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匪夷所思的行为——为什么我们这样生活,那样工作(3)
一切看来是那么的美妙,以天花为代表的一些传染性疾病也开始绝迹人间。我们居住的环境越发纤尘不染,然而住在洁净屋子里的人们的健康水平却开始遭受过敏症的打击。直到1989年,英国花粉症发生率持续攀升,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流行病学家斯特拉坎在《英国医学期刊》上发表《花粉症、卫生与家庭规模》一文,结论是有两个与过敏的相关性最强:家庭大小,孩子在家中的长幼排序。一般而言,一个家庭里人口数越多,长兄大姐越多,孩子小时候被交叉感染的机会就越高,而成人后过敏概率就越低,斯特拉坎的这一猜想被称为“卫生假说”。
◎关于“卫生假说”
环境太干净也有错?脏乱差反倒成了好事?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其实这种猜测由来已久。20世纪50年代,英国人弗里曼在《花粉症》中提出一个心得:来过敏门诊求医的多是独生子。但这仅是他的个人观感,缺乏严谨的数据支持。1976年,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也猜想过敏或是我们为卫生环境付出的代价。而在斯特拉坎以数字说话后,“卫生假说”迅速成为主流解释之一。
事实上,并非我们一生下来,免疫系统就十项全能,而是需要训练与学习的。这个过程就像军队练兵。比起没有经受过感染考验的免疫新兵,身经百战的老兵才是保家卫国的中流砥柱。
我们的免疫系统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面对外来异物,非特异性免疫可能会吞噬一气,而特异性免疫则需要免疫细胞与抗原进行接触、识别,然后才能做出针对性的反应。特异性免疫还能认出重复来犯的病原体,并且毫不留情地将其迅速剿灭。
在特异性免疫大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白细胞中占不小比例、寿命长达几年的T细胞。该细胞有Th1、Th2、Th3等许多亚型,而致病微生物感染常常会引发Th1免疫反应。开始的时候,研究者认为是过多的Th2免疫导致过敏。由于疫苗推广与抗生素的辅助,人们早期的感染次数大幅减少,我们的免疫系统未能按它数十万年已经习惯的路线按部就班地成熟。由于Th1发育不顺,进而导致Th1/Th2免疫比例失衡。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又发现肠道寄生虫感染会增加Th2反应,进而降低过敏概率。比如,在热带地区,虽说寄生虫感染多,但是过敏现象却很少。为此,美国还曾开展过寄生蠕虫用以治疗过敏的临床试验。
新“卫生假说”的机制建立在1995年发现的调节性T细胞基础上,这种调节性T细胞又称为抑制性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道刹车。受复杂调控的影响,我们的“免疫大军”并非只会一味进攻,令行禁止也非常重要。
然而,如果细菌寄生虫这类异物接触得太少,免疫系统的应答发展过程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在泥中存在着一种基本无害的细菌,那就是牝牛分枝杆菌。也许在漫长的进化岁月中,我们已经习惯与一些低毒的微生物共生,在与它们接触的过程中,免疫系统可以慢慢约束自己的进攻性,甚至我们的免疫系统要依赖这种接触让自己正常运作。反之,如果一味远离那些共生已久的“老朋友”,就会导致免疫系统自我平衡与调节失控,对外来刺激过度敏感,不得安宁。很显然,这对我们并无裨益。这一猜想被称为“老友机制”,也称为“微生物接触理论”。
◎微生物:友军与敌军
那么,究竟该如何找到合适的“老友”,做我们免疫系统的教官呢?通常情况下,出生一岁以内正是免疫系统受训阶段,也是变应性致敏发生阶段。研究显示,接触低剂量抗原可以促进婴儿变应性致敏,而接触高剂量抗原则会让免疫系统习惯忍耐,不会导致过敏。
有一种假说认为,小孩之所以会花生过敏,原因可能在于小时候通过皮肤接触到的少量花生成分。而小孩之所以对宠物过敏,原因可能在于小时候家里没养宠物,但与其他养宠物者交流间接触到稍许宠物皮屑。慕尼黑大学哮喘与过敏系主任穆蒂乌斯以系列实验证实,农场孩子确实比城市孩子过敏概率小得多。
瑞典研究预防过敏的比约克斯滕教授则专注研究我们肠内的微生物菌群,他发现,瑞典的孩子过敏率高,而临近的爱沙尼亚的孩子则过敏率低。瑞典和爱沙尼亚的卫生习惯非常不同。后者消毒较少,孩子们较早就有了多样的肠内菌群。研究还显示,在过敏的儿童中,其肠道中的益生菌较少。
