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1.2.1.150年代至改革开放以前
在中国大陆展开的,有组织有一定规模的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是紧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开始的。
1950年,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两国分别提出与中国交换留学生。当年,中国就分别与这两个国家各交换了5名留学生。同时,中国也提出与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朝鲜等国各交换5名留学生。同年在清华大学成立了“东欧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这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机构”(吕必松,1990, p.1)。因此,它也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产生和开始。
说它是“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开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具备了一种正式的规模教学所需要的几个特点:首先,它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具有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等各种条件;其次,它的教学目的明确,作为大学预科教育的一部分,它要培养学习者的汉语语言能力,使其达到能与中国人交流并能进入中国的大学接受大学教育的水平;第三,它的教学对象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外国学习者,而且主要是成年人;第四,它有专职教师,并逐步形成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此前的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并不完全具备这些特点。
同时,从学生的来源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的“对外汉语教学”跟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的关系,在20世纪50年代,跟中国交往较多的主要是当时已经跟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前苏联、东欧各国,以及朝鲜和越南。所以,学生主要也来自这些国家。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随着一些获得民族独立的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这一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又招收了大量来自这些国家的留学生。
1952年,由于高校院系调整,“中国语文专修班”移师北京大学,改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第二年,招收257名越南留学生,为了方便培养,曾就近在广西设班进行教学。
1960年,为了接收来自非洲的留学生,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了“非洲留学生办公室”,当年招收非洲学生200来名。第二年,“非洲留学生办公室”与“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行政合并,统称“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当年在校留学生人数达到471名。在这期间,“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完成大学预备教育。与此同时,中国也开始了驻华外交人员的汉语教学活动,并向一些国家派出汉语教师。这些教师一般都必须是大学中文专业毕业,派出前再进行2~3年某种语言的专门培训,他们是中国首批汉语第二语言专职教师。
1962年,前述“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独立,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并着手开始创办“翻译专业”。1964年,该校更名“北京语言学院”。自此,中国有了第一所专门从事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高校。北京语言学院成立当年就接受了出国师资的培养任务,同时开始向中国国内招收大学本科生,为进一步培养汉语教师做准备。1965年,越南向中国派来2000名留学生,除北京语言学院以外,全国20多所大学也开始接收留学生。
至此,中国已经先后接收来自数十个国家的留学生7千多人。而且,开始创办了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留学生人数的剧增既表明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迅速扩展,也表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已经初具规模。专业刊物作为这种规模的学术产物,是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开端。
不过,这一切并没有继续向前发展。1966年,随着“文革”开始,大学停课,各校的“对外汉语教学”也因此而中止。在留学生纷纷回国之后,北京语言学院也于1971年撤销。
1.2.1.2 改革开放以后至20世纪末
随着197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也逐渐扩展。尽管此时“文革”尚未结束,到1972年已经有四十多个国家提出恢复派遣留学生的计划。1972年,为了帮助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北方交通大学成立了汉语培训班,为200名来自这两个国家的学生进入专业学习而进行汉语预备教育。这是“文革”开始后的第一批留学生。同年,北京语言学院复校,并于1973年重新招生,同时也恢复了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自此至1977年,中国共接收外国留学生2266名。这个数字尚未达到“文革”前五年的水平。所不同的是,随着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的“解冻”,来自日本、美国等国,以及欧洲和澳洲等地留学生的比例开始呈上升趋势。这可以视为“对外汉语教学”再度兴起的前奏。
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蓬勃发展的生机。从这时至20世纪末,“对外汉语教学”发生了几个变化:
第一个是生源的变化。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对象由原先的预科生,发展到了各种不同阶段的长、短期进修生与之并存,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以学习金融、商贸、外交为目的。同时,华侨华人子弟也大量参与到汉语学习群体中来。这种生源的“多极化”是不同学习目的造成的,它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迅速扩展密不可分。
生源增加,学习目的的多样化,随之而来的第二个变化是招收留学生单位的急剧增加。全国大多数综合性大学由此开始设立系一级的、或是教研室一级的“对外汉语教学”机构。至1986年,仅仅8年时间内,全国开办各类汉语培训班的高校由1所增至60所,学生人数超过4千(张亚军,1990, p.50)。
紧随第二个变化形成的第三个变化是专职教师队伍的迅速壮大。这些教师有不少来自专门的培养机构,比如从1978年开始,北京语言学院就正式创办四年制的现代汉语本科专业,“以培养汉语教师、翻译和汉语研究人员为主要目标”(吕必松,1990, p.9)。1985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华东师范学院等又专门开设了“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与此同时,教师派出国外教学的方式和渠道也出现了多样化,有的专门从事教学,有的则作为汉语专家前往指导当地汉语课程的制定和教材编写;有的由国家公派,有的则通过校际交流,等等。
第四个变化是在前三个变化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意识的形成和学科的建立。1978年吕必松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提出,“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同上,p.13)来建设。1979年《语言教学与研究》正式刊行。相隔8年后,1987年《世界汉语教学》又正式创刊,同年《学汉语》杂志也正式发行。前两个刊物时至今日一直是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重要领地,而后者则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开辟了课外阅读和语言实践的园地。学术刊物的出版无疑是学科意识自觉化的最突出的表现,它表明汉语第二语言教师及其研究者正在努力耕耘,致力于学科的建设。与此相应,有关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研讨会也如雨后春笋,自1983年开始,每三年就召开一次全国性的汉语教学讨论会。这种对汉语教学研究的“热”也促发了海外汉语教师及研究者的热情,1985年,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来自20个国家的二百六十多位代表与会(张亚军,1990, p.56)。自此,每隔三至四年就召开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1987年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成立。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迅速发展也引起学术界和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1984年,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为《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5周年题词: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同年,教育部长何东昌在外国留学生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对外汉语教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转引自赵金铭主编,2005, p.2)。1987年,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对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并于1988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会议。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迅速发展,为了规范对外汉语教学,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1991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开始审定“对外汉语教师资格”。
1998年,“对外汉语教学”正式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被列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二级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并首次设立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培养方向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博士点。这表明,“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朱志平,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