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足/脚
王力先生指出:“《说文》:‘脚,胫也’;《释名》:‘脚,却也,以其坐时却在后也’。可见‘脚’的本义是小腿。……但是,到了中古,‘脚’在基本词汇中已经代替了‘足’,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潜无履,王弘顾左右为之造履。左右请履度,潜便于坐伸脚令度焉。’(晋书·陶潜传)”其实王力先生所举的这个例子并不很典型,“伸脚”也可以理解成“伸腿”,今天吴方言大部分地区仍管腿叫脚,如宁波话让人把腿伸直就说“脚伸直”,人死了可以说成“脚一伸去了”。而且从当时的语言习惯来看,此例“伸脚”的“脚”解释成“腿”也许更符合原意(详下)。不过,“脚”有“足”义的始见时代,后来经过学者们的考订,已经把它提前到了三国。
我们考察了汉魏六朝时期的文献用例,发现“脚”取代“足”的过程相当复杂,现有的看法有必要修正。
从东汉开始,“脚”在文献中的出现日趋增多注,这里酌引部分用例:
注:在早期医籍《灵枢经》中有一些“脚”的用例,究竟是指哪一部分不易断定,姑且引在这里以供进一步研究: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卷3“经脉第十”,7a)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卷4“经脉第十三”,3a)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卷5“五邪第二十”,1a)《素问》中也有这样的例子: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卷7“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354)“脚下痛”又见《素问》卷20“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下/231,242)。肾雍,脚下至少腹满,胫有大小,髀大跛,易偏枯。(卷13“大奇论篇第四十八”,上/677)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卷16“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100)
(1)高脚疾步,受肩善趋。日走千里,贾市有得。(《易林》卷9“晋之泰”)比较:大足长股,利出行道。(又卷12“困之豫”)
(2)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金匮要略论》卷1“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11a)
(3)乌头汤方,亦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又卷5“中风历节”,49b)
(4)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伤寒论》卷1“平脉法”,213b)
(5)其索手脚者,欢喜与之;其欲取头者,其心倍悦。(支娄迦谶译《阿阇世王经》卷上,15/390b)
(6)骨节处处分解,散在异处:脚骨在一处,髆骨、髀骨、腰骨、脊骨、肩骨、项骨、髑髅骨,各在一处。(东汉失译《苦阴经》,1/848a)
(7)身体殊大,臂脚盘(宋元明三本作“蟠”)结。(又《大方便佛报恩经》卷2,3/136a)
(8)父母寻时杻械恶友手脚。……尔时恶友手脚杻械,颈项枷锁。(又卷4,146c)比较:若有施诸比丘衣被饮食者,当断汝手足。(同上,147b)
(9)游行阿鼻狱,刀轮为脚足。(又《受十善戒经》,24/1028a)
(10)何谓五种天?第一曲脚天,第二顶上天,……(又《分别功德论》卷1,25/31b)
(11)母即抱儿脚不放。(又卷3,25/39b)
(12)前有燥地,目视而两脚不随。(马第伯《封禅仪记》,《全后汉文》卷29,633a)
(13)便斗,或伤头,或截头;或伤臂,或截臂;或伤脚,或截脚。(支谦译《释摩男经》,1/848c)按:“脚”跟“臂”或“手”相对,可见是指整条腿。