或许,肠道内菌群的多样性,尤其是益生菌的比例与过敏发生率有关。作为益生菌研究者之一的蒙特利尔大学过敏研究实验室主任德莱斯皮斯就极力推荐孕妇在怀孕后期补充益生菌,他认为这对降低孩子的过敏率会有所帮助。其他研究者则建议在新生儿的饮食中补充益生菌及益生菌中可以利用的一些特殊糖类。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虽说没有证据显示益生菌对哮喘有疗效,但是,如果在婴儿早期时候就开始补充一些乳酸杆菌,可以有效缓解2岁内的湿疹症状,显示出补充益生菌对免疫系统可能会带来的正面影响。
早在1961年,美国微生物学家杜博斯就曾预言,现代医药高歌猛进的同时也可能会创造出新的问题。现如今,我们只能遗憾地承认,杜博斯说中了。一旦免疫系统的耐受机制被打破,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也会因此而来。甚至有人还在大胆猜测,自闭症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病率急升也可能与免疫系统失衡有关。
其实,对于过敏我们仍然所知甚少,目前一些前瞻性的初步研究表明遗传背景与环境接触因素在这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影响。也许是时候改改我们那矫枉过正的卫生观念了。
19.长时间用手机会致癌吗
一直以来,手机辐射是备受人们关心的话题之一。由于经常将手机贴近耳朵,不少人担心手机辐射的能量被人体吸收后会损伤人体组织,引起DNA突变,导致某些脑部肿瘤的高发,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手机辐射真的会损伤脑细胞?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脑部肿瘤吗?
◎手机致癌的真相
时至今日,都没有人能说清楚究竟是谁最早提出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会引起脑部肿瘤的说法。眼下,很多人一厢情愿地相信长时间“煲电话粥”可能会引起癌症,特别是脑部肿瘤。人们担心手机可能致癌,其实担忧的是手机的辐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有必要对电磁辐射进行一下区分。电磁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手机所产生的辐射恰恰属于后者。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样,电离辐射对身体有害,比如过多暴露于X射线可能引起癌症。至于手机等装置所发射的非电离辐射,科学研究尚未发现它与癌症具有某种关联。
按照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的规定,一般公众的射频暴露限制值为0.08瓦特/千克,峰值为2瓦特/千克,低于这一数值,人们可以完全放心地使用手机。手机作为一种低功率射频发射器,其最大发射射频功率为0.2~0.6瓦特,然而,随着手机制造与通信技术的提高,这一数值还会降低。
◎手机辐射的来源
手机的辐射主要来自天线。现如今,大部分手机的天线都是内置的。拨打电话时,这种天线越靠近脑袋,接受的辐射量也就越大。而手机与使用者身体相距越远,这种辐射也就越低。其次,手机辐射量的大小也取决于手机信号的强弱。当你拨出号码时,手机天线将会发出信号,与最近的基站进行连接。所谓的基站是信号转换的中心,因此手机与基站的远近也决定了手机辐射量的大小。
一名手机用户所接受的辐射量取决于多个因素,比如手机使用频率与通话时间长短、手机与基站的距离、手机大小、是否使用免提设备,等等。在诸多因素中,最直接且重要的因素取决于手机的使用风格。有的人因职业所迫,每天必须长时间使用手机进行业务沟通,有的人则喜欢用手机“煲电话粥”。
◎什么部位最易受影响
如果说人体能受到手机辐射的话,那么什么部位最易受到影响呢?答案自然是脑袋。为此,人们常常担心手机辐射的能量会围绕或包裹神经细胞,使细胞发生突变,进而引发癌症。但是,这种猜想并无依据。要知道,手机的非电离辐射量是非常小的,还不足以引起组织加热或体温升高。手机辐射所产生的热效应是极其微弱的,能量也只占太阳光照的1/10。因此,网络上红极一时的俄罗斯人用手机加热鸡蛋的视频是假的,根本站不住脚。
◎手机与肿瘤的相关性
目前,综合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对手机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来看,没有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手机使用与脑部肿瘤的发生具有关联,物理学家也指出手机微弱的辐射能量不足以损伤基因,并且很难找到手机辐射引起癌症的科学依据。
