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现代牧歌: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研究
汪翠萍更新时间:2025-04-25 19:33:21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运用牧歌视角全面研究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主要从传统性、乡土性、现实性和大众性四个方面探索弗罗斯特诗歌与牧歌的联系,分析其对新英格兰地域的抒写和美国社会现实问题的揭示,以及其艺术特色对大众读者的影响。弗罗斯特是一位现代牧歌诗人,其诗作具有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意义。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汪翠萍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40年来中国新诗的发展(1978—2018)
本书以“思潮”、“现象”加“理论问题”的形式,梳理了1978年以来中国新诗40年来历史的发展过程。结合作者本人的“记忆”、“经验”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本书分为五编,相继涉及80年代诗歌、90年代诗歌、女性诗歌、“新世纪二十年”诗歌现象、诗人创作和“新世纪诗歌理论问题”共五方面内容。在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的过程中,40年来中国新诗的整体演变及个性特质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本书显示了作者对于中国当代文学31.1万字 - 会员
蒙太奇旋涡中的解离—联聚—整体性
本文出发点在于探讨蒙太奇与德布林“整体性”思考、主体性批判、语言哲学以及和他的小说诗学之间的关系,旨在扬弃“蒙太奇源自电影摄影术”的陈词滥调。颠覆性的假设需要有另类的理论视角,借助德布林和中国道家哲学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与作家同时期其他思想家的哲思相通性,文章将庄子的“卮言”锐化为一种理论工具,一反常见的以西方理论指导中国文学现象的普遍做法,逆向性地用极具民族特色的文论话语去剖析一种典型的西方现代文学19万字 - 会员
现代抒情与抒情的现代性:中国现代散文艺术及其传媒语境研究
本书以中国现代散文艺术的本体论、流变论和传媒论为论述框架,运用历史主义和现代传媒的理论与方法,在古今贯通、中西融合、对照考辨的视界中,从现代性艺术品格、体式结构、美学特质等方面,对中国现代散文艺术的特质、形成与建构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与阐释。本书在借助原始资料文献还原现代散文的历史建构的基础上,注重将现代传媒理论引入散文艺术研究,对现代传媒与现代散文艺术之间深隐复杂的内在联系,以及不同时代、不同类型文学19.4万字 - 会员
《安娜·卡列宁娜》研究
本书是对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宁娜》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的专著。长期以来,我国学者研究这部名著所取得的成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这些成果多以单篇论文的形式H{现,属分散性研究,而以整体性、系统性方式研究《安娜·卡列宁娜》则显得薄弱。本书从《安娜·卡列宁娜》的创作过程、思想内容、悲剧意识、死亡意识、人物形象体系、场而描写、眼神描写、心理描写、意识流、结构、人物形象比较等多方面展开全景式研究文学44.6万字 - 会员
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王尔德童话研究
本书是国内首部王尔德童话研究方面的专著,概括了传统童话向现代童话过渡时期的童话特征,系统研究了王尔德童话的创作动因、主题、文学形象和叙事艺术。作者认为王尔德是西方童话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过程中的代表性童话作家,其作品体现了传统童话与现代童话的分野,在西方童话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文学23万字 - 会员
西昆体接受史研究
本书从文学史和批评史的角度,对连接唐宋诗史的重要诗风西昆体在宋金元明清的接受,做了较为细致深入的梳理,填补了学术空白。宋代以后期西昆派、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朱熹、陆游、刘克庄等的接受为重点;金元时期以王若虚、方回等人的接受为重点;明代以王世贞、胡应麟、袁宏道等人的接受为重点;清代以冯班、宋荤、王士镇、翁方纲、刘熙载、俞械等人的接受为重点。在这些重要的文学史人物之外,还遍搜历史上的西昆体接文学22.5万字 - 会员
《诗经》“二南”研究
《诗经》中的《周南》《召南》(简称“二南”),是《诗经》“国风”最重要的内容,也是《诗经》研究中争议最多的部分。前贤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宏观把握和系统性不够。而且资料也比较零散,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书运用文学地理学和文史考证研究方法,从多学科的视角,结合地方文献史料,对《诗经》中“二南”的名称、地域及时代进行了辨析;梳理了先秦至近现代“二南”研究的内容、特点及研究价值;探讨“二南”诗歌的文学31.4万字 - 会员
论文学研究的现代范式:以批评话语为中心的考察(1870—1930)
现代“学术范式”与“批评话语”两者之间的内在扭结、合谋,构成了现代中西文学研究整体活动中的某些深层问题,同时塑造了“文学批评的世纪”现象,内在表征着现代性命题的核心。具体说来,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的“知识下行”与“文化解救”,这两大时代境遇合力促动了文学研究范式的现代转型,其合力构成的整体知识文化空间的“人间性”特质,决定着置身其间的文学研究范式现代转型及重构的根本品质。而“文学的现文学26.9万字 - 会员
网络写作新文类研究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消费文携手改变了文学的观念,为新文类的出现打造了全新的文学场。一方面,网络写作呈现出迥异于传统纸媒文学的创作、传播、接受和评价方式,从宏观上为文学发展开辟出新的路径;另一方面,网络写作提供了新的话语资源和言说方式,这可以从网络新文类的大量写作实践中得到验证。文学2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