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发展特点和技术经济规律
集成电路从诞生到现在仅仅50余年的时间,它的发展带动信息社会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强大的倍增器。其发展规律和主要特点为:
(1)集成度不断提高。集成电路的发展基本按照摩尔定律,即每隔3年,特征尺寸缩小30%,集成度(每个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元件的数目)提高4倍。其中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存储器每1~2年其集成度和性能均翻番。图1.3给出了集成电路典型代表产品微处理器(MPU)和存储器集成度逐年发展的曲线,说明按摩尔定律发展的规律。
图1.3 集成电路发展曲线
1971年制造出的第一块4位的微处理器芯片,单个芯片上集成有2.3k个晶体管。1981年生产的16位微处理器芯片集成度达到29k。图1.4分别给出了20世纪70年代Intel公司第一块微处理器芯片4004和90年代末的“奔腾”PⅣ微处理器芯片的版图,其集成的晶体管数从4004的2300个发展到PⅣ的4200多万个,足以说明微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同样,在70年代存储器的集成度为Kbit(103)规模,到80年代中期发展到 Mbit(106)规模, 1994年已研制出Gbit(109)规模的DRAM芯片。预计到2031年左右将达到1Tbit的集成度。随机逻辑电路由于结构复杂其集成度增长不像存储器那样快,大约每5年增长10倍。但是其发展速度也是相当惊人的。
图1.4 Intel4004 MUP(左)和IntelPⅣ(右)芯片
(2)小特征尺寸和大圆片技术不断适应发展需要。目前直径为300mm圆片、特征尺寸为65~90nm的集成电路已经批量生产。表1.2给出了近年特征尺寸预测变化情况,说明在2000年前后技术发展明显有超前的趋势,但在2005年以后,技术发展基本与预期是一致的。伴随微细加工和大圆片技术发展,集成电路的技术发展如表1.3所示。
表1.2 特征尺寸变化趋势(nm)
注:表中SIA代表SemiconductorIndustryAssociation,即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
ITRS代表InternationalTechnologyRoadmapforSemiconductors,即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趋势
表1.3 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趋势
(3)半导体产品的高性能化和多样化。这些表现为容量、集成度和速度性能的迅速提高,以及功耗和工作电压性能的明显改善。
半导体存储器正继续围绕大容量、高密度和低压工作方向不断推进。4G DRAM采用了0.15μm微细加工技术,集成44亿个元器件,工作电压仅为2~2.5V。为了适应MPU高速化和多媒体应用的需要,除工艺方面进行改进外,还开发了同步DRAM(SDRAM)等新的结构技术,使其速度性能可与SRAM相当。
微处理器(MPU)是IC产品技术与市场竞争的焦点。随着系统性能要求的提高,开发高性能 MPU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和任务,尤其高速度已成为其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新型微处理器芯片主频可达3GHz,集成晶体管数达到2000~5000万个。从2005年以后,为了进一步提高芯片的处理能力和降低功耗,出现了多核的处理器并有了产品,其目的是克服仅仅依靠提高工作频率提高芯片处理速度(这样会增加芯片功耗,同时对芯片的功率有更高的要求)。目前,双核和四核的CPU已有产品,更新的多核处理器也有重大进展。图1.5是Intel公司的80核的CPU,浮点运算能力1.01TFloFs(每秒万亿次),相当于1万颗Pentium Pro运算能力。
图1.5 Intel公司的80核CPU Tera-Scale80
产品多样化是增强市场竞争力,适应电子设备市场不断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所以许多企业都十分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和多种经营。近几年IC技术和市场竞争激烈,DRAM价格下跌急速,这种趋势更突出,因而在微电子产品市场上出现许多新的热点。如闪速存储器(FLASH)和铁电存储器(FRAM)可望成为非易失性存储器新的增长点。尤其FLASH近年发展很快,目前已批量生产16G产品,64G的产品正在开发中。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而可能逐步取代EPROM和EEPROM等传统非易失性存储器,可能成为仅次于MPU的第二位产品。
此外,ASIC领域的FPGA/PLD,模拟IC和数模混合IC领域的通信电路等近年发展也比较活跃,以AD/DA转换器电路为代表的模拟集成电路是Si集成电路发展的典型代表,其发展趋势为高位和高速。同时,SiGe/Si和GaAs材料的AD/DA转换器电路已成为商品。
(4)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多功能化。随着电子设备与系统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芯片在速度性能和功能上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所以,除提高速度性能外,实现单片上多功能化也是势在必行。多媒体芯片和系统集成芯片(SoC)的开发正是实现此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这种技术发展趋势的反映。
从1995年开始,众多公司就涉足于多媒体芯片的设计和开发,有的公司把多媒体的设计融入传统的MPU芯片设计,有的则开发独立的多媒体芯片。发展迹象表明,具有较强的声音、三维图形、通信和图像处理能力的新型多媒体芯片将是未来芯片的主流。
被喻为21世纪重要技术之一的SoC近年已引起工业界的关注,并已成为IC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特别是ASIC技术的进步,为SoC实现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目前已经有在同一芯片上集成DSP、MCU、DRAM、SRAM、FLASH和ROM等多功能的SoC。从发展来看,SoC今后将呈快速度发展的势头。
(5)化合物和宽禁带半导体的新发展。砷化镓器件仍然是当前主要的化合物半导体器件,但至今工艺远不如硅成熟,市场还很小。然而其优于硅的某些特性,以及能实现硅器件所不能完成的某些功能,故其重要地位十分突出,尤其在超高速、微波和毫米波领域发展较快,在军用半导体领域其地位不可动摇。材料工艺技术日趋成熟,砷化镓圆片直径已全面转向150mm,设计线宽达到90nm以下。今天,砷化镓技术最引人注目的市场是蜂窝电话、个人通信系统、局域网、卫星、宽带调谐器、汽车传感器和先进的空间系统。高速计算和光纤通信也需要大量高性能的砷化镓器件。可见,砷化镓半导体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在砷化镓日趋成熟之际,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和氮化铝(AlN)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宽禁带半导体,近年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氮化镓和碳化硅已从材料研究进入器件应用阶段,SiC材料主要是在工作频率为3GHz以下,是移动通信的主要应用领域。氮化镓以其材料的固有优点在光电器件、高频和高温器件等方面备受青睐,所以被认为是一种可与砷化镓竞争的技术,是第三代半导体新技术,它的发展和应用可望把现有的微电子、光电子技术推进到新的阶段。氮化镓光电器件目前是半导体照明主要的LED器件,同时在3GHz以上的微波大功率器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6)多学科融合的微纳系统芯片将使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拓展。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利用三维集成技术,未来可以使集成电路、传感器、微光机电系统,甚至生物芯片集成到同一个芯片上,实现多学科融合的微纳系统芯片。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有了明显进展,这是下一代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又一重要方向,预示微电子技术的前景将更加广阔(图1.6是一个典型的微纳系统芯片结构)。
图1.6 微纳系统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