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疏。又究此四下。第四无作四谛。文中亦三。初总明。言非唯但空者。拣上无生但显空义。便为真实正是所宗。二今了下别示四相。阴入皆如者。前云即空。今云即如理已别矣。又言无苦可舍非是空故。无有可舍今体即如。如外无苦何所舍耶。此句言如如尚似空。集言无明尘劳。皆即菩提。岂同前空苦。菩提体外无别可断。不同无生空无可断。前则空中无华云何可摘。今则波即是水不得除波。下二谛例然。生死即涅槃。非是体空无生灭也。边邪皆中正者。非离边外别有中道。非离邪外别有正道。亦非无边无邪无可修也。细寻可见。勿滥无生。故涅槃四谛品云。若知如来常住名修习苦。若知法常是名修集。若修灭者。若多修空名为不善。何以故。灭坏一切法故。坏于如来真法藏故同于外道。若有说言。有如来藏虽不可见。若灭烦恼乃能得入。若发此心一念因缘。于证得中而得自在。结云以如来秘密藏者。即是灭谛。道圣谛者所谓佛法僧宝。及正解脱。若能一念发心见如来常住无变。法僧解脱亦复如是。名修习道。上皆无作四谛意也。
疏。无苦无集下第三束归一谛。一实谛义亦是涅槃十三文。文殊问佛。世尊第一义中有世谛不。世谛之中有第一义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谛。如其无者。将非如来虚妄说耶。善男子世谛即第一义谛。世尊若尔则无二谛。善男子有善方便。随顺众生。说于二谛等皆一谛义。亦下文殊问言。所言实谛其义云何。答云实谛名为真法。若法非真不名实谛。又名无颠倒。又无有虚妄名曰大乘。是佛所说非魔所说。又言善男子实谛者。一道清净无有二也。善男子有常有乐有我有净。是则名为实谛之义。
疏。故斯一品下第二会经结示。上第三段中。言此经正同无量四谛。且从一义耳。今则具结通具四种也。故上疏云而文义包博言含性相。相即生灭及与无量性即无生。及与无作。相以广狭成二四谛。性以空实成二四谛。经宗必融举一收四方是经旨。以四种四谛义出诸师故。疏闇用使合经文不标名目。恐惊常听。结归二对顺常经论。或名有作无作。或名有量无量。今之结意有作即生灭。有量同无生。于有量上说无生耳。余二名同五地十重。至文自见。今略示名。一善知俗谛。二善知第一义谛。三相谛。四差别谛。五成立谛。六事谛。七生谛。八尽无生谛。九入道智谛。十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乃至善知如来智成就谛。
疏。答以名虽在小等者。通此一问有二意。一四谛包含故。二开权显实故。今初名虽在小者。经中多言为求声闻者说四谛故。义通大小。即生灭无生等。言事理具足者。如十二缘但事而无理。今灭谛是理十二因缘名广事略。事亦不具。但有苦集而无道故。六波罗蜜但显此出世间无世间故。但有道灭无苦集故。谓苦集二谛下出具足相。言世界有异。此独无改者。十方诸佛出世教化皆令舍于世问证涅槃故。三世同然。故涅槃云。我昔与汝等不识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况无量无作下收后二重。但用前二性相具足大小包含。况加此二一实之旨。于是乎在。
疏。又为破计下。第二开权显实故。以诸经等多说四谛为小。今开此局名周法界。亡所执相即入无生。引入一乘则会真实。况六度等而不周耶。五正释文。
疏。如睫毛者全是俱舍颂云。如以一睫毛置掌人不觉。若置眼睛上为苦极不安。凡夫如手掌不觉行苦睫。智者如眼睛。缘极生厌怖。从而复以苦等者。即法华经第一云。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
疏。有业惑者。系缚三界者。然三杂染业惑为集。别有多门总不出二。
疏。烦恼名诤即俱舍论云。烦恼名诤触动善品故。今灭烦恼故名无诤。
