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且说光绪三十一年朝廷举办新政,慈禧老佛爷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下旨大赦天下,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自大明王朝起便赫赫扬扬五百多年的常州府孙氏家族,真是喜不自禁。
原来,这孙家自乾隆爷之后,尽自门阀鼎盛,科甲出身的举人、进士在常州府的缙绅录上比比皆是,可家中嫡派后嗣却是门丁不旺,传到了玉字辈这一代,孙家只有一个嫡子,名叫孙玉宸,大有祖辈风度,生的长身玉立、风度翩翩、眉目俊雅、卓尔不凡,自小牙牙学语之极,便由太夫人教育了三四千字在腹内,十四岁便进了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端的是贵门之后,十七岁乡试就中了举人,在常州府是鼎鼎有名的少年俊杰,读书人的表率。
可惜戊戌那年进京会试,正赶上光绪爷有心大振天威,重振皇朝,独立于亚洲,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公车上书,闹腾地京都天翻地覆,各省举人数千人,参与此事。孙玉宸正好血气方刚、忠义正直,也便参与维新变法。
不料那位假装在颐和园悠悠岁月听戏赏花的老佛爷,见儿子要夺取大权,废除祖制家法,勃然大怒,立即调动荣中堂的武卫军入京护驾,康、梁得到光绪爷的密旨,跑得快,一溜烟去了东洋,只可怜那些举子和军机四卿:谭嗣同、杨锐、刘光第和林旭,吃了康梁的挂落儿,被老佛爷一道谕旨,在菜市口开刀问斩,落得尸骨不全!
礼部、刑部、步军统领衙门的兵丁衙役们,也奉旨把各省参与变法维新的举子们打得打、关得关,连同外省支持变法维新的督抚大员们,也被慈禧太后指令军机大臣、大学士们合议清洗,一时间大清国风云变色、日月无光。
由此,轰轰烈烈戊戌变法,在老佛爷的乾坤玉掌的翻覆之下,被击得粉碎。
而当年参与变法的孙玉宸,正好是江苏省极力保举之人,朝廷里的江苏大员,都着实看好他。不想他文采超绝,为强学会、保国会写了不少文章,成了名动京师的少年英才,连荣中堂、铁大人、张大人等人,都风闻了他的名字。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
这下子,别的举子们被打被关了一阵,也就算了,毕竟朝廷与读书人共治天下,这位孙玉宸,却直接被老佛爷点了名!
刑部正好是铁英铁大人掌管,铁大人不仅是刑部尚书,又兼着协办大学士、参与军机处,且是八旗贵胄,最腻歪的就是江南读书人,听见内廷传出话儿来,说要拿孙玉宸等一干人犯,又高兴又解恨。立即传令,发了海捕文书,画影图形,要把孙某人拿入天牢,办个大逆之罪。
幸亏朝中有几位江苏籍的大臣,风闻此事,为爱惜地方人才,维护文脉,派人连夜将其送出京都,赠了银子,让他逃命去喽。
这一走,就是六年多,等到朝廷举办新政大赦天下,孙玉宸已经成了端庄稳重、儒雅俊逸的青年了,在杭州他舅爷爷家避难六年,连头都不敢露,只闷在书房里读书习字,烦闷了,就踢踢腿、练练太极拳,只是他聪敏好学,又天赋极高,六年里,广读经典,喜欢上了医学,便下了苦功夫,暗暗使劲儿,对古人的验方也颇有所得,后来竟然无师自通得会了医术,自然,这都是偷偷瞒着舅爷爷的。