(14)更相荷枕,臂脚垂地。(支谦译《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3/475b)
(15)时婆罗门发脚未远,即作是念:……(旧题支谦译《菩萨本缘经》卷中,3/60a)
(16)俱柱杖翘一脚,向宫门立。……稽首接足,慰劳之曰:“所由来乎?苦体如何?欲所求索,以一脚住乎?”(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2,3/8a)
(17)王怒,拔剑截其右臂,……又截其左手,一问一截,截其脚,截其耳,截其鼻,血若流泉,其痛无量。(又卷5,25b)按:“臂”“手”“脚”都应该指整条手臂和整条腿。
(18)展言愿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却脚鄛,正截其颡,坐中惊视。(《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注引曹丕《典论·自叙》,1/90)
(19)馥走上楼,收得馥大儿,槌折两脚。(又《袁绍传》注引《英雄记》,1/193)
(20)谧望见王,交脚卧不起。(又《曹爽传》注引《魏略》,1/289)
(21)逵怒,收之,数以罪,挝折脚。(又《贾逵传》,2/481)
(22)有人病两脚躄不能行,轝诣佗。(又《华佗传》注引《佗别传》,3/802)
(23)左脚膝里上有疮,痒而不痛。(又803)
(24)君欲堕车折脚,宜戒慎之。……祭祀既讫,则刍狗为车所轹,故中梦当堕车折脚也。(同上《周宣传》,3/811)
(25)兄弟躄来三十余载,脚如棘子,不可复治。(又《管辂传》注引《辂别传》,3/813)
(26)一男持弓箭,头在壁内,脚在壁外。(又814)
(27)跪拜申一脚。(又《乌丸鲜卑东夷传》,844)
从上述引例中不难看出,“脚”在汉魏时期除一部分仍用作原义指“小腿”外,最常见的用法是统指下肢。所谓“挝(槌)折脚”“曲脚”等,都应该是就整条腿而言。关于人腿部的病痛,东汉魏晋南北朝几乎都用“脚”而很少用“足”,如跛脚、损脚、患脚、脚患、脚跛、脚疾、脚弱、脚痛、脚酸、脚挛、脚风挛、脚气、脚上气、脚无力、脚偏小等,这些“脚”字都是统指整条腿或腿上的某一部位,而不是专指脚掌。这一点在以下几个例子中看得很清楚:
(28)姜维之出,时论以嶷初还,股疾不能在行中,由是嶷自乞肆力中原,致身敌庭。(《三国志·蜀志·张嶷传》注引《益部耆旧传》,4/1055)按:所谓“股疾”,和“脚疾”应是同义语。
(29)修之后坠车折脚,辞尚书,领崇宪太仆,仍加特进、金紫光禄大夫。以脚疾不堪独行,特给扶侍。(《宋书·朱修之传》,7/1971)比较:高祖还彭城,与共登城,泰有足疾,特命乘舆。(《宋书·范泰传》,6/1616)
(30)后以脚疾,遂废于里巷。……又以其蹇疾,与诸镇书:……(《晋书·习凿齿传》,7/2154)按:可见“脚疾”即指瘸腿,“脚”是整条腿。
这一时期“脚”的出现频率很高,对象广泛。在用于动物和器具时,“脚”基本上都是指整条腿,如:
(31)黑脚,犈。(《尔雅·释畜〔牛属〕》)
(32)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山海经·海外南经》)
(33)飞鸟铩羽,走兽废脚。(《淮南子·俶真》,又《览冥》)
(34)揜兔辚鹿,射麋脚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其《子虚赋》,9/3003)《集解》引郭璞曰:“脚,掎足。”《索隐》:“脚麟,韦昭云‘谓持其一脚也’。司马彪曰‘脚,掎也’。《说文》云‘掎,偏引一脚也’。”按:《子虚赋》原文的“脚”是用作动词。
(35)三态者便举前两脚掣车走。(支谦译《马有八态譬人经》,2/507a)
(36)云何畜生?无脚、两脚、四脚、脚多。(又《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28/966c)
(37)比丘挽索,羂其手得(三本作“节”),系著床脚。(旧题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3,4/216c)
(38)犬之有韩卢,马之有骐骥,犹人之有圣也。名号等设,骐骥与韩卢并是,宁能头尾相当,八脚如一,无有先后之觉矣。(孔融《圣人优劣论》,《全后汉文》卷83,923b)
(39)天方明,河欲清;鼎折脚,金乃生。(黄武中产儿语,《魏诗》卷12,541)