疏。非唯灭惑而已者。如成实等亦说灭者。譬如灯灭则膏明俱竭。无复别有一实尽处也。肇公亦用此言。实则灭惑所显法身常住有实体也。故涅槃第四迦叶问言。如佛所言如灯灭已无有方所。如来亦尔。既灭度已亦无方所。佛告迦叶。善男子如人然灯之时。灯器大小。悉满中油。随其油在其明犹存。若油尽已。明亦俱尽。其明灭者喻烦恼灭。明虽灭尽灯器犹存。如来亦尔。烦恼虽灭法身常存。下文又云。如灯灭者是罗汉涅槃。又四谛品云。若言修习空法。是名不善。灭坏一切如来真法藏故。同于外道。故知灭体法是真实故。次云自性住者。证成上文体真实义。则体真实拣非虚妄及非空无。自性住言即是法住法正位也。本来寂灭即成上文自性住义。
疏。集中病源者。谓有攀缘者。即净名第二云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从有攀缘即为病本。下文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释曰。正引病本无得因便。
疏。惑由妄起故。分数尘沙等者。即大般若中般若波罗蜜多清净若色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故无二分是一分耳。是以生公云。万善理同而相兼亡异而域绝。善因伏惑成别故。有八万行名。行虽参差俱果菩提。总由一理以统之故。何有二分。理不可分如虚空故。
疏。所之在灭者。灭为最上之者适也。道能证灭故为上行。此言在于周易。故谦卦云。地道卑而上行。噬嗑卦彖辞云。柔得中而上行。注云。上行谓所之在进也。凡言上行所之在贵也。今借此文势。
疏。言观方谓观四谛也者。即涅槃三十六迦叶品中云。如恒河边有七种众生。一者沉没。二者没已还出。出已复没。三者没已却出出已不没。四者出已观方。五者观方已去。六者出去浅处则住。七者到彼岸广有合文。今但取第四观方一义。经云。是名第四遍观四方。四方者即是四谛。释曰。能观四谛即是道谛故。道名观方。
疏。更有四方如十定品者。即第四十二阿耨达池喻中合池四方云。佛子何者名为菩萨四方。所谓见一切佛而得开悟(一)闻一切法受持不忘(二)圆满一切波罗蜜行(三)大悲说法满足众生(四)释曰。若观此四。为菩萨道也。
疏。生老病死犹四山。临人等者。涅槃二十九中释八喻。非喻云。云何非喻。如我昔告波斯匿王云。大王有亲信人。从四方来各作是言。大王有四大山。从四方来欲害人民。王若闻者当设何计。王言世尊。设有此来无逃避处。唯当专心持戒布施。我即赞言善哉大王。我说四山即是众生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常来害人。云何大王不修施戒。即其事也。故贤与不肖。豪强羸弱同为四迁。一无脱者。梵王帝释贫穷下贱。尧舜桀纣三苗四凶。并归灰坏皆为苦依。
疏。从惑生惑业者。即俱舍颂具云。从惑生惑业。从业生于事。从事事惑生。有支理唯此。此偈六地当释。今但要此句从惑生惑者。谓从爱生取也。言从惑生业者。即从取生有及无明生行。事即是苦。今但说集唯举惑业。
疏。蜡印印泥者。涅槃二十九下当广释。次下疏文即彼经文。今当略引。经云。善男子如日垂没山陵堆阜。影现东移理无西逝。众生果报亦复如是。此阴灭时彼阴续生。如灯生暗灭灯灭暗生。善男子如蜡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成。而是蜡印不变在泥。文非泥出不余处来。以印因缘而生是文。现在阴灭中阴阴生。是现在阴终不变。为中阴五阴。中阴五阴亦非自生。不从余来因现阴故生中阴阴。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名虽无差而时节有异。释曰义至下释。今意在破印耳。阴即是苦。若证灭理。现在之阴不为后因。后阴不生即破印也。
