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建文帝:六百年生死两茫茫
文/刘见华
六百年来,明建文帝的下落,始终没有定论,成为明史第一疑案。他似乎是自焚而死,但却连大明史官们都不太相信他真的死了,说他侥幸脱逃了,却又没有确切的下落,在中国南方的任何一省,都能找到他的疑似踪迹,浙江、福建、南、贵州、广西、四川……唯一比较相似的是,他“出现”在各个地方的面目,大多是僧人。而真相,也许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1402年7月13日,大明王朝南京故宫里,建文帝朱允炆神色凄惶地推开奉先殿左侧的密室。自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十多年来,这间密室就再没打开过,昏暗中透着令人窒息的霉味。但朱元璋在这里留下了一桩皇室绝密,他临终时说,后世子孙若有大难时,可打开这个密室的一个红色匣子。
匣子里装着三张度牒,分别写着“应文”、“应能”、“应贤”,里面还有袈裟、僧帽、僧鞋、剃刀,以及银元宝十锭。显然,曾经做过和尚的朱元璋,给子孙留的逃难之路,也是化身和尚。但吊诡的是,朱元璋还给出了很具体的逃亡路线,写在第一张“应文”度牒上:“应文从鬼门出,其余人等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时分在神乐观西房会合。”
如此详尽,仿佛朱元璋亲见朱允炆此刻的结局。更为吊诡的是,朱允炆身边,正好有誓死追随的大臣,分别是杨应能、叶希贤,那名为应能、应贤的两张度牒,仿佛就是朱元璋在二十年前早为他们两人准备的。
【阴沟出逃?】
朱允炆这个结局,记载于明人笔记《致身录》中。当时,侍从程济立即为建文帝剃去头发,换上袈裟、僧帽、僧鞋,建文帝就成了和尚应文。杨应能、叶希贤也一起剃度改装随从。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嫡长孙,和父亲朱标一样柔弱温和。朱标早逝,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储君后,曾不无得意地说:“我安排你的几个叔叔为你守护边界,站岗放哨,你就可以在家里安心做皇帝了。”
那几个叔叔,正是朱棣等几个,镇守边塞的亲王,特别是朱棣,雄才大略酷似朱元璋,并且手握30万重兵。
听完这话,朱允炆却没有笑,他一反以往的附和,抬起头说:“外敌入侵,由叔叔们来对付,如果叔叔们要有异心,我怎么对付他们呢?”
一生精于政治算计的朱元璋,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一时竟然无语以对,然后说了一句朱允炆想不到的话:“你的意思呢?”
或许就是从那以后,朱元璋有了为朱允炆预留后路的准备。
南京,应天府城。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历时21年,修建了35公里长的城墙,使它成为世界第一大城垣。中央衙门都在城内中央的皇城内,皇城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公里。皇城内还有宫城,俗称紫禁城,是百官上朝和帝后居住的地方。与后来北京的故宫一样,紫禁城前为三大殿,殿后是后宫。
南京城下留有特别宽大的阴沟,高一丈二尺,将近4米;宽八尺,约2.6米,不下雨时,是没水的旱洞,足以行走一人一马。这阴沟连通着紫禁城与南京城外,本就是朱元璋考虑有一天大祸临头时潜出城外所用。
【“此事国史无考”】
然后,外面的人看到,宫里了燃起了熊熊大火,等到皇叔朱棣的兵杀进宫里时,只看到几具焦尸,他们不能确定,那是不是建文帝。从那以后,这个年轻皇帝的最后下落,便成了一个谜,直到今天。
《致身录》里说,朱允炆等9人,从阴沟出城后,从神乐观乘船到了太平门,从此开始了流亡生涯。建文帝交代,今后互相以师弟称呼,不必拘泥君臣之礼。兵部侍郎廖平建议,随从不必多,更不可多,挑选没有家室之累又有膂力的五人就足够,其余的人远远地跟着,作为支援。当场决定杨应能、叶希贤称为比丘,程济称为道人,这三人左右不离建文帝。
不过,按照《明太宗实录》的说法,建文帝却是死了。觉得没脸见燕王,就举火烧了皇宫自焚。燕王在进城时,看到皇宫起火,急忙派太监去救火,但已经来不及了。太监从火中把建文帝的尸体拖出来,燕王跪在尸体旁,哭着说,你为啥这么痴呆呢?我来就是为了清除你身边的小人,你怎么不明白呢?于是将之礼葬,并罢朝三日。
但后人普遍认为,朱棣或有篡改史迹的行径,因此这本明太宗实录的确切性很值得怀疑,并且以天子礼葬的建文墓,后人也一直找不到。