(40)因取大刀断犬腹近后脚之前,以所断之处向疮口。(《三国志·魏志·华佗传》,3/803)
(41)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前脚孔分墨二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后脚孔……后脚孔……。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诸葛亮集》载其作木牛流马法,4/928)按:由此例可见“脚”和“足”的区别:“脚”指整条腿,“足”才是脚掌。
(42)太原人夜失火,出物,欲出铜鎗,误出熨,便大惊惋,语其儿曰:“异事!火未至,鎗已被烧失脚。”(《类聚》卷73引《笑林》,1/1255;《钩沉》185)
(43)宋武手答云:“床不须局脚,直脚自足。钉不烦银渡,铁钉而已。”(《续谈助》卷4引《小说》,77—78;《钩沉》211)
(44)井旁局脚食床,容一人坐。(同上,80;《钩沉》216)
(45)有蟹焉,筐大如笠,脚长三尺。(《御览》卷942引《述异记》,4/4186a;《钩沉》282)
(46)取蜘蛛,生断去脚,吞之即愈。(《御览》卷743等引《幽明录》,4/3296a;《钩沉》385)
(47)后晓去,女衣裙开,见龟尾及龟脚。(《广记》卷469引《续异记》,3865;《钩沉》519)
(48)马溺溅鳖,缩头藏脚。(《御览》卷932引《志怪》,4/4143b;《钩沉》536)
(49)牛筋狗骨之木,鸡头鸭脚之草。(《洛阳伽蓝记》卷1“瑶光寺”,46)
只有个别例子看来是指脚掌,但笼统地看作下肢也未尝不可:
(50)马脚触尘,皆成金沙。(昙果共竺大力译《修行本起经》卷上,3/463a)
(51)骞特自念言:“今当足(元本、三本作‘踏’)地,感动中外人。”四神接举足,令脚不著地。(又卷下,468a)
(52)时流离王即以酒饮五百黑象,极令奔醉,脚著铁甲,鼻系利剑。即声恶鼓,放诸群象,踏诸释子。(东汉失译《大方便佛报恩经》卷5,3/151c)
(53)牛脚比丘者,……此比丘脚似牛甲。(又《分别功德论》卷4,25/40c)
(54)时有一大龟,以脚蹋船,船破没海。(慧觉等译《贤愚经》卷4,4/378b)
随着时间的推移,“脚”专指脚掌的例子有缓慢增多的趋势;但一直到隋末,“脚”主要用以统指下肢的局面并无明显改变。例如:
(55)庾玉台常因人,脚短三寸,当复能作贼否?(《世说·贤媛22》)比较:长股之国在雄常北,被发。一曰长脚。(《山海经·海外西经》)
(56)脚不支身,喘不绪气。(《南齐书·虞玩之传》载其上表,2/610)
(57)崇乃伤腰,融至损脚。时人为之语曰:“陈留、章武,伤腰折股。贪人败类,秽我明主。”(《魏书·宣武灵皇后胡氏传》,2/339)按:“脚”等于“股”。
(58)昔荷圣王眄识,今又蒙旌贲,甚愿诣阙谢恩;但比腰脚大恶,此心不遂耳。(《梁书·何胤传》载胤语,3/738)
也就是说,在整个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少90%以上的“脚”是指整条腿或小腿,真正可以确认是指脚掌的“脚”字相对数量不多。不妨把我们所收集到的一般认为确指脚掌的例子全都列在这里:
(59)右一味,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金匮要略论》卷5“中风历节”,49b)
(60)材官之多力,能脚踏强弩张之,故曰蹶张。(《汉书·申屠嘉传》注引“如淳曰”,7/2100)
(61)六者,地有热沙,走行其上烂人脚。……六者热沙剥(三本作“濼”)烂其脚。(东汉失译《杂譬喻经》卷下,4/510a)
(62)时此化王得彼书已,蹋著脚底,告使者言:……(旧题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9,4/248a)
(63)稽首作礼,取水洗脚。(西晋竺法护译《普曜经》卷7)
(64)宝屐堕水,一只著脚,便自取去。(又《生经·佛说五仙人经》)
(65)手则挈网,脚则顿机。(西晋安法钦译《阿育王传》卷1)
(66)吾额上无生骨,眼中无守精,鼻无梁柱,脚无天根,背无三甲,腹无三壬,此皆不寿之验。(《三国志·魏志·管辂传》,3/826)按:“天根”指脚后跟。
(67)其人行,脚跟不著地也。(《山海经·海外北经》“〔跂踵国〕其为人大,两足亦大”郭璞注,289)