听说朝廷大赦,孙玉宸异常高兴,又接到了家中母亲来的书信,思念之情尤盛,便告辞了舅爷爷,带了个小仆人,回常州府家中团圆。
回了家,母亲一见儿子,俩人抱头痛哭,孙太夫人又细细问询了儿子当年的往事和舅爷爷起居,这才放了心,说:“儿啊,你今年都过了二十二了,这么大人,又经历了这番大难,赶紧娶个媳妇,娘可等着抱孙子呢!咱们孙家门丁不旺,可都看着你呢,你堂伯、堂叔叔几个房头,虽说科甲成名的不少,怎么都是人丁稀少,为了这,你爹临去世,还念念不忘,嘱咐了我好几遍呢!”说着便抹眼泪。
孙玉宸侍立在侧,又是安慰又是给老太太顺气,陪笑道:“儿女婚姻,一切听母亲做主,前些年……是儿子不懂事,闯下了祸患,让父母担惊受怕,父亲大人去世,儿子也没在跟前儿伺候,这回大赦天下,儿子没了罪。要好好读书,考个功名出来,慰藉二老。母亲看谁好,就是谁了。”
听儿子这么一说,老太太转忧为喜,琢磨了半天才说:“倒还真有一家,也不是外人,常州府人士,还是咱们孙家的世交。”
“哦?世交?”孙玉宸疑惑。
老太太乐了:“你那年在书房里看书,不是还夸奖那部《二十二史札记》写的深刻,让你爹训了一顿,写那部书的,就是这家的祖爷爷。”
“原来是他家!咱们常州府的赵家。儿子记得他们家俩小姐都出阁了,怎么还有女孩呢?”
“说起来也是,赵家自赵云松之后,也算诗书传家,不过功名上,没有咱们家繁盛就是了,他家女孩个个知书达理、人也俊俏。也巧了,去年你父亲去世后,他们家老爷子还来祭奠,后来我托你舅舅去答谢,你舅母见了他们家三小姐,真是不错。他们家老爷子跟你舅舅说起你,言语之中很是赞赏。后来我借着机会去拜访过了,见那姑娘也好,年纪小点儿,温婉淑雅,极是可人。正好你又回来了,我看最近就把这事办了,正好遂了你父亲的心愿,也不必在意守孝三年。”
“既然如此,一切听母亲做主!”
孙玉宸答应了,喜得老太太赶紧命人预备,孙家家大业大,豪门办事方便,不几天就预备妥当了,就请人去赵家说亲。正巧,这天孙玉宸去净心禅院为去世的父亲祈祷冥福,又把自己经过的变法维新和要成亲的事,在佛前祈祷了。
倒不是他如何信佛,而是孙家传承下来的家规,这座净心禅院,乃是大明嘉靖年间所建,当时孙家还承袭的北平侯的爵位,端的是朝廷的勋贵人家。那位老祖先侯爷,非常信仰佛法,又从库房里,找到了当年初代侯爷孙振祖自元宫大内得来的藏地唐卡,重金塑造了佛像,尤其是七座狮犼观音像,更是冠绝一时的宝物。这才修建了寺院顶礼膜拜,也算是孙家自己的家庙。
后代子孙们,无论信与不信,逢年过节来此礼拜,祈祷家族繁华安康,成了多少年来的规矩。
祈祷完毕,烧了金银纸帛,孙玉宸移步,细细欣赏着这座历经数百年的家庙,不一会儿,孙老太太也来此上香,孙玉宸便搀扶着母亲,一起游览。
其实这家庙里的风景,母子二人都很熟悉,只是分离六年,母子情深,都想好好亲密的走走。后头仆人们远远跟着。
放眼望去,殿阁严整、琳宫辉映,山门内钟鼓楼罗列左右,正中,是一座大雄宝殿,中间供奉着三世佛祖,各有两个胁从菩萨也系铜铸镀金,座后壁上绘五百罗汉贴金像,也都一个个天风衣带宝相庄严,栩栩如生。