疏。照实则生死可尽者。此正立理故。中论下引证。先举偈文即邪见品。先有偈云。若世间有边云何无后世。若世间无边。云何有后世。上反释之。次云。五阴常相续犹如灯火焰。以是于世间不应边无边。释曰。以缘生性空故。不属边无边。复次如中百观说真法及说者等。此约相说。不遇因缘则生死无边。遇则有边。此有三事。一真法如良药。二说者如良医。三听者如可治之病。若具此三烦恼病愈。生死可尽。尽即是有边。不具此三烦恼浩然生死无畔。斯则无边。故结云非有边非无边也。
疏。谓三事难得故下。疏释上偈。即影公意。彼疏云难得故非有边。难得故非无边。言犹难见故。取意释。夫言难得非全不得。若全不得一向无边。今有得者得则有边。以难得故则无边耳。此亦约一人而说。若总望一切难有其边。疏业寄于集者。设修善业。有漏心修。是寄于集谛因尽报谢。故云还亡。无漏心修是寄于道。道符于理直趣菩提故。疏二十五有各一分者。颂云。四洲四恶趣。梵王六欲天。无想五那含。四空并四禅。广如涅槃十四。
疏。数体即集者。有为之法总名为数。亦心数也。今总中取别云即集也。
疏。无一理以贯之则业惑万差者。生公云。凡顺理生心名善。乖背为恶。万善理同而相兼亡。异而域绝。即斯义矣。疏未入忍来常有堕性者。俱舍云。暖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趣。第一入离生。四善根中第三善根方免地狱。故知苦依之身地狱性矣。
疏。同净名五受阴洞达空者。即迦旃延章。谓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诸法毕竟无所有是空义。于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义。法本不生。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今唯要第一句。至第三会当广分别。生公云。夫苦之为事会所成者。岂得有哉。是以言五受阴空是苦义也。五受阴苦之宗也。无常推生及灭事不在一。又通有漏无漏故言诸法苦。以即体是无义起于内。又得无漏者。不以失受致苦。故唯受阴而已也。洞达者苦以空为其体故。洞达无所起者。假会之法宜配起也。
疏。爱见等者。爱见罗刹前已释竟。二地经云。身见罗刹于中执取。将其永入爱欲稠林。言妄体本空故。无可取者由二义。一段前名执取后名无所取义似相违故。
疏。牒释下引中论释无所取。即是行品。行即是阴。谓小乘人为菩萨立过云。若一切法空。何以佛说虚诳妄取。若有妄取法则不空故。偈云。如佛经所说。虚诳妄取相。诸法妄取故。是名为虚诳。故论主举偈以答。即如今疏所引偈。是此答意云。由不了空。无所取中。而生取著。故云妄取。若有可取不名妄取。明知。说于妄取正为说空。如责翳人妄取空华。正为显华是非有故。
疏。灭性离言者。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故。道令言离者。亡心体极离言契灭故。
疏。无为无因而体是果者。即涅槃师子吼品云。涅槃无因而体是果。若涅槃有因。不得名为般涅槃也。谓涅槃之体毕竟无因。如无我我所故。亦如俱舍无为无因果。谓六因无五但有能作故名舍因而体是果。则离系果菩提之道。望此亦因者要得菩提证涅槃故。此菩提亦名为因。是果中因故。灭理涅槃亦是因家之果。又是菩提果家之果故。
