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依据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以下简称“中职篮”)是中国最高水平的篮球赛事,其前身是中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竞技篮球职业化改革至今,中职篮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截至2014—2015赛季,参赛队伍由最早的8支扩充到现在的20支,比赛场次从56场增加到406场,现场和电视观众人数锐增到近10亿人次,电视播出及收视总量屡创新高。众多国内外企业也开始重视中职篮品牌市场价值及其发展潜力。当前,中职篮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体育品牌赛事。中职篮的发展,也为我国推广和普及篮球运动,培养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提高中国竞技篮球运动水平,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群众篮球基础也越来越好。NBA(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亚洲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马克·费希尔在2003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提供的NBA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有3亿多人喜欢打篮球,这比美国总人口还要多。在中国,75%的15~24岁男性是篮球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化道路,鼓励发展职业联盟,充分发挥俱乐部的市场主体作用,以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为切入点,加快发展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集体项目,推动产业向纵深发展等。我国的政治、经济、人文等大环境,为中职篮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平台。
随着中职篮规模不断扩大,联赛系统的结构、参与者的行为等也日趋复杂,联赛运行也遇到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例如,举国体制造成的有关部门追求国家队成绩与俱乐部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矛盾;联赛的产权结构不明确,联赛有关各方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投资主体不明确,造成缺乏市场收益的激活能力;联赛缺乏先进的品牌商务管理与运作模式,造成大部分俱乐部负债经营;优秀球员紧缺,球员竞技能力缺乏可持续发展,球员训练和比赛没有真正享受到现代科技成果带来的果实;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在球员文化素质、数量和质量、健康水平等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国家队的成绩在国际赛场上没有明显的进步,甚至还有下滑的趋势。这些矛盾和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职篮能否健康地发展。
中职篮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是简单,还是复杂?这个问题正是基于对中职篮目前运行系统现状的评价和对未来发展可能性的预见。中职篮整体系统的多维度、多结构和非线性的复杂性质,使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表象与深层原因之间的关系总是呈现多元的、模糊的、非线性等特征,而非简单性、普适性、还原性、定量化和实证化观的还原论科学所能解释。近年来,学者们对中职篮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产权结构、市场运作、利益分配、品牌构建、赛制变化、文化环境等管理体制方面,建议学习美国等真正的俱乐部制,认为这样可以盘活国家篮球资源,充分发挥小组织的主观能动性。②后备人才培养、外援及教练引进、竞赛的技战术等方面。但是,这些研究都是从中职篮的各个组成部分运用线性的分析思维模式进行,缺少对中职篮组成部分的交互关系,以及产生的整体现象和行为原因的系统性研究。随着当前竞技体育的科学化发展,竞技篮球这项魅力十足的运动,也应该跟着国际竞技体育的发展步伐,以往成功的轨迹和模式都只能作为参考或者其中的一部分去研究。这时,专门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范式的复杂性科学的诞生和发展,为广大体育工作者研究竞技体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