殿庑两侧一色浓金沥粉,一面绘着番佛、天仙、罗汉、鬼使,都是天衣装扮,戴着护肩、头箍、花冠、缨络……张牙舞爪神情诡异,不知都是什么故事。一面满墙金紫交错,绘有华盖、琵琶、降魔杵、流云托、九环锡杖和牛耳刀……还有什么宝幡、宝珠、方旗、风火轮,却是我佛在成佛前的种种故事以及在菩提树下证果后,诸天神佛前来迎接的往事。那一幅幅壁画神采奕奕,众位神仙佛像有的和蔼慈祥,有的若有所思,有的神情悲怆,有的笑语嫣嫣,都是前朝工艺,真是说不尽的仙风佛果,富贵潇洒。
转到后院,是一座三层高楼临空矗立,飞阁碧瓦、红柱叉云、丹檐彩画、金绿耀目。这就是前朝嘉靖年间的孙侯爷,专门为尊藏七座狮吼观音建造的大慈阁了。
母子二人进了大慈阁,边谈边走,一面礼佛一面看着种种金银辉煌的壁画、佛像和法器,来到第三层,就是尊藏七座观音的法堂。
孙老太太先礼拜了,孙玉宸多年未来,细细欣赏,正中是个一丈多长的红木大案,分别整齐摆放了大红五彩泥金的佛龛,里头隐隐约约坐着七座狮犼观音像,因为楼阁深邃,看不真切。
只是佛前摆放的供器,端的是珠宝辉煌,晃人眼目,每座佛龛前头,都有一组镀金铜胎掐丝珐琅五供,白银的七珍一份、赤金八宝一份,上头满满镶嵌着珍珠、珊瑚、松石和红蓝宝石,七珍八宝前头,还陈设和田碧玉贲巴壶一对,里面插着孔雀羽和吉祥草。镀金金刚铃、金刚杵各一对,掐丝珐琅盆二尺高的珊瑚树盆景一对,尚有掐丝珐琅镀金的日月宝塔各一对,紫檀木座银镀金的小坛城一对。红木案的最外层,则是一对高二尺余玲珑剔透的象牙宫灯,里头燃着朱红的蜡烛。
“你看,这都是咱们祖宗摆设的,外头人不知道,其实,这些法坛和摆设的东西,自前明以来,就这么摆放的。祖宗们有话,不得随意更改。看着咱们家赫赫扬扬的,这些年我心里头有数,只这座家庙里的东西,有些个跟大内的不相上下,你父亲怕有什么忌讳,就把这座大慈阁锁闭了,逢年过节的,你堂伯他们,也是在外头行礼,就怕这些法器东西让外人知道了,觊觎起来。
你瞧,这是前些天你回来才打扫过的。我也很久没上来了。看着稀奇吧,这座佛堂,跟中原汉地的不同,七珍八宝,是建庙的老祖宗塑造的,仿的是藏地蕃俗,那碧玉贲巴壶,还是前明末年,从周延儒府中得来的,象牙宫灯,就是你老祖爷爷备办乾隆爷南巡皇差,从杭州行宫里买来的,哎,说起来,也是一百多年前的事儿了……”
孙老太太絮絮叨叨指着珠宝辉煌的法器给儿子指点着,孙玉宸连连点头,他都忘记了自己家庙里,竟然还有这么多金银法器和珠宝。这些古董珍宝,自小以来,家里太多了,什么琉璃碗、玛瑙缸,也不知道被幼年调皮的自己打碎了多少个,父母知道了,也是一笑而罢,今日从母亲的话语里,他才感到,原来这件件古物,都承载着家族的无数历史,还有深沉过往岁月中的故事和记忆。
孙玉宸从没见过狮吼观音的造像,正走到红木大案上的佛龛前,要细细观察一番,不料,下头蹭蹭蹭有脚步声响,孙老太太心里一惊,没等开口,门口气喘吁吁跑进来一人。
正是孙府的二管家。
“老太太、少爷!快!……快!!……家里出事了!多少……多少穿官衣的兵丁衙役,把……把咱们府给围上了!把我们都赶到下房……一窝蜂的乱抄乱抢的,过不了多久,就抄到这里来了!!请老太太、大少爷赶紧想法子躲避!!”
“啊?!”孙老太太唬的脸色惨白,一口气没上来,顿时昏死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