疏。非习道学浮沉而不已者。亦涅槃三十二师子吼品。恒河七人之意。习道是法学。浮是喻。经中因师子吼问。若一切众生乃至阐提定有佛性。即当定得无上菩提。何以一切众生不得涅槃。若有佛性力故何须修习八正道等。佛便赞叹。谓举此喻。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恒河边有七种人。若为洗浴恐怖贼寇。或为采华则入河中。第一人者。入水则没。何以故羸无力故。不习浮故。第二人者。虽没还出出已复没。何以故。身力大故则能还出。不习浮故出已还没。第三人者。没已即出出便不没。何以故。身重故没力大故出。又习浮故出已即住。第四人者。入已便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遍观四方。何以故。重故则没。力大故还出。习浮即住。不知出处故观四方。第五人者。入已即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住已观方。观方已即去。何以故为怖畏故。第六人者。入已即去浅处即住。何以故。观贼远近故。第七人者。既至彼岸登上大山。无复恐怖离诸怨贼。受大快乐。善男子生死大河亦复如是。有七种人。畏烦恼贼故发意欲度。此下则义引经文。第一者。谓出家披衣。随逐恶友听受邪法。拨无因果即一阐提。没生死河不能得出是第一人。第二人者。欲度生死断善根故没。亲近善友得信心故出。又遇恶友复断善根。故复没也。第三人者。断善根故没。近善友得信心故出。信如来常住修习净戒。读诵书写十二部经。坚住施慧故名不没。修戒施慧即是习浮。第四人者。出没与住皆同第三。但合观方。云观四方者。四沙门果。第五人者。余义同前。但即去者。心无退转是住无退转已即便前进。前进者谓辟支佛。第六人者。前喻之中但云入已即去。及至合中亦同第五。皆有没出住去。去至浅处则住者。谓诸菩萨欲为度脱诸众生。故住观烦恼。经云第七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获得信心。得信心已是名为出。以信心故。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为众生故广宣流布。乐于慧施修习智慧以利根故。坚住信慧心无退转。无退转已即便前进。既前进已得到彼岸。登大高山。离诸恐怖。多受安乐。善男子彼岸山者。喻于如来。受安乐者唯佛常住。大高山者。喻大涅槃。善男子是恒河边如是诸人。悉具手足而不能度。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实有佛宝法宝僧宝。如来常说诸法要义。谓八圣道大般涅槃。而诸众生悉不能得。此非我咎。亦非圣道众生等过。当知悉是烦恼过恶。以是义故。一切众生不得涅槃。释曰。是知众生虽有佛性要须修道。方至彼岸。
疏。身与烦恼互为依止展转无穷。即涅槃四十纳衣梵志问言。如瞿昙说。无量世中作善不善。未来还得善不善身。是义不然。何以故。如瞿昙说。因烦恼故获得是身。若因烦恼获得身者。身为在先烦恼在先。若烦恼在先谁之所作。住在何处。若身在先云何说言因烦恼得。是故若言烦恼在先。是则不可。若身在先是亦不可。若言一时是亦不可。先后一时义俱不可。是故我说一切诸法。皆有自性不从因缘。下经答云。善男子汝言身为在先烦恼在先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我当说身在先者。汝可难言。汝亦同我身不在先。何因缘故而作是难。善男子一切众生身及烦恼俱无先后。一时而有。虽一时而有。要因烦恼而得有身。终不因身有烦恼也。释曰。上有三关先后一时。佛舍前后而用一时。恐难一时故。自遮云。汝意若谓如人二眼一时而得。不相因待。左不因右右不因左。烦恼及身亦如是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世间眼见炷之与明。虽复一时。明要因炷。终不因明而有炷也。释曰。此佛一答。一时因缘二义并成。故今疏云。身与烦恼互为依止。互为依止言即俱时义。非为因身有烦恼也。谓因烦恼而得有身。能生烦恼。复依身住亦不应难。未有身时烦恼依何。故云互依。二互因依展转无际。若证灭理因惑不生。惑既不生身从何得。非唯身灭证于不生。展转之见亦皆寂灭。
