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随笔:用心聆听世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绽放生命之光

死亡是人类无法回避的永恒话题,在这方面我们所有人都接受过一种相同的教育:一个人,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走向死亡——更为残酷的是,那些从野蛮民族收集到的关于死亡的大量恐怖的现象,进一步增强了人类阴暗忧郁的情绪。现在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死亡已经不再可怕,而是被看做很自然的事情,人们也坚信这一点。在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位智者让别人在他的墓碑上写上“思考生活”,这反映了人们在观念上的进步。没有了对前生和来世的过分忧虑,只是努力地把握现在,使现在的生命更加多姿多彩,这才是你活着的职责所在。不要把生命浪费在怀疑和恐惧上,而应该专心致志地干好眼前的工作,要坚信现在的良好表现可以为未来的日子奠定一个最坚实的基础——死亡并不可怕,只要你知道怎样去生活。

一个有思想的人对于生活会很执著,但是对死亡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他已经感悟到了生的价值与死的玄妙,所以才能够坦然地面对它们。一个世俗而平庸的人是害怕死亡的,甚至是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这大概是因为他还没有参透人类生死的玄机。

小鸟因为胆怯而不相信自己的翅膀,但是几次试飞的经验马上就能够使它抛弃这种恐惧。马可·奥勒利乌斯有一句格言:“如果上帝与我同在,那么死也是辉煌的;如果失去了上帝,那么即使活着也是悲伤的。”我想,所有卓越的头脑中都有着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如果你认为生命是最有价值的,那么最有价值的生命将会伴随你一生;如果你认为生命是没有意义的,那么毫无意义的生命也会与你相随。米开朗基罗的一位朋友曾经对他说,他为艺术所作的不懈努力肯定会使他认为死亡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但是米开朗基罗却坚决地反驳:“绝不是这样!如果生命是快乐的,那么死亡也是上帝对我的召唤,一点也不会让我感到悲伤。”

让我们再来看看孟德斯鸠的观点吧:“即使灵魂不灭是错误的,我也决不会因为信仰它而感到一丝的懊悔。我坦率地承认我不像无神论者那样——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决不愿意放弃灵魂不灭的观念来换取某一天的幸福。我很高兴地相信,我能像上帝一样不朽。这种信仰与形而上学的观念给予我永恒生命的无穷希望和活力,我永远不会放弃它。”

生命是美好的。既然生命如此美好,那么就让它继续下去吧!每个热爱生命的人都会希望生命存在。

通过对思想和信仰的进一步探究,我们发现,热爱持久和永恒是人类的本性。从科学诞生的那一天起,永恒的信念已经在人类健康的头脑里扎下了根。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体验着喜怒哀乐,对周围易逝的事物和自己短暂的生命常常会感到惴惴不安。我想,那些自然科学家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信仰才去探索那些关于宇宙的奥秘,他们要用自己的发现来确定永恒的价值,聆听上帝伟大而又美好的祝愿。

人们总是渴望时间能够无限,渴望事物能够永恒。我们热爱永恒,希望万物都能够不朽。然而,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又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周围。如果事物轻易就走向灭亡,那么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唤起人们关于永恒的想象的。例如一支蜡烛,不管是一英里长还是百英里长,都无法把它与永恒联系起来,因为人们明白,蜡烛早晚都有燃尽成灰的一天。只有永不熄灭的火焰和永远长明的灯盏才能够使人们联想到永恒。太阳和恒星就是这样,因为我们还没有探知它们产生的时间,所以也就无法知道它们还能存在多久。因此,我们一直对它们保持着神秘的崇拜心理,并把它们看做永恒的象征。但是,星云理论却对太阳和恒星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形成的永恒形象和地位构成了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太阳和恒星就像动物和植物一样,终有一天也会消失的。

我们能够从追求事物永恒和灵魂不朽中获得什么呢?上帝对此总是保持沉默。在我们看来,这些所谓的永恒与不朽不过是某种象征,它能够使人们从日常的琐屑生活中找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天都在思考着人是必然死亡的可怕结局,那么我们所有的激情与奋斗,看起来都会是那么荒谬和可笑——如果是这样,那么,傻子将成为最荣耀、最幸福的人了。自然的法则就是如此,它用象征永恒的事物来指引人们前行。

我们热爱生命、知识和力量,因为它们都是美好的。相信事物的永恒将会使我们在生活的追求中永远不会选择放弃。

生活时刻在教育我们,即使是在尚未知晓的时间和空间里,仍将体验到更多的美与幸福。人类创造的艺术与文明哺育着我,给予我心灵的慰藉。我们决不应该画地为牢,而应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上帝创造了万物,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然而我相信上帝,相信我无法看到的事物,也许那些事物是更宏伟更壮观的,那是上帝为我们准备的,等待着我们去认识。未来取决于我们所掌握的各种才能和努力的程度,取决于我们的智慧、激情、希望、想象与理性。世俗的生活并不能限制我对精神和理想的追求。我们都希望伟大地活着,而不是卑贱地苟且偷生;我不愿意只为了我的安乐窝、果园、牧场和名画而生活,我希望过一种高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