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薪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编 太极拳漫谈

一 《杨式太极拳练法详解》整录后记

《杨式太极拳练法详解》为李师雅轩1939年原稿,过去曾经刘仲桥、黄星桥二师兄整理过,以后复由师自己多次改订增删。为了对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贡献力量,准备出版,故此次不得不重新整理。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当中比较高深的一种,它本身是技术,同时也是艺术,所以对于太极拳的实践认识永远没有止境,它之所以耐人寻味,也在这里。写作带艺术性的技术,只能由有高度技术成就和高度艺术水平的人来完成,文章写得虽好,而本身的技术艺术造就不大不深,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东西。太极拳中的杨式,过去当然以澄甫太老师为巨擘,他的技术写作,当时皆由其门弟子代为执笔,而非他老人家亲自动手,故虽有几种册子,都是语焉不详,说理不透,不无隔靴搔痒之感。家师李公雅轩追随澄甫太师多年,传授既正,悟解尤深,本其心得,写成此稿,皆是自己亲笔,直抒胸臆,无有间隔。这在太极拳书中,可说是绝无仅有的了。所以我们这次代劳整录,严格遵守的宗旨,是仅就其文字之有错讹重复者,予以订正删削,外此则尽量保持其本来面目,不敢妄事增减。这是首先要说明的。

另外根据家师平时教导和门弟子问难请益,我们觉得有必要讲到下面的一些内容。

(一)必须指出的太极歧途

中国的拳术,门派很多,各有各的风格特点,不能张冠李戴,混淆不分。太极拳的特点,就是静、缓、软、匀。静,就是神经清醒、照物无遗的境界,太极拳尤重动中求静,故静是太极拳核心的核心,一点也不能疏忽。缓,与快为对待,为了达到动中求静的目的,所以动作不能太快,有越慢越好的提法。软,是全身关节肌肉筋骨彻底松开,丢掉后天的拙劲硬力,则肢体自然沉重柔和,有松沉软弹、棉里裹针的感觉。匀,是均匀,即动作虚实分明,快慢一致,如行云流水,抽丝挂线,相续不断的意思。以上四点,是太极拳与其他一切拳法的分水岭,自始至终不能违反的原则;但近来有些人主张刚柔相济(我们也说刚柔相济,但内容不同)、快慢相济、顺逆缠丝等,明显地违反了“静、缓、软、匀”四原则,这是对太极拳原则的修正,实际上是走到外家拳的途径上去了。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太极拳在陈家沟尚保存很多擒拿法、打法、跌法、腿法等,这是事实。后来各式尤其杨吴两式,渐渐扬弃了许多艰难的动作,而一归于听劲懂劲,这正是太极拳的进步和发展的地方。他们实际上不是不讲各种打斗方法,而是打斗的方法更巧妙、更高明了。但近来有认为这是赶巧,吹捧提倡走老路,仿佛是不把扬弃的糟粕拾起,就好像是美中不足,这完全是儒家厚古薄今的思想在太极拳里的反映。

太极拳是一种比较高深的武术,就是遇到了好的老师传授,也还要自己虚心受教,经过长时的熏陶,勤学苦练,然后才能逐步提高。若条件不具足,单凭自己的揣摩想象,任你怎样聪明,也免不了顾此失彼,强调了某些方面,又忽略了某些方面,结果毫厘之差,千里之谬,用功纵勤,收效不多,这是我们亲身的体验,也可说是深刻的教训,同时说明了亲近明师益友的重要性。但近来有不少的学者甚至是教者,根本没有从师学习,只是弄些图书,摹仿摹仿,或者剽窃一点外形,自吹自擂,拉拢学人,这是一种自欺欺人、不老实的学习态度和做法。

上面这些道理弄不清楚,会给真正想学好太极拳从而得到增强健康水平的人带来大的障碍,所以我们这里特别指出。

(二)学习太极拳应有的认识

我们过去听武术界一致的公论,内家功夫以太极拳为第一,形意、八卦也很不错。青年好学,很想各种都会,熔化于一炉。后遇李师,方知形意、八卦等功夫当然各有各的长处,但它所走的劲道与太极不同,不宜兼练。并且学功夫总宜专宜精,才能得到好处,若不专,必难精,一个人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要想同时练好几种功夫,势不可能。何况一趟太极拳,有大小、刚柔、快慢等变化,用毕生精力研练,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哪里还用得着外求,这是首先应当明确的问题。

至于太极拳有“神拳”的称号,李师说有二因:一是太极在练时是用神、用意,藏而不露,因以用神为主,故称神拳;二是太极在推手时,变化神奇,快冷绝伦,能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只要神气一动,对方就惊心动魄,不知所措,当先杨禄禅称“神拳杨无敌”,就是这个道理。

