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
李斯
【作者小传】
李斯(前?—前208),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曾同韩非一道师从著名思想家荀况学“帝王之术”,于公元前247年由楚入秦,受到秦王器重,拜为客卿。秦统一六国后,官至丞相。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了保位,曾被胁迫参与赵高矫诏太子的阴谋。秦二世时,被赵高以“谋反”罪诬陷入狱,后被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
李斯在帮助秦王统一的过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统一后,他积极主张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以小篆为标准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实施了一系列社会改革。但他的收诗书愚百姓、严刑酷法等带来恶劣影响。
鲁迅先生曾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李斯的文章保留至今的《谏逐客书》、《论统一书》、《行督责书》、《自罪书》等,大都收在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其文富于文采、论证周详,说理透彻,带有浓厚的战国纵横家的风格。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不实外厩注2,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扣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注2(juétí):骏马名。外厩(jiù):宫外的养马棚。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阅读导航】
本文写于秦王政十年(前237),当时由于秦国强大,外来客卿增多,影响了秦宗室大臣的权势和利益,他们就借韩国派水工郑国来秦修建三百余里的水渠实施“疲秦计划”一事,向秦王进言,说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秦王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主动上书,写下千古流传的《谏逐客书》。
文章一开头,李斯便开门见山地提出总论点:逐客是错误的。然后从三个层面,详说逐客错误所在。首先,用正面事实列举秦历史上四位国君重用客卿成就功业的事实,证明逐客之错。其次,作者以秦王所喜之物为喻,抓住秦王想成就统一大业的心理,说明重物轻人,驱逐外来人才的错误,具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气势和撼动人心的力量。最后,通过古今正反对照,陈述逐客的严重危害。结尾作者对上述三层内容加以概括,用类比的方法指出秦只有纳客才不会有敌,否则“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这给了秦王思想上致命一击,令秦王的逐客思想防线彻底崩溃,不得不改变逐客的初衷。秦王最后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这篇奏章在艺术上有三个显著特色。一是善于比喻,从而增强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最突出的是秦王对色乐珠玉和对客卿态度巨大反差的一段,设喻丰富多样,写法灵活多变,运笔酣畅淋漓,为全文最精彩部分。宋代李涂说:“中间论物不出于秦而秦用之,独人才不出于秦而秦不用,反复议论,痛快,深得作文之法。”二是气势奔放,文采斐然。这是作者多用铺陈和夸饰手法、对偶句式以及华美辞藻使然。三是论证手法多样,逻辑严密。作者采用归纳论证、举例论证、类别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理足辞胜,雄辩慆慆,环环相扣,逻辑关系谨严。
【思考阐释】
一、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二、秦汉散文的特点是注重文章的效用,故特别注意写作技巧。思考为什么李斯的上书能改变秦王的态度。
三、本文抓住秦王要统一天下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向秦王实施攻心术。而《齐桓晋文之事章》抓住齐王于“王”不感兴趣的心理特点,先从提高齐王对“王”的兴趣入手,然后用排比、提问题、类推的方法令其情绪高涨,然后抓准时机向齐王摊牌:摆出自己一整套“王”的思想主张,结果令齐王欣然接纳。比较两篇文章,看孟子与李斯谁的攻心术更胜一筹。
四、阅读《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进一步体会战国纵横家铺张扬厉的语言风格。
【相关链接】
李斯与韩非
……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说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西汉·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咏史诗·上蔡
胡曾
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云阳血染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