疏。道名广大性者。无不在者。然道无不在亦是庄子。东郭子问于庄子曰。道何所在。答曰。道在瓦壁。曰何下耶。庄子曰。道在屎尿。曰何愈下耶。曰道无不在。彼以虚无自然为道。无法不是虚无自然故无不在。今以类取。则真如寂灭无所不在。道符于灭何所不在。
疏。则知密训等虚空世界为主摄伴亦然者。此有两重。一即释迦在此为主。摄密训等为伴。则在密训为主。摄娑婆等为伴亦然。方是一佛之谛。二如此佛谛名。既主伴无尽。则密训等他佛为主。谛名亦然。
光明觉品第九
疏。前但名谛别遍等者。如名号品如来于此名悉达等。在密训等名则不同。十方例然。谛名亦耳。此是一重别遍。二者名遍而非是谛遍。谛遍而不是名遍。故云名谛别遍。言今此一会即遍法界者。经云。如于此处见佛世尊。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彼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世界阎浮提中。亦如是座。此是总遍相也。对上二别亦有二总。一总遍诸处。二主伴时处等总皆遍也。言同时者无前后也。言同处者。此有二处。一者约主。同在普光明殿。二者约伴同居金色世界等。言同众者亦有二众。一约主佛。十刹尘数菩萨围绕。二约伴众。谓文殊等诸来菩萨。亦各领十佛刹尘故。言同说者。一切处文殊同时发声。而说颂故。法界皆同说十信故。言同遍者。结上诸同。谓主伴时处皆悉遍也。
疏。七圆遍故者。问此与第六有何异耶。第六亦名谛别遍。今亦云差别方能遍。第六云一会即遍。今此亦。云无差别一切遍。二相难分。答曰。细寻方别。前是总别对。此是圆别对。二处别则大同。而圆总则异前。言总别者。别则此界他界各各不同。总则处处皆同此一今圆别者。别则要有差别方能遍故。若不差别不能遍也。圆则不要差别而能周遍。能周遍之法一一圆融。故云无差别。一别一切别即圆融遍一切。上一切字是主伴处众。是能遍之一切。下一切字。但是所遍一切处耳。而言圆融者。一会即是彼一切会。亦非此会处处到也。即此即彼即一即多。故云圆融。又第六约所遍处以论总别。东名非西名所遍别也。此会即彼会所遍处总也。七约能遍以论圆别。要将差别之法方能普遍。是身名别也。今是圆融无差别之法。即能遍故名为圆也。前之别如列宿遍九天。此之别如一月落百川。故前云别则二处大同。大同者有小异故。前之总如一云之满宇宙。此之圆如和香之遍一室。故云总圆诚有异也。
疏。第二释名。疏中先得名后若从开下释名。前中先开者。正有三重义含四对。一二光。二二觉。三能所。能所中义分为二。一上二光能所。二下二觉能所。从如来放身光下。二别示上来四对之相。谓分二光各属文殊及佛二觉。别配身智二光。而二光中各有两重能所。谓如来放身光能照也。照事法界即所照也。令菩萨觉知即能觉也。见事无碍是所觉也。所觉即照所成益。上即长行中事。二文殊以智光即能照也。双照事理即所照也。令众觉悟即能觉也。法之性相即所觉也。所觉即照所成益。即偈颂中意。
疏。二合中下。合上四对。义有五重。文有六节。一合二境。即前所照。若事理不融余皆不合。故先明之。言故得一事。即遍无边而不坏本相者。即前所觉见事无碍。二身智无二者。二合二光也。引涅槃证者。琉璃光菩萨放身光明。文殊乃云。光明者名为智慧。则知二光不别。即第二十一经。三知悟不殊下。合二觉也。谓前身光照文殊等觉知如来光照我刹。然文殊等知是无知之知。故名悟心之知。知事即理二觉合也。不同凡小取事理相。四又此二光不异觉境者。即合能所也。二种能所一时双合。则能照所照能觉所觉。皆性融故举一全收。五此三圆融唯无碍之法界者。总融上三也。上虽四对体唯有三。谓能觉之光所照之境。所成之觉。三对六法举一全收为一法界。此上五重合竟。六虽平等绝相下。结成品名。上开多约相。合多约性。即开即合不坏性相。故云光明觉也。