(三)杨式太极拳盘架子的方法

杨式太极拳的基础锻炼,就是盘架子。有的书上说入手要站桩,那实际上也不是杨式的正宗传授。因站桩是少林的东西,目的在使步稳固,是死的呆板的法门。太极门虽然也要步法稳固,但它是在动中去求,从不主张立地生根的固定站桩方法。如果以立地生根不动为能,那就必定犯硬顶的毛病,那是太极拳最忌的。太极的基础既在盘架子,所以对架子的姿势,必须做得准确踏实,不可稍有马虎含糊,《十三势歌》中所谓“入门引路须口授”,正是指的此一阶段。有一些学太极拳的人,很重视武禹襄的“身法十条”,但杨家师传杨式正宗,则是抓纲领,找大体,不赞成那样琐碎枝节地去练。老师在一次书信中说:“关于身势方面,只要一身松开,虚着顶起劲来,气自然地沉到丹田,也就够了。上有提劲,下有沉劲,物必自直,并且劲整。一提一直,自然就会端正;全身松开,自然就会下坠;神顶起来,自然会有灵机。你们看鸡冲斗、蛇行、马跑,不都是顶起头来吗?头只要顶起来,提起神来,不是就会动作很灵机了、很迅速了吗?如琐琐碎碎地在局部上去找,我以为是都不必。要以我的看法,含胸这一规矩也不可强调,不然也会练不出很自然的功夫来。”

又说,“吾们练拳,应本老论,行功心解,塌肩垂肘,顶头拔背,绷开了,沉下气去,稳稳静静地松开劲去晕味,决不会错。如照其他,必影响进步,切记切记。”

又说,“应本老论,全身都要放松放软,以神领,以气化,以意走,决不会走错了路。”

又说,“练拳要天天在松软上、灵感上、稳静上、舒适上、沉着上及利用呼吸上思悟,须如何才能做到?久之,才能长进。”

又说,“我练功夫的方向,是找大松大软,是找虚无的气质,是找神明的感应,是找莫测的变化,不停留于筋骨肌肉的稳步锻炼过程中。”

(四)太极推手的走化和发劲

推手一名“打手”,乃是练习太极拳的人在盘架子已有一定火候,能够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使遍体躯干四肢以及一切关节皆能一气贯通、随心所欲之后,为了防护自身、攻击敌人所采取的锻炼方法。一切拳法的运用,都不外守卫自己、攻击敌人,但外家的拳法多数是采取直线的动作、外形的变化,惟有太极功夫是采取弧线的动作、内劲的变化,故有听劲、懂劲、走劲、化劲、粘劲、拿劲等术语。听劲也叫找劲,是与对方一接触,就要能够清楚知道对方来力的轻重、方向、速度等等。懂劲是不特能够知道对方来劲的种种,还要以我的劲与对方的劲相结合,利用对方劲的动态,以多种多样的弧线,合于分力、合力、力偶、斜面等原理,使对方的劲逐处落空,无有用武之地。根据力学惯性原理,敌劲既逐处落空,即逐处有失掉重心的场合,我于敌人已失重心的场合,仍粘着不离,且随顺敌动方向增加力量,使敌人已失的重心不能恢复,而且更趋于向不利方向发展,而我则处处不失重心,从容不乱,可以随意地摆布对方。此中引敌落空的方法,即是走劲、化劲,也就是不顶的功夫;不使敌由落空失重而转至不空与维持重心,即是粘劲、拿劲,也就是不丢的功夫。要达到不丢不顶,必须能够舍己从人,随敌人的变化而变化,不自动,不妄动,也不宜多动。不自动,是彼不动己不动。不妄动多动,是恰到好处,敌进一分,我退一分,敌进二分三分,我亦退二分三分,若进一分退二分则丢,进二分三分而退只一分则顶,非丢则顶,走化粘劲与拿劲皆无法完成了。

至于发劲,也就是继走化粘拿的攻击扫荡方法。正当的发劲,总要就敌人的劲而发放,所谓妙处全凭能借力。虽然有走化而达我顺人背之境,利用敌人之外形不顺而进击,不与对方之劲相合者,纵能胜人,也定会是拖泥带水,不俊不美,不大方。若能与敌劲合一,利用圆圈弧线,连化、连拿、连发,浑为一气,于敌人旧力方过,新力未生之际,如水翻波,连根涌出者,是为截劲,也是接劲。能运接劲者,则敌不动则已,动则力为我借,此种境界,外形上几乎全无动作,而被发者有全身震撼如触电之感觉,才是正途。然此境界虽高,犹可以言说思议,被发者亦尚可觉知对方之劲势,不过不能抗拒耳,术语称为“水劲”。等而上之,至蓄劲人不知,发出人不觉,制人于无功,胜人于无形,不见而变,不动而彰,无为而成,术语谓之“土劲”。此劲惟澄甫太老师有之,家师李公亦有之,我辈则望尘莫及矣。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李师关于发劲的指示,如云:“太极拳用法,应是在推手或打斗之动作中,随机应变,顺势而用,不宜以主观的手法强干,否则就变化不灵,在动作中做不出神舒体泰的味道来,其姿势动态,也就不够俊美。”