2010年5月,在全球最大的一项针对手机与脑肿瘤关系的研究中(这一叫做interphone的研究由隶属于世界卫生组织、位于法国里昂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所执行)。研究者调查了两种最主要脑肿瘤(胶质瘤与脑膜瘤)的患者情况,并询问他们的手机使用情况。同时,研究者还调查了未患这两种肿瘤,但其他情况与普通人类似的人,将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最终的重要结论是,手机使用者脑部两大常见肿瘤并无高发趋势。就是说,与一般人相比,这两种肿瘤患者的手机使用情况与一般人没有多大差别。不过,研究者却发现对其中一小部分高频率使用手机的人而言,他们的胶质瘤的发生风险却较高。不过,研究者也提醒,这一小部分人胶质瘤发生风险增高的原因是否确为手机使用还难以定论。
2011年2月,美国国家卫生院通过研究发现,当手机紧贴耳朵打电话50分钟时,听电话一侧的大脑能量消耗将增加7%。从医学上来说,大脑能量的消耗主要体现为葡萄糖代谢,这是脑细胞活动的征兆。不过,研究者却指出,这个研究不能证明手机辐射与脑肿瘤有关。那么,大脑能量消耗增加到底有什么临床意义,至今也不是很清楚。
◎继续追问“手机是否致癌”
按说,看到上述结论我们可以放心使用手机了,但它的最后一部分又让很多人担心起来。仔细阅读这篇研究报告可以发现,那些胶质瘤发生风险增高的人,每天通话都在半小时以上,而且至少持续了十年。
当然,先前也有一些小型研究发现,使用手机与某些脑部肿瘤的发生风险增高具有明显的关系。不过,如果我们将所有研究数据集中到一起,结论仍然是手机使用与脑部肿瘤的发生没有任何关联。因此,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在网站上的一份报告中谈道,NCI不断地监测脑部肿瘤新发数据,如果使用手机可以引起脑部肿瘤,那么他们就会发现这个数据呈现升高的趋势。统计资料显示,在过去的十年,美国人每个月花在手机通话上的时间在逐渐延长。可是,他们并未发现脑部肿瘤的发生率也出现随之增高的趋势。
那么,对于interphone研究中出现的“一小部分高频率使用手机者胶质瘤发生风险增高”的结论又该如何解释呢?
NCI的专家认为,针对手机使用行为的研究分析数据来自问卷调查,而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则来源于填报者的记忆准确度,之所以会引起结果不一致,很可能是因为那些脑部肿瘤者在手机使用的相关信息上出现了记忆偏差,即回忆偏差。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长时间手机使用者往往来自那些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人,他们更可能因为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出现许多症状,甚至引起神经内分泌失调等。
2011年5月底,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署发表了一则关于“手机可能致癌”的声明。简言之,手机与咖啡、汽车尾气、铅、泡菜一样,是可能导致癌症的因素。其实,该机构的31名专家做出的这一声明并未基于最新的研究数据,而是在回顾过去十几年有关手机与癌症关联性文献后得出的结论。当然,这些专家也表示,现在关于手机与脑癌的研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必须进一步做出研究。
总之,从现有研究来看,使用手机依然是安全的。当然,换个角度看,如果你以手机可能致癌这条理由拒绝使用它,那你也完全有理由拒饮咖啡,拒食泡菜。尽管没有科学研究证明使用手机会引起癌症,然而人们本能地认为这种手机辐射不好。那么,如何有效减少辐射呢?简单说来就是长话短说。如果手边有普通电话,就不要使用手机;如果使用手机,就请多使用免提装置,或是让耳朵与手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20.运动真的会让人上瘾吗
常言说:“生命在于运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可以说能够深切体会这句话。年少体弱的他通过经常锻炼才强壮了起来,最后活到84岁。的确,经常运动的人似乎更显得年轻而富有活力。假如运动能够强身健体、延缓衰老,那其中奥秘在哪里呢?
◎小鼠的实验
端粒是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序列。通俗地说,端粒好比鞋带末端的塑料头。正如你所知道的,塑料头能防止鞋带磨损散掉,端粒则像安全帽,保护染色体的完整,最大程度防止其被破坏。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细胞不断分裂的一生,每次分裂都将伴随端粒的主动牺牲缩短一段。如果有一天,端粒短到一定程度后就不能继续保护染色体了,衰老就会到来。于是,问题也就来了,如果端粒能长一些,或缩短得慢一点,衰老岂不也会随之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