三百年后,清代张廷玉主编的《明史》记载:“……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这第二句的话意思是说,朱允炆死于宫中大火,并且尸体在火堆中被找到了,八天后下葬。
在短短五十多个字中,便有三个相互矛盾的说法:一、不知所终;二、焚死;三、由地道出亡。
无疑,编者并不确定建文帝的真实结局。实际上,这个事从明代开始就是桩悬案。史载,明代万历帝和张居正曾谈及建文帝出亡事,张居正的回答是“此事国史无考。”
【郑和下西洋】
《致身录》里接着说,朱允炆一行第一站来到了吴江县的史彬家中。八月十六日,建文帝与两位比丘、一位道人同行,其余人等星散。十月,来到襄阳的廖平家。得知朱棣派出的跟踪也已经到了附近,大家商议后就决定前往云南。
无论此说法是否确切,与此同时,朱棣漫长的寻访开始了。他显然不相信朱允炆已死。一种最为常见的说法是,郑和下西洋其实和建文帝有关。
按照大明朝廷的官方表述,下西洋是“扬我天朝国威,让四方蛮夷归服”。但《明史·郑和传》却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朱棣怀疑建文帝跑到了海外,所以派郑和去寻找这个废帝的下落。
在明朝遗民查继佐所著、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罪惟录》中,则有更惊人的记载:郑和在福州的雪峰寺碰到过建文帝,建文帝劝郑和造反,推翻明成祖的政权。郑和跪拜建文帝,哭着说“我不能这样做”。
如此说来,朱允炆应该落脚在福建,但实际上,后来南方各省几乎都声称发现了朱允炆的最后落脚处,浙江、福建、云南、贵州、广西、四川……
还是《致身录》的说法最为奇诡,称朱棣派了大臣胡濙前往西南地区,打着探寻道教宗师张三丰的幌子,其实是为了侦查建文帝的下落。消息传来,建文帝决定遁迹深山。
后来,朱棣又派工部尚书严震以出使安南的名义,至云南秘密探访建文帝的踪迹。某一天,严震偶然在路上遇到建文帝,两人相对而泣。建文帝问他:你准备怎么处置我?严震回答:皇上请便,臣自有办法。夜间,严震自缢于驿站。建文帝见踪迹暴露,再次躲进白龙山。
【流落西南四十秋】
长期的野外生活,使建文帝身心疲惫,颜色憔悴,面容枯槁。到了夏天,又患上痢疾,但因害怕被发现,不敢出山觅食、求医,狼狈到了极点。这时史彬等三人赶来,境况顿时改善。几天后,三人离别,抱头痛哭一场。建文帝交代,今后不必再来,一则道路艰险,二则各地关口盘查严密。
永乐十年三四月间,一直随从建文帝的杨应能、叶希贤相继病逝,建文帝收了一名弟子,赐名“应慧”。永乐十四年六月,建文帝足疾发作,程济进城觅药,才得痊愈。此后几年,建文帝奔走于云南、贵州、四川之间。永乐十八年十月,在程济的陪同下,建文帝登上了峨眉山,赋诗一首,其中两句为:“登高不待东翘首,但见云从故国飞。”流露了他此时此地思念故国的复杂心情。
永乐二十二年二月,建文帝东行。十月,在旅店遇到史彬。史彬关切地问起道路起居,建文帝说:“近来勉强吃了点饭,精神还不错。”于是一同回到吴江史彬的家中。这时史彬的叔祖史弘从嘉兴赶来,在客堂见到老和尚,问史彬:大师从何而来?史彬不答。史弘把史彬拉出,说:此建文皇帝也。
史彬矢口否认,史弘说,我曾在东宫见到过皇帝本人,史彬只得如实相告。史弘顿首后,哭泣着询问近况。建文帝说:“赖各位从亡者给我衣食,得以周旋于险阻之间。二十年来,战战兢兢,今日想来,可以终老了吧!”随后在史弘的陪同下,游览天台山,还到了宁波。
匆匆几十年过去了,大明朝皇帝已经换了好几个。政治环境的变换,是建文帝觉得再现真身的时候了。公元1430年,正在广西的建文帝对程济说,我决意东行。
建文帝有文才,流亡中经常诗兴大发而赋诗,最著名的一首就是:
流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十必无”】
巧得很,同寓所的一名和尚,窃得建文帝的诗稿,跑到思恩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境内)知州岑瑛那里,大言不惭地说,我就是建文皇帝!岑瑛大为惊骇,马上报告藩司。藩司下令把和尚与建文帝一并逮捕,飞章报告朝廷。当朝皇帝下诏:押解回北京。皇帝命御史在宫廷中审讯,那和尚称:年九十余,且死,想葬于祖父陵墓旁。
御史说:建文君生于洪武十年,现在是正统五年,当六十四岁,何得九十岁?后来查实得知,这和尚名叫杨应祥,钧州人。报告皇帝后,和尚被判处死刑,下锦衣卫监狱关押。
真的建文帝此时把实情告诉了御史,御史秘密上报皇帝,皇帝派曾经服侍过建文帝的老太监吴亮探望虚实。建文帝见到吴亮,脱口而出:你难道不是吴亮?吴亮说:不是。建文帝纠正道:“我有一天在便殿就餐,吃小鹅肉,一片肉掉到地上,你手里拿着壶,趴在地上把它吃掉了。还说不是你!”