又说:“太极的发劲机会,应是在打斗中赶现成的,送在手上来的,如这样子打得才干脆,而不是把发劲的机会硬做出来的,否则打不出人去,就算是凭自己的力大,勉强把人打出,也必拖泥带水。”

又说:“太极拳是个无为无不为的东西,以无为应万变,如有为则挂一漏万,顾此失彼矣。太极拳是玲珑透体,无所不知,轻轻妙妙地一粘,就可以觉察了对方的来意、方向、劲道和作用。所以能有玲珑透体的虚无感觉,就可以虚灵应万变,这种变,不只是十三手、十三势,是有千万手、千百势不止也。全看对方之来意、来劲之情形如何也。此种变化之多,如五味之不可尽尝,如五色之不可尽观,如五音之不可尽听,然它岂是只有一手之柔扭劲?提着压着,抢上手,争主动,两劲相抵就可以了事哉?”

又答门弟子问说:“按太极之发劲有十几种之说,我以为不对。只有一个懂劲和不懂劲的问题。如不懂劲,会一百个发劲也等于零;如懂了劲,虽变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也是一个道理。千变万化,想如何打就可以如何打,又岂止是十几个劲哉。这等于五味之不可尽尝,五音之不可尽听。读书多了,出口可以成章,下笔可以成文,虽千篇不同样,太极拳之十三势之变也然,不是十几种劲可以限制的。”

又说:“太极高手发劲,如名医之用药,是以客观情形而定,不是以定法应之,否则不够全面也。”

又说:“杨家拳之发劲,是因客观情形而定,多种多样的,不像他家的发劲,是把对方的胳膊臂手拿着、捉着、卡着,而后再鼓一股子沉劲将对手打出去。”

又说:“某某、某某、某某等,已是在太极拳中较好点的人物,以我看来,不过是俗手也。盖他们之发劲,先蓄劲,后发劲,打出去虽是充实有力,但是形迹大,劲去迟缓,只可对付太极拳一般的人们用,如对高手,就一点用不上了。杨师之发劲,蓄劲人不知,发劲人不觉,在不知不觉之中把人打出,如这种功夫,我一生在拳术界只见杨师有,未见过别人。如他们这种俗手,无万分之一。”

总之,太极打手,是知人功夫,为了知人,必须舍己从人。此舍己从人,不是消极的舍己从人,任人摆布,而是积极的舍己从人,掌握规律,用以摆布别人。要想做到此点,一定先要有极深的知己功夫,也就是盘架子的功夫。故盘架子一事,特别重要。李师常说:“盘架子就是基本功,是功夫进步的基础,不可淡然视之。无论功夫到什么程度,基本功是要时常努力的。如忽略了这一点,无论练出什么功夫来,也是不够可靠的。练功的味道要厚,要踏实,姿势要正确,要稳步前进,不要马虎潦草。”

至于推手的种类和具体做法,原书已详。另外要进入打散手,还有捎腿练步子的辅助功夫,当从师授,这里也就不再详述了。

(五)结论

综上四点,都是家师平日的教导言论,我们不过就原有资料及记忆所及,整理出来,作同门学人的研究揣摩用。总之,关于锻炼身体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不外静功和动功二种。静功偏重在神经的涵养,动功偏重在肉体的锻炼。各种打坐、练气、养气等内功以及我国道佛两家所讲的功法,都属于静功的范畴。各种体操活动,如我国固有的八段锦、五禽图、易筋经,各种外家拳法,以及国外传来的种种体操,都属于动功的范畴。太极拳动中求静,是动静统一的功法。练太极拳时,一面身形的内外上下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呼吸深长,贴脊流行,一面同时有神经清醒灵感,心地轻松愉快的感觉。所以李师常说:“一练太极就感到舒服,人体常舒服,就会健康。”这与各种外家拳法以及球类、田径赛是不相同的。即此一功的创造发明,已可显示出我国古代的高度文化与劳动人民的惊人智慧。凡能坚持盘太极架子的人,身体一定会健康少病,如再能学会打手方法,那更会有高度的健康水平,培养提高卫身卫国,英勇耐劳的大无畏精神。所以就今天来说,虽然在技击方面的效用有所缩小,但是在为健康身体与医疗各种慢性疾病,如慢性肠胃病、神经衰弱、风湿关节等方面服务,更有必要。这是太极拳值得提倡发展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太极本身是比较高深的技术,若不是仔细揣摩研究它的理论,并且下苦功实践深入的人,不可能正确认识掌握,遂认为是什么神奇玄妙唯心的东西,这是应当合理批判,揭露本质,科学整理的一面。凡是有科学价值而能对人类有益的东西,尤其像太极拳这样高度的技巧,我们相信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进步,也一定会向前发展,并且受到应有的重视。同志们,我们应当把眼光放得长远些,大家共同努力,继承发扬此一祖国宝贵文化遗产,为人类有益的正确的事业的前途而奋勇前进吧!

张义尚 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