内部协调不仅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内部协调发展也是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根基,要大力调结构和补短板,大力释放潜力和创造新红利,进一步夯实这个根基。只要坚持统筹内外,协调推进两大战略,我国就会由一个世界发展的顺应者,经由影响者,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引领者,并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到来,就是要从一个中等收入新兴经济体发展成为高收入发达经济体

我国经济发展正在发生着一系列阶段性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开启我国现代化战略的新征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高收入行列迈进的阶段。201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的水平,处于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根据国际经验,中等收入阶段发展不平衡加剧,发展动能减弱,收入增长放缓和分化严重,就会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很难跨越的一个阶段。最近几年,受到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凸显,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结构升级压力增大,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稳定隐忧增多,显示出一些中等收入陷阱的迹象。面临这种局面,是持续发展,还是徘徊,甚至失速,考验着我国改革经济的爬坡过坎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人力资源丰富,资金供给充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产要素的综合优势明显,为顺利渡过“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重要条件。与此同时,特定的发展环境和阶段促成了特定的发展条件,我国传统的资源、人口红利和改革开放红利等正在发生变化,推动发展需要创造新的结构和制度红利、科技和人力资本红利,以及民生和生态红利。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结构和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创造和释放新的红利空间,才能延续我国的“发展奇迹”,实现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的历史性跨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照不变价格达到80.3万亿元,接近世界银行定义的人均12000美元高收入国家门槛水平,意味着我国基本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同时也表明,通过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能够与世界上其他一百多个国家一样,将一个低收入的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中等收入的国家,也必将能够像十多个国家一样成功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以特有的制度和道路实现一个13亿多人口大国的腾飞和崛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工业化基本完成,进入服务业主导的发展阶段。过去三十多年,特别是21世纪以来,借助于经济全球化的环境,我国的工业化持续推进,一举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但是,前期大规模的工业化形成庞大制造业产能,某些领域的产能即使从全球市场看也是过剩的。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传统制造业领域市场空间狭小,新型制造业领域竞争激烈,我们在原有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条件下的低成本价格竞争优势,已经出现明显减弱。在这种条件下,只有推动结构调整,培育适应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新结构和参加国际竞争的新优势,才能在开放的条件下继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结构调整从来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经过程。既需要淘汰落后产能,消化过剩产能,忍受经济下行压力;又需要开发新的领域,培育新的市场,进行艰难探索。目前,我国以耐用消费品为主要标志的排浪式消费逐渐减弱,转变为分散的、多样化的消费,而供给结构变化缓慢,导致供给与需求结构性错位。必须对存量结构进行优化,对增量结构进行调整,引导经济发展重新布局,形成与消费升级相匹配的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的再平衡的过程。经济增长一部分由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导致,一部分由要素生产效率提高导致,基本实现工业化以后的经济增长应更主要依靠后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结构调整就是要通过提高服务业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和降低交易成本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能,这也是当前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发展的核心要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城镇化速度将趋缓,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主的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而且存在片面性,这与我国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发展的方式和模式有关。根据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城镇化率达到60%以后,城镇化速度将会下降,因为出现了郊区化现象,需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城镇化将会逐步向这一阶段转变。当前我国城镇化仍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城镇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平行的现实是必然存在的,但关键是解决好不完全城镇化带来的片面性和城镇承载力不足带来的城市病,这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并为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创造条件。健康的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迈向高收入阶段、社会走向进步发达的必然选择。

从收入水平和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也到了一个关键时期。虽然当下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但跨越各种沟沟坎坎,新的发展前景就会打开,这一点从战略上看是毋庸置疑的。中等收入阶段不断扩大的差异,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失衡,都需要通过调整结构、转变方式、转换动能来解决。归根结底,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强发展的包容性,才能顺利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对下一步发展做出谋划,实现战略阶段转换的平稳衔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承上启下的发展目标,上承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改革发展,下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做好两大战略阶段的平稳过渡和顺利衔接,不仅需要规划好中期,也需要谋划好长期,把握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取向。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考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我国发展的方向就是要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基本成为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主要是经济发达程度和人均国民总收入水平,而发达国家则是与小康社会相对应的发达社会。要完成这一历史进程,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除了需要经济支撑,还至少需要制度支撑和文化支撑。从这种意义上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努力夯实三大支撑的基础。