吴亮伏地大哭。他知道建文帝左脚趾有黑子,查看后果然,想不到几十年后能够见面,痛哭流涕,不能仰视。于是,皇帝下令把建文帝迎入宫中西内养老,宫中人都叫他“老佛”。寿终正寝后,葬于西山,不加封土不树碑。因为很难给他一个名分,所以成为一座无名墓。
这个故事如此完整,说的有鼻子有眼。但大学者钱谦益说它“十必无”,胡适评价“这完全是小说口吻,全无史料价值。”不仅那些不读书的人,被它迷惑,连一些名士,明明知道它是假的,也因为可怜建文帝,而认同它。
【漠北密谈】
不过,胡濙寻访朱允炆一事,大体是真的。这个人是朱棣的密使,本是建文朝的进士。朱棣当了皇帝后,胡濙投靠了朱棣,被调任为户科给事中,财政部下一名七品小吏。
然而,这个官职不过是掩护。据《明史》记载,胡濙于永乐五年(1407)受命以普查全国寺院度牒、寻访仙人张三丰为掩护,密访建文帝。而后,他在西北、西南与湖、湘一带探寻了整整十年。
这十年中,连母亲去世时,胡濙要求回去守孝都得不到允许,被强制“夺情”。直到永乐十四年,整整十年,胡濙一无所获。回朝后,朱棣提拔其为礼部左侍郎。胡濙从七品一跃为二品,算是对十年辛劳的补偿。
过了三年,胡濙又领命重新出去查找,范围是江浙、湖湘。这一去又是几年,直到永乐二十一年才星夜急驰赶回京城。他到京城时,朱棣正北征阿鲁台蒙古,驻军宣府,离京城有四百里。胡濙又急忙赶到宣府,成祖已经休息,“闻濙至,急起召入”(听说胡濙到来,马上召见)。
当晚,两人交谈了几个小时,“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释”。也就是说,他们两个单独密谈到后半夜,而朱棣从此打消了疑虑。他们到底谈了些什么?可以肯定,胡濙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完美,因为自此之后,他一直受到重用,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师。
【郊外有尼】
若此说属实,则胡濙最终已经寻访到了建文帝的下落,或者建文帝此时已死,或者是处于一种让朱棣绝对安心的状态,也就是再无可能威胁到他的皇位。此间,最离奇的一种解释是,朱允炆男扮女装,以尼姑身份生存于世。而这一说法的推断根据,竟是自唐以来流传至今的神秘歌诀“推背图”,它号称“中华预言第一奇书”。
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没想到一算起来就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因此这本预言奇书得名《推背图》。
《推背图》共有六十幅图像,每一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预言了从唐开始一直到未来世界大同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事件。
其中,《推背图》的第二十八像,被解释为暗示了朱允炆的下落。其文辞是:
草头火脚 宫阙灰飞
家中有鸟 郊外有尼
颂曰:
羽满高飞日 争妍有李花
真龙游四海 方外是吾家
草头火脚是个“燕”字,这句意思是说燕王攻入南京,南京皇宫内燃起了冲天大火,最后化为灰烬。
“家中有鸟,郊外有尼”,意思就是家中进来了一只燕子,郊外出现了一个尼姑,也就是意即燕王攻下南京,进入了皇宫,而在此之前,建文帝早已剃须改容,以尼姑身份流落江湖。这种说法认为,朱允炆出逃时只有25岁,长得很秀气,男扮女装应该不难。
于是,最终结局就是“真龙游四海 方外是吾家”。而正因为他化身为尼,朱棣在得知真相后,才如释重负,不再追究建文,朱允炆得以善终。
【里贝里是建文帝后裔?】
其实,清朝中期以后,关于建文帝自焚死亡的说法,因为疑点重重,渐渐没人再信;出逃虽然大致可断定,但关于出逃后的情况又有许多附会、伪作。《致身录》之后,民间关于建文帝的传说越来越多,几乎到处都有建文帝的行踪,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五十多种说法。
甚至,有消息称,远在法国的球星里贝里,也宣称是建文帝的后人,因为“他的家族一直流传着祖宗曾经做过和尚、乞丐的故事”。
并且,据说里贝里的祖宗有一位是当了皇帝不久后,被亲人夺位而逃亡到波斯,后来来到了法国,家中至今保存着一些不知名的中国文物,而且极像是中国古代皇宫的用品。
2010年,中国明史学会在南京主办了一场“明建文帝踪迹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大陆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关西学院、台湾东海大学、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学者,江苏、福建、四川、贵州、山东、湖南等各处与建文踪迹传说有关的地方文化旅游工作者,一些传说是建文帝后裔的家族成员,共50余人出席了会议。
与会人员组成有些“奇特”,一半是来自国内外的著名学者,一半是野史爱好者和自称建文帝的后人。这种学术界与民间传说研究者共同参与的研讨会,还是头一次举办。
在这次会议上,建文帝又多出了几个遗踪。一些被认为是建文帝的后代提出了建文帝改姓何并隐居湖南湘潭,或改姓让居于山东,或改姓黄居于福建等观点,而另一些研究者则新提出了建文帝的最终隐居地点,诸如福建宁德上金贝村、贵州安顺、四川达县中山寺、青海瞿昙寺……
这是一个处处有踪迹的人,或许,真相仍沉默在历史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