(68)柔利国在一目东,为人一手一足,反膝,曲足居上。(《山海经·海外北经》,279)郭璞注:一脚一手反卷曲也。
(69)足,脚。(《尔雅·释言》“趾,足也”郭璞注)
(70)救卒死而壮热者,矾石半斤,水一斗半,煮消以渍脚,令没踝。(《肘后备急方》卷1“救卒中恶死方第一”,369a)
(71)此塔前有佛脚迹,起精舍,户北向塔。(《法显传·摩竭提国巴连弗邑》,104)
(72)见池水边有一人,长壮、黑色、发黄、眼青,以脚钩兼鱼,口呼禽兽,禽兽来便射杀,无得脱者。(又《伽耶城、贝多树下》,123)
(73)今人形小,缘梯上,正得至昔人一脚所蹑处。(又《达嚫国》,138)
(74)若如是不得,当求脚迹。(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祇律》卷13)
(75)或濯脚于稠众,或溲便于人前。(《抱朴子·外篇·刺骄》)
(76)羲之脚不践地,十五年无由奉展。(王羲之《杂帖》,《全晋文》卷24,1597b)
(77)羊了不眄,唯委脚几上,咏瞩自若。(《世说·雅量42》)
(78)长者唾时,左右侍人以脚蹋却。……于是长者正欲咳唾时,此愚人即便举脚蹋长者口,破唇折齿。……以是之故,唾欲出口,举脚先蹋,望得汝意。(求那毗地译《百喻经》卷3“蹋长者口喻”,4/551b)
(79)高祖奋怒,命左右录来,欲斩之。藩不受命,顾曰:“藩宁前死耳!”以刀头穿岸,劣容脚指,于是径上,随之者稍多。(《宋书·胡藩传》,5/1444)
(80)复值寒雪,士卒离散,永脚指断落,仅以身免。(《宋书·张茂度传附张永传》,5/1514)
(81)小雪,晷长一丈一尺八分。当至不至,来年蚕麦不成,多病脚腕痛。(《后汉书·律历志下》“大雪”梁刘昭注,11/3080)
(82)迦叶又言:“汝与佛叠僧伽梨衣,以足蹈上。是汝之罪!”阿难言:“尔时大风卒起,无人助我,风吹来堕我脚下,非不恭敬故蹈佛衣。”(《出三藏记集》卷1引《大智度论》,7)
(83)王后为跋摩立精舍,躬自引材,伤王脚指。(《高僧传》卷3“求那跋摩”,106)
(84)乃自起以左脚蹍室西石壁,壁陷没指,既拔足,水从中出。(又卷10“诃罗竭”,380)
(85)俄而有人从郫县来,过进云:“昨见硕公在市中,一脚著履,漫语云:‘小子无宜适,失我履一只。’”进惊而检问沙弥,沙弥答云:“近送尸出时怖惧,右脚一履不得好系,遂失之。”(又“邵硕”,389)
(86)乃觉脚下如有一物自,复见赤光在前,乘光至岸。(又卷12“道冏”,462)
(87)赞者曰“履着脚”,坚亦曰“履着脚”也。(《御览》卷499引《笑林》,3/2281b;《钩沉》182)
(88)因仰头视屋,俯指帝脚,忽然不见。……仰头看屋,而复俯指陛下脚者,脚(据《御览》卷1引补),足也,愿陛下宫室足于此也。(《广记》卷118等引《幽明录》,822—823;又见《祖台之志怪》;《钩沉》321)
(89)左右巧者潜以脚画神形,神怒曰:“速去!”(《殷芸小说》卷1)
(90)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潜以脚画其状。神怒曰:“帝负约,速去!”始皇转马还,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水经注》卷14“濡水”引《三齐略记》,1264)
(91)便投水就之,体既浮涌,脚似履地。(《广记》卷110等引《冥祥记》,752;《钩沉》600)
(92)于夜梦一沙门以脚蹈之,曰:“咄咄,可起!”(《珠林》卷17引《冥祥记》,53/410c;《钩沉》614)
(93)袜,脚衣。(《玉篇·衣部》)
(94)《十咏二首·脚下履》(沈约诗题,《梁诗》卷7,1653)
(95)脚著花文履,耳穿明月珠。(高允《罗敷行》,《北魏诗》卷1,2201)
(96)头去项,脚根齐。驱上树,不须梯。(《魏书·尔朱彦伯传》载洛中谣,5/1666)
(97)火笼恒暖脚,行障镇床头。(阴铿《秋闺愁诗》,《陈诗》卷1,2457)
(98)河神巨灵,以手擘开其上,以足蹈离其下,中分为两,以利河流。今观手迹于华岳上,脚迹在首阳山下,至今犹存。(《搜神记》卷13,320/159)
(99)发棺视之,女体已生肉,姿颜如故,右脚有履,左脚无也。(《搜神后记》卷4,46/27)
(100)至河,无舟楫,后乃负帝以济河,河流迅急,惟觉脚下如有乘践,则神物之助焉。(《拾遗记》卷6“后汉”,148)
