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2.2.1 关于四个概念
在认识了语言的性质以后,本节要从神经语言学的角度集中讨论既相关又不同的两种语言学习。在开始讨论之前,我们需要把一些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弄清楚。这里要讨论四个概念,它们是:母语(Mother Tongue)、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目的语(Target Language)。
2.2.1.1 第一语言和母语
我们教语言,是因为有人要学语言。但不是每一种语言都是靠语言教师教会的。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语言不是在课堂上学会的,而是在出生以后,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的。有人把从小在妈妈身边学会的这种语言称为“母语(Mother Tongue)”。由于人生不仅仅只学习一种语言,又有人把第一次学会的语言叫做“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这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母语是不是等于第一语言?
一般认为,母语基本上等于第一语言,比如,《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就指出,“第一语言也称母语”(p.478)。不过,严格地考查起来,“母语”并不完全等于“第一语言”。这主要跟错综复杂的个人经历有关。有的人从小在妈妈身边学习了母语,但并没有用于交际,或者并没有进入社会交际,最后母语萎缩了,或者只局限在家庭中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交流。这些人实际上用于社会交际的是另一种语言,后者多半是当地的社会通用语或者官方语言。从语言的社会性和交际性来看,后者可以称为“第一语言”,却不能称之为“母语”,在这种情况下,母语不等于第一语言。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在日本的北海道生活着一种民族,叫阿依努人(Ainu)。他们已经在霍凯德(Hokkaido)岛上生活了7000年,以捕鱼为生,现在仅存25,000人左右(Patricia Ackert,1999)。随着越来越多的阿依努年轻人进入现代日本社会学习和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再学习自己民族的语言。很多阿依努家庭的孩子往往就只能听懂或说一两句阿依努话,这时,我们尽管还可以称阿依努语是他们的母语,却已经很难说阿依努语是他们的第一语言。
再比如,生活在美洲的印第安人,有一些人从小就离开“保留地”,被养父母带走,或者到外面去上学,他们中的不少人母语是印第安语的一种,但第一语言可能是英语、法语或西班牙语等。19世纪时,澳大利亚的某些地区政府曾经采用过一种政策,把土著居民跟白人所生的孩子带离土著人部落,集中到某个地方,让他们接受欧洲文化和英语教育。很多孩子被带走时只有一两岁,被带离部落以前听到的是土著语言,但是被带走以后受到的是英语教育,他们的第一语言也很难说是某种土著语言。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但不是每个民族的语言都进入当地社会生活的交际,有的民族的语言由于本民族的孩子越来越少使用,已经成为濒危语言。那么,这些不学习或不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人,他们的母语和第一语言也是不相同的。
改革开放以来,有不少中国学子奔赴世界各国求学,很多人带着幼小的孩子前去,还有的孩子是在当地出生的。当这些孩子的父母留居海外以后,这些孩子就会进入当地社会,他们有的在家中学了一两句汉语,但是这种语言的水平极其有限,与他们所掌握的当地语言水平差距相当大,我们也很难说这种母语等于第一语言。
可见,第一语言和母语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很复杂的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两个概念做一些解释和限定,以免使用中产生概念混淆。首先,我们主张在语言教学的讨论中使用“第一语言”这个概念,因为人们一般把人生再次接触的语言称为“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而且多数人是通过语言教学掌握“第二语言”的,其中成年人居多。“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学习顺序上有差别,在学习条件、途径、年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这样就便于我们从教学的角度把两种语言区别开来讨论。其次,母语这个概念由于每个说话人的生活背景的千差万别而在意义上含混不清,从教学研究的角度讲,缺乏科学性。有的学者提出区分“社会母语”和“自然母语”的概念(王宁、孙炜,2005),原因也跟母语这个概念本身意义含混有关。
最后,我们从语言教学的角度限定,“母语”主要指一个人生下来以后接触到的第一种语言或几种语言(如果儿童的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均不使用同一种语言的话,比如爸爸说英语,妈妈说法语,奶奶说西班牙语,爷爷说汉语,等等,这时儿童就有可能同时接触几种语言),但是这种(些)语言不一定进入社会交际。“第一语言”既是指一个人幼年时学会的第一种语言,也指这个人使用这种语言进入社会交际。因此对有的人来说,前者可能等于后者,这时就无须分辨第一语言和母语;对有的人来说,母语就不等于第一语言,对这种人我们在把他(她)作为教学对象来讨论时不把他(她)的母语列入讨论范围。在此基础上,我们限定本章讨论涉及到的“母语”概念主要指前一种情况,这时母语等于第一语言。
2.2.1.2 第二语言和目的语
我们已经对即将讨论的母语和第一语言进行了限定。由于第二语言是跟第一语言相对而言的,我们同时也需要对第二语言的概念作一个限定。人们通常把人生再次学习的语言叫“第二语言”,但是在具体的条件下,我们会发现情况比较复杂,这种通常说的“第二语言”概念可能覆盖着几种情况:第一,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多民族国家的非本族语。比如,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而且大部分说北方方言。因此,汉语普通话是中国主要的官方语言,那么,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普通话就意味着在学习第二语言。第二,移民国家的非本族语。大多数的移民国家都有一种主体语言作为官方语言,那么,一些本族语言不属于主体语言的人就需要学习这种官方语言,对他们来说,这个语言也是第二语言。比如,移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的华人。第三,在一些历史上曾经经历过殖民统治的国家,当地的官方语言是非本族语,那么当地人学习这种语言时也是在学习第二语言,比如,印度、新加坡等国的人学习英语。第四,某个民族或国家的人学习的外族语,比如,中国人学习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等。第五,某人到另一民族的国家学习的该国语言,比如,大量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许多中国留学生去美国、英国学习英语,等等。因此,在讨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时,我们需要对不同情况加以分辨。
从语言教学的角度,人们通常把有意识地学习的一种语言叫做“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从上述我们对“第二语言”这个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二语言”既跟“目的语”相关,又不等同于“目的语”。前者既有可能是有目的地学会的,也有可能是由于搬迁、移民等原因自然学会了的语言;后者是更明确地为某种目的而学习的语言。比如,到世界各地留学或者经商的许多华人,他们中不少人在童年,或少年,甚至青年时开始学习另一种语言,对年龄较为幼小的人来说,这可能会是第一语言,不过对已经掌握母语并以之进行交际的人来说,这就是第二语言,那么如果是去学校特意地学习这种语言,我们就说是目的语了。由此看来,“目的语”这个概念的外延相对于“第二语言”要小一些。它难以将在自然条件下学习第二语言的情况囊括进去,而它本身则可以被涵盖在“第二语言”这个概念中。有鉴于此,为了便于讨论,也为了使我们的讨论范围更明确一些,我们限定,在本章的讨论中,我们直接使用“第二语言”这个概念来指称包括“目的语”在内的第一语言以外的另一种语言的学习。也即:
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母语Mother Tongue
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 =目的语Target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