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该书讲述了一个苗族家庭从老挝丛林到泰国难民营再漂洋过海移居美国的历程。作者以清新隽永又不失机智聪明的笔调向我们述说了包括自己家庭在内的海外苗族数代人跨国跨世纪的流散经历以及执着追求美好家庭生活的心路历程。作品将个人历史与民族记忆结合起来,折射了一个民族的命运遭遇,可以说是30年来海外苗族辗转迁徙的史诗长卷。它还透过一个美国苗族家庭颠沛流离的生命旅程展现出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也为读者呈现了当代海外苗族群体对其民族文化与民族身份的认同与焦虑。同时,作品中苗族的各种民间传说和文化习俗也在作者婉转动人的讲述中交替出现在读者眼前。

1985年,盛装打扮的嘉莉和朵站在班维乃难民营旁高高的草丛里。

1980年,班维乃难民营里一处苗人自建的房屋前,祖母抱着年幼的朵和她的老朋友站在一起。

1984年,爸爸、妈妈、朵和嘉莉一家四口人在泰国的班维乃难民营。

2005年,嘉莉身着传统的苗族服饰,摆出苗族女孩照相时的经典姿势,站在明尼苏达州安多弗家中的后院里。

1984年,嘉莉的父亲抱着她站在班维乃难民营里的一棵大树顶上看世界。

1984年,爸爸和妈妈站在班维乃难民营里,双眼直视相机镜头。

1985年,妈妈、朵和嘉莉坐在班维乃难民营里的睡房外面。

1982年,妈妈、朵和嘉莉站在班维乃难民营屋外的平台上。

爸爸身着军装,手持AK-47步枪,站在高高的草丛里。(时间地点不详)。

1984年,嘉莉微笑着站在班维乃难民营的睡房外面。

1975年,老挝川圹省,苗族的新年庆祝仪式。

1987年,明尼苏达州圣保罗,朵和嘉莉的第一张班级照。

2002年,奶奶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家中。

2003年,明尼苏达州枫林镇,奶奶葬礼上的鲜花。

2005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爸爸和妈妈一起参加嘉莉的毕业典礼。

2005年,明尼苏达州安多弗,嘉莉坐在高高的草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