疏。又释名并是品宗等者。立名从所宗故。来意辩意趣故。故贤首以此释名。为其品宗。以此来意为其意趣。
疏。第四解疑难者。文有三重。初一具疑难。光何时放滞二途故。从若说名谛下。蹑迹申难。答中初指前决其所疑。从但前二品下。二为其解难。谓前二品未要放光。故前不明。此中始要故此方说。此中菩萨即是牒前。故前十方一一别说。此则并牒。二光照百亿下。唯难无疑。三又疑云下。光明既穷法界。唯疑不难。但疑金色等何所在。故是不决耳。疑意云。此界放光而金色等。去于此界各十佛刹。今若主佛至东十佛刹处放光。则是文殊所从之刹。若更至东十刹。金色乃在放光之西。九方例然。故云金色更在何所。举初为例九色例然。后当刹下答。答意云。主刹向东放光。余之十刹一时向东。主刹如车毂。十方金色等。则如辐辋。车毂若移辐辋皆移。故下经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皆有百亿阎浮提一切如来。亦如是坐。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所从来刹谓金色世界等。如向东既尔。遍余九方亦然。故主与伴一时俱遍。既遍法界总是娑婆。亦遍法界。皆是金色遍法界。皆是妙色十色皆遍。且依此会余会遍等。已如玄中。第五释文。
疏。智论云。足下放者。身得住处故云于足。即第九论释经。从足下千辐轮相中。放六百万亿光明。表说六度故。义有两意。此是初意。第二意云。复次一身中。虽头贵而足贱。佛不自贵光不为利养。是故于贱处放光。彼约教相故作是释。今文约表故不正用。即是第二最卑微故摄之。
疏。第二光至分齐。疏文有三。初明光至节数。二然非多下。拣非三唯一。下显正于中三。初正明一光顿照。二随机心现。下次通难。难云。既一时顿照。何以有二十六节等耶。释云。随机见故。三在佛文殊下拣滥。云何滥耶。上释妨中文有三节。一权机节节见。二光节节照。三文殊节节至。如第一百亿内机。则非百世界中机。百世界中机。则非千世界中机。则应第一节中文殊如来。非第二节中文殊如来故。今释云。唯第一机节节。互非下二节节皆遍。如第一三千佛光。即是第二乃至遍法界光。文殊亦尔。正遍第一节。文殊即遍法界。而节节见者。但由机感故云百川各见。机复有差。若未入法界节节不同。已入法界皆如文殊诸节顿见。
疏。俱舍云四大洲日月等者。此文易了。总以喻显。一小千界如一千钱。一中千界如千贯钱。大千世界如千个千贯。而但取于初禅为数。已上不说。若举二禅已上则不同一成坏火灾所坏唯初禅故。故正理三十一云。小光等天非小千界摄。积小千为中千。积中千为大千。亦不摄彼。疏长阿含十八下。二例同余文。下引二经四论。并同俱舍。俱舍是十一。瑜伽第二。智论第十一。杂集第六。显扬第一。
疏。然显扬第一明三千世界三灾所坏者。即刊定记意。上即论文。故如论释三千。意云如是三千三灾所坏。谓水火风。故知初禅已下即刊定取意解释。谓火灾坏初禅。水灾坏二禅。风灾坏三禅。明知说小千。但数初禅若数中千即数二禅以二禅量等中千故。若数大千即数三禅。三禅量等大千故。是知有百亿初禅。有百万二禅。一千三禅。唯一四禅。然若语量即是向说。所引文证义则不成。以言三千皆许三灾坏故。若中千数于二禅。二禅即火灾不坏等思之。正义如前引俱舍正理已释。
疏。金光明经直至非想者。经云。是诸人王手擎香炉供养经时。其香遍布。于一念顷。遍至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乃至百亿非非想天。言今依二经者。即金光明。及此经文。约有处所。但至色顶约该地法遍于四空。四空无处。随处得果。如在欲界得无色定。即于欲界而受果报故。无别处摄在二界。然皆通于二十八天。若尔与诸经论云何会释。意云。且如二禅直语其量。等小千界。一三禅量。等中千量。一四禅量。等大千量。三千如次上为下盖。譬如夏云普覆九洲。若以洲取则有九云。若以郡取则四百余云。若以悬取千数未多。或言一云普覆万国。或言万国各有夏云思之可知。
