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导论(4)
中国古代的海洋旅游起源较早。早在先秦时期,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就有了最早的国内海洋旅游。“行海者,坐而至越,有舟故也。”(《慎子·逸文》)可能就是早期到越地旅游的记录。先秦古籍《山海经》是为述图而作的描述性著作。它描述的对象就是《山海图》。《山海图》已佚,但有些蛛丝马迹。陶渊明有“流观《山海图》”(《读山海经十三首》)之诗句,郭璞有“图亦作牛形”和“在畏兽画中”(《山海经注》)的记载和论述,说明他们可能见过《山海图》。而《山海经》中的文字多记空间方位,少记时间;多静态刻画,少动态叙述,述图的特点比较明显。《山海图》怎么产生的?可能就是根据早期的海洋旅游进行绘制的。《山海经》记录了100多邦国,以及邦国的山水地理、风土物产等。虽然夸饰居多,但依然可以和现实世界进行比照,可以将其作为早期海洋旅游的见证。《尚书大传》记录了散宜生为赎回周文王向商纣王进献砗磲之事。获得砗磲的航行至少要到达南海,甚至到太平洋、印度洋。这珍贵的砗磲很可能就是散宜生熟识之人在一次远洋旅游之后带回来的纪念品。
后来,随着海上仙山神话和思想的流行,山东沿海地区陆续有人乘船到海岛访仙。《史记》记录了秦始皇派齐人徐福到海中仙山访仙求药之事。这差事是徐福自己上书要求的,说他听闻海外仙山有仙人。说明在徐福时期,齐国沿海地区已经有人乘船到过海岛,并成功返回。海中仙山的景色也许只是这些海洋旅游先驱者的夸张描述。再后来,随着我国与海外国家开始贸易往来,有不少人乘着这些商船到海外经商顺便旅游。
古代海洋旅游的高峰出现在从唐至明时期。唐代开放的政策和繁荣的商贸鼓励一大批人到海外旅游探险。李白的五言古诗《估客行》就塑造了一个飘忽的游商形象。而唐代志怪类笔记小说中更有不少中原人士游历海外的故事或者对海外见闻的叙述。宋元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域外地理著作,《岭外代答》《真腊风土记》《岛夷志略》等都可以看作海外旅游笔记。此类作品在明清以后更多。
古代海洋旅游与当代海洋旅游具有明显差别。第一,商旅人士是旅游的主体,极少有单纯以娱乐和消闲为目的的旅游。第二,旅游的动力不足,发展缓慢。传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社会,民众对旅游的需求不旺盛。第三,食、宿、娱乐等旅游服务条件异常简陋,不适合开展大规模旅游。
中国当代海洋旅游业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沿海各地区和海岛凭借独特的“3S”(阳光、沙滩、海水)资源优势,将开展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来抓,而且相当成功。根据统计,到2005年,滨海旅游业收入占我国旅游业总产值的65%,而滨海旅游国际收入占到总国际旅游收入的一半以上。2004年有统计资料显示,当年国际旅游收入排名前十的省中,有八个位于沿海。[21]我国的海洋旅游可以分为四个区域:环渤海旅游区,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三省一市;长三角旅游区,包括江苏、上海、浙江两省一市;闽桂粤旅游区,包括福建、广东、广西三省;海南岛旅游区,包括海南岛和周围岛屿。
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992年中央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此后,在《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中,旅游业被列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9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正式颁布,标志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地位已经确立。文件明确了旅游业是战略产业,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不少滨海城市积极发展滨海旅游业,浙江、海南、山东、广西、辽宁、河北、广东、江苏等沿海省份先后把海洋旅游业纳入地方发展规划。中国海洋旅游产业开始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海洋旅游业的发展,也可以看作海洋产业的发展。中国当代海洋产业的发展大概就是从海洋旅游业开始的。
四、本书的结构和写作目的
本书采用分类和分区域结合的方法进行论述。首先对海洋文化产业的七个门类中主要的六类进行专章论述。从第一章到第六章分别是对中国海洋信仰文化资源产业、中国海洋节庆文化产业、中国海洋休闲文化产业、中国海洋影视产业、中国海洋文学艺术产业、中国海洋工艺美术品产业展开的论述。在具体论述中,本书注意梳理每一门类海洋文化产业的历史发展,并分析当代个案,试图让读者对我国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系统的了解。第七章是依照四大海区的划分,分别对四大海区沿岸区域即渤海沿海地区、黄海沿海地区、东海沿海地区和南海沿海地区的海洋文化产业进行论述。采用地区概述加典型城市及典型个案的分析方法。
本书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写作方法,是与当代中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相关。本书以为,当代中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中最严重的问题在于没有从本民族、本地区的海洋文化历史出发,没有深刻发掘自身的海洋文化因子,没有寻找到地区特色或者民族特色的产业切入点和项目切入点,因而造成了沿海各地海洋文化产业面目模糊,产业门类雷同,具体项目设计相似等尴尬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国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比如各滨海旅游景点常见的海洋工艺品就是贝壳项链和海螺口哨,高档一些的就是珍珠项链和珊瑚项链。只要在售卖工艺品的摊点前一看,就完全不知道身处天南还是海北了。又比如在海洋影视中八仙题材和白蛇传题材特别集中,已经造成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基于这个问题,本书希望通过梳理中国海洋文化产业各门类的发展历史,为海洋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
第八章是对海洋科技与海洋文化关系的探讨。在目前众多海洋文化产业论著中,对海洋科技发展的论述很少,但海洋文化的发展从来离不开海洋科技的进步,海洋科技的发展也受同时期海洋文化的影响。在当代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中海洋科技作为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常常被忽视。实际上,科技是文化的科技,文化是科技的文化,两者关系异常密切,只有两者融合,才能充分发挥两者在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注释:
[1]“中国海洋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吴越地区海神信仰的传播研究及其图谱化展示研究”(批准号:15BZJ042)的前期成果。
[2]马莉.先秦工艺美术概论.甘肃人民出版社,2013:55.
[3]李跃.再议河姆渡人的水上交通工具.东方博物,2003-06-15.
[4]同上。
[5]王和平,陈金生.舟山群岛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3(1).
[6]房仲甫.殷人航渡美洲再探.世界历史,1983(3).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胶南市委员会.千古琅琊台.青岛出版社,2013:30.
[8]姚文仪.梅岭集.中西书局,2012:101.
[9](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三三.中华书局,1960.
[10](明)费信,冯承钧校注.星槎胜览校注.中华书局,1954:1.
[11]白寿彝.中国交通史.团结出版社,2007:147.
[12]参见《东西洋考》《见只编》《云间杂识》等。
[13]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3.
[14]方长生.舟山市歌谣谚语卷.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122-123.
[15]崔立勇.休闲:海洋经济的“加油站”.中国经济导报,2011-10-22(B6).
[16]赵汀,赵逊.自然遗产地保护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中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地质出版社,2005:25.
[17]赵汀,赵逊.自然遗产地保护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中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地质出版社,2005:26.
[18]张开城.海洋文化和海洋文化产业研究综述.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6).
[19]张英.基于SWOT分析的宁波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宁波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历史与人文——人文素养与现代都市.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27.
[20]黄少辉.中国海洋旅游产业.广东经济出版社,2011:204.
[21]王颖.中国海洋地理.科学出版社,2013: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