(101)县中一鬼,长三丈余,跂上屋,犹垂脚至地。(《广记》卷319引《幽明录》,2526;《钩沉》394)
(102)会稽人吴详,见一女子溪边洗脚,呼详共宿。(《御览》卷716引《志怪》,3/3176a;《钩沉》535)
(103)尔夜岸下大暗,纯是刺棘,不得下脚。(《系观世音应验记》59,《应验记》56)
(104)古语云: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盪脚蹋,开而为两,今手足之迹仍存。(《水经注》卷4“河水四”,312)
(105)忖留乃出首,班于是以脚画地,忖留觉之,便还没水。(又卷19“渭水下”,1581)
(106)此像每夜行绕其坐,四面脚迹,隐地成文。(《洛阳伽蓝记》卷4“永明寺”,238)
(107)凡瓜所以早烂者,皆由脚蹑及摘时不慎,翻动其蔓故也。(《齐民要术》卷2“种瓜第十四”,157)
(108)先燥晒,欲种时,布子于坚地,一升子与一掬湿土和之,以脚蹉令破作两段。(又卷3“种胡荽第二十四”,207)
(109)于木槽中下水,脚踏十遍。(又卷5“种红蓝花、栀子第五十二”,371)
(110)以手痛挼乳核令破,以脚二七遍蹴乳房,然后解放。羊产三日,直以手挼核令破,不以脚蹴。(又卷6“养羊第五十七”,431)
(111)内豆于窖中,使一人在窖中以脚蹑豆,令坚实。(又卷8“作豉法第七十二”,562)
(112)于木槽内,以汤淘,脚踏。(又卷9“飧、饭第八十六”,648)注
注:《齐民要术》中“足”大大多于“脚”。“脚”除用于雨、麦芽、牛马、山等外,用于人时只有1处是指“小腿”:大如靴雍,小如人脚肠。(卷9“作、奥、糟、苞第八十一”,630)余下的6例(见上引)都是指脚掌。这一现象值得注意。“脚”从指“小腿”转移到专指“脚掌”可能正是发生在北方方言中,在贾思勰的口语里这种转变已较明显。
(113)辉推主堕床,手脚殴蹈,主遂伤胎。(《魏书·刘昶传》,4/1312)
(114)潜赴江畔,蹑屩徒步,脚无全皮。(又《萧宝夤传》,1313)
(115)佛即出脚,普示众会,一切见佛足底轮相,端严昞著,文理如画,分别显了,观之无厌。(慧觉等译《贤愚经》卷2,4/363c)
(116)时婆罗门嫌王头臭,即便掷地,脚蹋而去。(又卷6,390a)
这一时期“脚”和“足”是一种什么关系呢?随着“脚”的大量使用,“足”的出现频率明显降低,这说明一部分“足”被“脚”替代了。“足”除了指脚掌外,也可以用来统指下肢,比如:
(117)留赞字正明,会稽长山人。少为郡吏,与黄巾贼帅吴桓战,手斩得桓。赞一足被创,遂屈不伸。……因呼诸近亲谓曰:“……而我屈躄在闾巷之间,存亡无以异。今欲割引吾足,幸不死而足申,几复见用;死则已矣。”亲戚皆难之。有顷,赞乃以刀自割其筋,血流滂沱,气绝良久。家人惊怖,亦以既尔,遂引申其足。足申创愈,以得蹉步。(《三国志·吴志·孙峻传》注引《吴书》,5/1445)按:这个“足”就是指腿而不是脚掌。
(118)夜四更中,惠遥唤向暂来。往视,祥仰眠,交手胸上,足脡(欶鼎切)直,云:“可解我手足绳。”曰:“上并无绳也。”祥因得转动,云:“向有人众,以我手足,鞭捶交下,问‘何故啮虱?’……”(《御览》卷951引《宣验记》,4/4223a;《钩沉》549)按:此例中的诸“足”字也是指整条腿。
指动物的四肢和器物的脚时,既可用“足”,也可用“脚”,虽有文白之别,但指的都是整条腿,如:
(119)有兽焉,其状如鹿而白尾,马足(一作“脚”)人手而四角。(《山海经·西山经》)按:“足”“脚”异文。
(120)四人各捉马一足,倏然便到河上。……遂复捉马脚涉河而渡。(《广记》卷320引《续搜神记》,2536)按:“足”“脚”同义。
这一时期“脚”所替代的除了少部分指脚掌的“足”外,主要就是统指下肢的那部分“足”。在特指脚掌时,往往仍用“足”,如:
(121)叔谓胡曰:“汝既已知善之可修,何宜在家?白足阿练,戒行精高,可师事也。”长安道人足白,故时人谓为“白足阿练”也。(《珠林》卷6引《冥报记》,53/315a;《钩沉》630)按:这是时人给长安道人取的绰号,应该是用的当时口语。
(122)逊下床送之,始蹑履而还暗,见炳脚间有光,可尺许,亦得照其两足,余地犹皆暗云。(《广记》卷326引《冥祥记》,2585;《钩沉》638)按:此例上用“脚”,下用“足”,意义上似有所区别:前者指腿(主要当是小腿),后者指脚掌。