第一,实现中国梦要有发达的经济实力支撑。使经济持续繁荣,就必须保持中高速增长,直至成为一个发达的经济体。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发生阶段性、趋势性变化,本质上是由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化引起的,是经济结构变化和发展阶段转换的产物。结构和阶段变化引起经济增速下降,实际上是在强调,要素投入和红利释放条件变化引起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表现为经济结束了8%—10%的高速增长,正在向下寻找一个中速增长的支撑位置,近期为6%—7%左右过渡状态。要避免速度下降幅度过大或长期徘徊,最终失速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要努力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以结构上向中高端提升支撑速度向中高速过渡,争取在下降到一定水平后寻找到合理增速档位获得支撑。这个时期的长度大致是未来10—15年,我国工业化基本完成,城镇化进入中后期,速度应该在5%—6%。这样的换挡速度,在战略上是完全可行的,但操作起来却不是轻而易举的。届时中国总量将再翻一番,人均GDP将超过13000美元,也就到达了中等收入与高收入水平的临界点。若能如此走下去,到2030年我国经济将达到比较富裕的发展水平,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有可能在经济上成为一个发达国家。

第二,实现中国梦要有制度竞争力支撑。要使社会不断进步,就必须推动高效有序、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直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其现代化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形成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率的,是法治经济,强调权利、机会和规则公平,可以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最基础的制度建设要素。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对其他方面发挥牵引和带动作用,各方面的制度创新要围绕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来展开,以更好地发展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来推动和评判各项改革。国家治理是否现代化,要看公权力是否得到合理界定和高效运行,要看民主法治建设是否完善,要看效率公平是否得到充分体现。国家治理主要有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三个方面组成,市场治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要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快行政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使市场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三个方面功能互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制度建设,综合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提高国家维护公共秩序、促进制度改革、推动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治理能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是提高制度竞争力、支撑实现中国梦的重大创新。要遵循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不断开辟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制度文明建设的新境界。

第三,实现中国梦要有文化吸引力支撑。使中华文明得到彰显,就必须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直至成为文明发达的国度。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是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一个国家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与文化密不可分。没有文化吸引力,就没有中国形象,在国际上也不会赢得应有的地位和尊重。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把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传播出去,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代以来,中国人一直在探索自身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化,“五四”运动时期是一个高潮,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也是一次高潮,但这种转化一直没有能够实现,原因是没有找到很好的土壤、条件和载体。现在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制度创新和国际地位提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能够创造性地转化我们的传统文化,创新性地发展我们的核心价值。在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东西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我们自身民族特色、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积极倡导创业创新文化、理念和社会氛围,构建起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使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新动能。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持续扩大感召力和影响力。

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调整战略思路,推动发展模式转型

改革发展环境在变化,发展阶段在转变,新的发展目标在形成,要求我们转变发展理念,理顺发展思路,推动发展模式转型。要认真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国内国际形势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进行积极的战略谋划和准备,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策略调整,将机遇和潜力化为现实,将风险和挑战化为动力,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要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引下,遵循明确的原则,保持坚强的战略定力、强劲的发展动力和不懈的落实执行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打好基础。