疏。俱舍云。阿耨达池岸者。即第十一论释无热池。意云。于此池侧有赡部林。其形高大其果甘美。依此林故名赡部洲。或依此果以立洲号。论更不释。有云。以此洲南狭北阔树叶头大后小。似此洲故。未见有释。若立世阿毗昙云。树在此洲之南。瞿耶尼亦云瞿陀尼。瞿即牛也。陀尼货也。北洲新云俱卢。余可知。
疏。若以小数计有万亿者。小数即下等十十变也。谓十小千为万。百小千为亿。千小千为中千。已有十亿。更千中千为一大千。一千中千即有千个十亿。故为万亿。疏今约中数者。谓从千已上方百百变之。谓百小千方为一万。千个小千为中千。方是十万。十个中千始为百万。方是一亿。既十中千为一亿。今有千个中千。故有百亿耳。故唐三藏下二引证。既译百亿为百俱胝。俱胝存其梵言。亿是此语故。二义同。次引测公三种俱胝。证百亿为百俱胝。言或至百数者。即三千有百亿是也。以千万为俱胝故。或至千数者。以百万为俱胝。谓小数数之。中千有百万个小千方是一亿。今大千有千中千。故为千亿。或至百千者。即以十万为一俱胝。故中千已有百俱胝。千个中千方为大千。大千则有百千俱胝也。故疏云。唐三藏译。是千万为俱胝。故三千有百俱胝。俱胝即亿。疏又依俱舍下。三会释俱胝不同。言俱舍译洛叉为亿者。亦是十一论释水轮云。次上水轮深十一亿二万。下八洛叉水。余凝结成金。初以唐言云十一亿二万由旬。下句梵语云下八洛叉水。则八亿由旬为水。三亿二万由旬为金。故知洛叉为亿也。下阿僧祇品云。一百洛叉为一俱胝。则俱胝义当于兆。良以。俱胝有三等故。则俱舍洛叉云亿。当十万云亿。下云一百洛叉为一俱胝。则当千万云亿也。
疏。约微细门融三世者。一中顿具一切诸法。炳然齐现名微细门故。说一相之中具余七相。如在母胎即具余七。今在成正觉相中具余七相也。故言融三世者。亦即十世隔法异成门。受生是过去。涅槃是未来故。
疏。亦非能照是报者。拣滥释也。可知。言二不并故者。报处见化。见化不见报非谓报化并现故也。疏非是多处各有会者。亦是拣滥。恐人误解若多处有会。似如十人为会十会在一室中。一灯照了。令人顿见十会百人今不尔也。一会遍一切处者。如于一室悬百面镜。中有十人共为一会。则百镜中有百会也。思之。疏一切处文殊。略申三义者。第一约文即是以应就机。令百川中一时见月。言各各皆说当节之偈者。如百亿内。同说若有见正觉偈。第二节内。同说众生无智慧偈。然有四句。一一切处文殊同说一偈。是一切即一。二但一文殊十节说偈。是一即一切。三各于佛所即一唯是一。四诸处文殊各偈不同。即是一切中一切。疏二一文殊从一处东来下。第二释约义。复语其实德。如前溪之月即是后溪。及千江百川之月。全入前溪。所以尔者。一切处月不离本月故。本月落溪。则千处俱落。第三约表者。文殊主般若门。若约观照般若。智了万境无非般若。若白日丽天无物不照矣。若实相般若无法非实相体故。无非般若。犹水全遍波无波非水。即大般若云。般若波罗蜜多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般若波罗蜜多清净。若色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通于观照及实相也。二正显偈。疏然观资理成等者。以贤首有上二意。各别科文。初约境显理中。十偈为三。初一法超情表。次八会事归理。后一事如理融。成前一会。即一切会等事无障碍也。二约心令泯绝诸见。依此释经十偈为六。初之二颂颂于放光佛。令离见。次一颂会前光所照处。以明离见。三有三颂会前所现本法会等。以明离见。四有二颂别会诸菩萨大众。以明离见。五有一颂会前所照众生。六末后一颂明前法会周遍所由。今疏意明不为两般合成一释。显理离见二义相成。故总出所以。云观资理成。若不见理不成观照故。理由观显者。不得观照安能会理。理无废兴弘之由人。故观成契理。诸见自亡故合为一释。皆带显理破见之义。一一具于逼别二意故。初偈反显明违理起见为过失生。后九顺。明会理则理显而见息也。