《说文·肉部》:“脚,胫也。”这一义项虽然在先秦文献中能得到证明,但也并不是绝对的,如“膑脚”的“脚”就是指膝盖骨而不是小腿。因此从先秦起“脚”可能就存在着一种混指的倾向。到了汉魏时期,“脚”就不再限于专指小腿,而可以泛指整条腿了。王力先生曾以《说文》的说解和《释名》“脚,却也,以其坐时却在后也”为据,认为“‘脚’的本义是小腿”,可是在《释名》中还有这样的例子:
(123)两脚进曰行。行,抗也,抗足而前也。(《释姿容》)
(124)超,卓也,举脚有所卓越也。(同上)
(125)骑,支也,两脚枝别也。(同上)
(126)裈,贯也,贯两脚上系要中也。(《释衣服》)
可见在刘熙的语言里,“脚”已经可以统指下肢了。这一义项在魏晋南北朝被广泛地使用,使“脚”跟“足”在指下肢这一点上成为同义词。可能正是由于“脚”和“足”的这种部分同义关系,加上有时候并不需要那么清楚地区分腿和脚掌,使得人们容易含混地认为“脚”就是“足”的同义词,于是在一部分方言里,“脚”就成了“足”的等义词并取而代之。现代方言“脚”的词义基本上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脚”专指脚掌,长江以南“脚”统指下肢(包括腿和脚),后者跟汉魏六朝时期“脚”的用法是完全一致的。据此我们推测,“脚”取代“足”可能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代替了“足”统指腿和特指脚掌的用法,在六朝完成。这里的关键是“足”确实具有这两种功能。现代吴语等南部方言口语不说“足”而只说“脚”,不管是整个下肢还是脚丫子,都可以用“脚”一个词来指称,这说明统指的“脚”完全可以取代“足”。第二阶段是“脚”再缩小范围专指脚掌,而其他部位由“腿”(大腿、小腿)来指称,这就是现代汉语普通话和长江以北大部分方言今天所具有的情形。“脚”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专指“脚掌”,开始时可能只是作为“整条腿”的一个义位变体而出现的,在汉魏六朝时期,情形大概就是如此,当时“脚掌”并没有成为“脚”的一个独立义位。后来这个义位变体用得多了,就渐渐地独立为一个固定的义位,而统指下肢的义位反而消失了。这个过程的最终完成,是要在“腿”取代了“股”“胫”以后,这时候原先由“股、胫、足”三个词构成的一个最小子语义场就变成了由“腿(大腿、小腿)”和“脚”两个词构成了。据我们的初步考察,这一阶段的完成大约在元代以后。
《大词典》“脚”字条云:
① 人与动物腿的下端,接触地面、支持身体和行走的部分。《墨子·明鬼下》:“羊起而触之,折其脚。”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昔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⑤器具的支撑;东西的下端。《南史·宋纪上·武帝》:“宋台建,有司奏东西堂施局脚床,金涂钉,上不许。便用直脚床,钉用铁。”(6/1271)
这里的两个义项都存在问题。义项①犯了以今义释古义的毛病。如果“折其脚”的“脚”是指脚掌,那就讲不通了。《墨子》的“脚”还是指“小腿”。从“脚”字的历史发展着眼,比较妥当的办法也许是把“小腿”“下肢”和“脚掌”区分为独立的三个义项。义项⑤则引例太晚,指器物的支撑的“脚”早就有了,详上文。
小结:“脚”的词义发展和取代“足”的过程颇为复杂。从先秦起,“脚”就存在着泛指人体及动物下肢的倾向,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用法得到空前的发展,并取代了相应的文言词“足”,当时“脚”的词义和今天的吴方言等长江以南的大部分方言类似。这是“脚”字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脚”进一步发展成为专指脚掌,是唐以后的事(但在六朝后期的北方话中已经可以看出端倪),是它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并未在所有的方言里都完成,直到今天,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仍停留在第一阶段的状态。现有大型历史性语文辞书对“脚”字的释义有待补充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