21世纪初决策层提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近年又提出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强调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这是对我国经济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和现实情况新的概括。要克服影响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错综复杂的因素和矛盾,需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的一些重大关系,从战略和策略上开出新路来。一是速度与效益的关系。过去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是速度效益型经济,只有保持较高的速度,经济增长的效益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未来的经济增长取向就是推动经济向效益速度型转变,质量改善、效益提高和品质提升将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我国经济是大国经济,发展远未完成且极不平衡,这种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是一下子能够实现的。有的地区已经进入服务型主导的经济,另一些地区工业化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一些地区城镇化接近饱和,另一些地区城镇化发展还有很大空间。换句话说,就是一些产业或地区已经进入了效益速度型经济,另一些产业或地区仍然是速度效益型经济,经济的整体转型一定是一个梯度推进的过程,但方向应该是明确的。二是存量与增量的关系。经济增速下降表明庞大的存量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如果不能做出调整,将引起要素生产率下降,进一步带动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这是现阶段需要极力避免出现的情形。现在的问题是,在存量范围内调整的余地越来越小,需求侧和供给侧都是如此。存量结构调整和增量结构调整必须同时进行,通过存量结构调整为增量结构调整释放出要素和市场空间,同时通过增量结构调整推动存量结构优化。也就是说,存量要做减法,增量要做加法,存量要补短板,增量要培育新的增长点。存量要去杠杆、去产能,增量要适当加杠杆、扩能力。对存量和增量进行结构调整,力度上要协调联动,需求侧和供给侧要相互配合,尤其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把淘汰落后产能、消化过剩产能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生产要素配置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经济运行和发展更多地依靠调结构和转方式来实现,更多地建立在提高要素质量、改善投入结构和提高生产率的基础上。三是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在战略阶段转换的过程中,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交织叠加,问题的出现既有短期问题,如总量,也有长期问题,如结构;问题的解决既可以用短期措施,如刺激,也需要长期对策,如创新。我国本轮经济下行压力的出现,是由外部冲击触发的,需要有短期总量稳增长的应对措施,用一定的政策刺激来确保经济增长不出现大的问题。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危机影响持续发生作用,必然使外部环境发生长期变化,内部问题的暴露也催生阶段性调整的需要,整个经济环境不可能再回到危机前的状态,短期的总量调整必须结合长期的结构调整才能有效,经济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才能提高,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实现。稳增长是一个紧迫的短期问题,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问题,前者可以通过增加政策刺激力度解决,但又有恶化结构失衡之虞。从方向上看,稳增长与调结构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的时点上有可能发生矛盾。一般情况下,短期问题应服从于长期问题,但在特殊情况下长期问题又必须让位于短期问题。这是处理好当前总量与结构的矛盾必须坚持的原则。四是快变量与慢变量的关系。在转型期,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形成了叠加效应。说到底,这与经济活动中存在慢变量和快变量有关,也与政策选择和搭配有关。简政放权旨在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涉及的变量有快有慢,若不协同推进,就可能出现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循环。稳增长需要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前者是快变量,加杠杆就能实现;后者是慢变量,需要增加收入和改善分配结构。我国结构调整已经提出十多年了,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每次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都会推动投资快速增长,使结构调整的步伐放慢甚至中断。每次扩大内需也都同时强调扩大消费需求,但往往显得办法不多,效果不那么理想。原因主要是投资和消费存在变量快慢的差异,慢变量改革制约着快变量改革的效率,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的战略定力持续推进慢变量改革。因此,任何调整对策都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协调推进快变量和慢变量调整,为发挥调整的整体效果留出必要的时间或空间。

从战略步骤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明确,而且指日可待。小康之后可以分三步走:一是到2030年使人民生活达到比较富裕的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进高收入门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基本完成。二是到建国一百周年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经济社会比较发达。三是再用几十年时间,建设繁荣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使我国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此,要把握合理的增长速度,使科技创新与制变革度相互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互协调,国家发展与国际影响同步提升。

从战略重点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补短板和开新境,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我国走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大门口,要紧紧盯住改革发展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用力,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此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要补齐民生短板,释放民生红利,厚置发展基础,激发民间活力。要补齐科技短板,加大创新发展的力度,鼓励各种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活动,引领发展前行,增强发展后劲。要补齐生态短板,创造生态红利,使资源得到永续利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要补齐开放短板,结合“一路一带”战略和自贸区战略的实施,加快“走出去”步伐,培育开放型经济竞争新优势。补齐短板,关键要靠改革,要有针对性地扫除制约短板发展的积弊,为开新境腾出空间,让开道路。

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进程,发展环境和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思路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在发展阶段转换过程中,需要有更宽阔的视野和更深邃的历史眼光,在对策上把握科学的政策取向,在方法上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在实施中更加坚定有力。这是我们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节点上应有的战略思考。


1 慕海平,原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战略经济、宏观调控和世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