疏。本无有著谁为无著者。如黐胶粘人则有著不著之者虚空不粘。谁为不著空中胶者。
疏。情尽理现即名作佛者。此顺禅宗即事理无碍门也。约普贤门。正是华严即事事无碍门也。约行布说。此为千里之初步也。
疏。亦显光所照处以明离见者。上约通明。今约别说。令离妄动即是破见。知真法界不应动故。即是显理。此句全是大般若曼殊室利分。经云。若菩萨不动法界。知真法界不应动摇。不可思议。不可戏论。如是能入一切相也。言不动而了故成胜智者。此句观益。诸偈虽同皆是。佛果差别之德。而皆与于观相相顺故。称不动而知。以释当成胜智。
疏。我即法性更不证入下。释上平等即无能所。故曰无住。然有二意。一上二句明一性不分。故无能所。犹如一指不能自触。二法性无性复何所入者。明性空故无能所入。亦如虚空不住虚空。此亦大般若曼殊室利分意。彼经云。佛告文殊。汝于佛法岂不趣求。文殊言。世尊我今不见有法非佛法者。何所趣求。释曰。此即一性意也。次佛问云。汝于佛法已成就耶。文殊答言。我都不见法可名佛法。何所成就。释曰。即性空意也。次佛又言。汝岂不得无著性耶。文殊答云。我即无著。岂无著性复得无著。释曰。即今疏云。我即法性更不证入。
疏。故般若文殊分云下引证。前即闇用二意。今即显证无住。是彼次后经文。
疏。智论答云。平等即是三宝者。即八十五论。亦是经文。须菩提问佛。若无差别云何有三宝。佛答。即今疏文。
疏。又上第三偈下。收上四偈成一不二法门。即净名经寂根菩萨曰。佛法众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众。是三宝皆无为相。与虚空等。一切法亦尔。能随此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疏下经云。无上摩诃萨远离众生想者。即第十六经。无上慧菩萨偈下半云。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今无生可坏即离众生想。疏谓一与多下。上标举二门。今正将缘起相由所以。释一多相容之门。此中大意凡所知所起即无有力。若能知能起即是有力。广如玄文。疏由此缘起下。结破静法。彼云。此偈了一多平等。谓解多由一起。解一由多生。无一不成多无多亦无一。了彼一多相由生起。一多之念息。一多相平等。此会差别归平等性。理事无碍非事事无碍。应审思其文。勿谬解也。释曰。今疏即贤首意。此公破师言。是谬解故。今结示即符昔大义中之一也。此公意云。是理事无碍者。以例前诸偈。多约会事归理。一切平等拂诸见故。不合是事事无碍故。今先出此偈本意。言由此缘起成前平等者。上云本会则住无所住。新集则入无所入等。皆平等义。何以得此皆平等耶。特由缘起互相由故。且如本会。与彼十方新集之会。共成缘起由因。本会有十方故。十是所起。所起无体即是本会由因。十方说本会故。本是所起。所起无力故入十方故。由缘起成前一切皆悉平等。言由前平等成此缘起者。谓一有定性不由于多。多有定性不由于一。今由一无定性。假多而起。多无定性。由一而生。故由无性平等之义。方成缘起。若有一可一此是自性一。若有多可多此是定性多。若是定性多。多不因于一。若是定性一。一不因于多。今由多故一。此一不自一今由一故多。此多不自多。多不自多。此多则无力。此一不自一。此一则无力。无力随有力。一多互相收。故随一佛会即一切佛会。法界一切会即是一法会故。此一法会不动而常遍。不分而常多。前后互相成如何不信。故贤首云。缘起法界理数常。尔。应细深思自当见耳。观此疏文。似此弟子当听之时。早已不受特令深思故。
疏。结云不信事事无碍恐未著深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