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章 万大夫
二人在金沙客栈一住就是五天,等不到杜神医出山,崔久安约上药铺的万大夫进山碰碰运气。
因为常年进山采药所以万大夫对这片山林还算熟悉。
“崔小哥,你这妹子的嗓子只有杜神医能治,我带你们试试能不能找到去百药谷的路,实在找不到不许勉强,知道吗?性命才是最重要的。”路上万大夫一直小心提醒。
“保证听话。”。
“听我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再等等,杜神医已经有三个月没有出山,过不了一个月他肯定会出来的,你们年轻人就是性急。”万大夫五十出头,头发胡须已经斑白,还好身子骨硬朗,就是到了这个年纪人有些啰嗦,一路上说个不停。
来到入口处万大夫给了崔久安和崔染心一人两段半臂长的竹竿。
崔染心不解地看着万大夫,万大夫解释道:“入山采药不能讲话,草药是有灵性的,人要是走散了,就敲一敲手中的竹子,闻声定位用。”
崔染心明白地点点头,把竹子握在手中,发现上面还有一排小洞。
“这些洞是为了让竹子发出的声音传的更远。”崔久安低声告诉崔染心,前面的万大夫闻言点头赞许,虽然只接触过几次,他却认为崔久安是一个学医的好苗子。
“这还是我爹做给我的。”万大夫怀念地摩挲着手中的竹竿。
“那是我第次跟着他去采药,他告诉我不能讲话,我就一声不发,有一次走丢了,一个人害怕的要命,都不开口呼救,再后来他就做了这个,还记得被他骂是傻小子,哈哈哈哈……”万大夫说着笑起来。
巍峨险峻的山被参天古树覆盖,遮天蔽日难见日光,斑驳陆离的光影照在人迹罕见的密林中,幽深而神秘,少有人光临,林中无路,就算被踩踏过的青草枝叶,经过第二日雨露的滋润又会焕发生机。
万大夫穿梭在密林中,随手折断枝头,这样可以更好的辨别方向不易迷路,一路深入林中。
已是初夏时节林中静谧无风,让人胸闷难耐,万大夫递给二人一粒红棕色的药丸,继续前行,突然听到窸窸窣窣的响动从不远处的草丛中传来,一条蛇尾露出草丛,万大夫掏出药罐打开在他们三人的周围倒上,片刻响动渐渐远离。
危险过后万大夫一脸喜色地朝刚才的位置跑去,趴在草丛中寻找,然指给身后的二人看。
崔久安一眼就认出那是一株人参并且是株百年老参,万大夫并没有动手开挖,而是在人参旁边的大树上留下记号,他笑着捋捋胡子领着二人继续往密林中深入。
其实万大夫年幼时去过几次百药谷,他对外谎称不识是怕被人利用,寻找杜神医觊觎百药谷的人太多,他不想惹祸上身。
说来他和杜神医也算师出一门,算起来他得管杜神医叫一声太师祖。
万大夫不是哗众取宠的人,所以那些身份的加持他也无需,只想守着这片森林,在攀杨镇行医救人看着孙儿们长大成人。
夕阳西下徐辉照不进枝叶繁茂的密林,万大夫加快了步伐,不再采集草药而是往目的地直去,本来他并不确定能找到百药谷,毕竟几十年没有去过,但是刚才那株人参让他坚定了方向,记得上次去时他还是在父亲的带领下,就在那个位置父亲也发现了那株人参,只是他们赶着进谷没有时间采挖,挖人参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尤其是这样的百年老参,根须错节与树根互相缠绕没有数个时辰是挖不出来的。
前方昏暗,隐约有潺潺水流声,万大夫兴奋地叫道:“就是那边。”
寻着水流声继续前行,崔久安一直紧紧握着少女的手,不敢松开,突然茂密的树林就此断开,前方豁然开朗,数十里只有本草的身影不再是枝桠交错的丛林,有一条羊肠小径直往谷中延伸。
“运气不错,等会见到杜神医他老人家把那两壶好酒先奉上,知道吗?”
三人顺着卵石小道前行,被一弯泉水阻隔了去路,万大夫脱下鞋袜趟水而过,崔久安和崔染心同样如此,山泉温和并不寒冷,山石被泉水冲刷的格外干净没有污垢,过了山涧三人穿好鞋袜依旧顺着卵石路前行。
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月辉下的山谷空旷幽静,满山谷的草药让万大夫惊叹不已。
“前面应该有几件石屋的?怎么不见灯亮?”万大夫疑惑道。
万大夫担忧着杜神医是不是出事,心中一急被脚下的石头绊住,崴了脚,还好被崔久安扶住。
“万大夫,那里有石堆,我扶你去那坐着歇会脚。”
崔久安把酒递给崔染心,扶着万大夫走到石堆前刚准备坐下,黑暗中响起一个洪亮的声音。
“不能坐!小心我的蝎子把你屁股夹烂。”
崔久安踢翻石块里面真的有蝎子爬来爬去。
“太师祖你这怎么黑灯瞎火的?”万大夫四处张望不见人影。
二人听到万大夫对杜神医的称呼皆是一愣。
“小万子,你有没有带蜡烛?最好再来一壶美酒!”崔染心听着这声音中气十足,完全不像七十岁的老人。
“太师祖有好酒,没有蜡烛,你人在哪啊?”
听到好酒二字,石屋后面走出一头黄牛,黄牛上端坐一位“老者”,说是老者可是一头黑发比万大夫还年轻。
因为仓实一声“老不死”崔久安误以为杜神医应该七老八十,同样吃惊的还有拎着酒的崔染心,想着就算不是仙风道骨的老人,也该衣着得体干净整洁,可是牛背上的中年人衣着褴褛不说还蓬头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