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影响与接受:中英浪漫主义诗学的发生与比较
更新时间:2025-04-16 11:06:32
最新章节:第19章 致谢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从比较诗学和接受美学研究视角,详细论述了中英浪漫主义诗学在本体特征上的共性表现和差异表征,既注重把浪漫主义置于文艺思潮发展演进的历史语境中,探讨浪漫主义同古典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关系,使我们看到浪漫主义思想理念的传承性和诗学意义的当下性;又着重阐释中国五四浪漫主义在对英国浪漫主义诗学理念的影响和接受过程中所呈现的民族化、本土化的特点。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女性主义视角探讨中英浪漫主义时期女性在各自历史中的地位和受教育状况,女性阅读和女性书写及女性诗学的构建。总而言之,本书论述提升了中国五四浪漫主义诗学与西方话语,尤其是与英国浪漫主义思想的紧密联系以及在中国文学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引申出我们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中,对文学乃至文化的民族性传承和发展,对异域文化的影响和接受等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汉文佛经文体影响下的日本上古文学:研究·资料(全3卷)
本书由研究卷和资料卷两部分构成:研究卷七篇十九章,资料卷网罗从日本上古文学作品中析出的佛教词语及出自佛典的语句近五千条。本书旨在全面论述日本上古文学与汉文佛经的影响关系,系统地揭示《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怀风藻》和《风土记》等作品的佛教文体特征。日本上古文学作品普遍存在三种类型的文体及其位相表征,即受到中土文献影响的传统表达、源自佛经文体浸染的佛典表达、在传统表达和佛典表达基础上衍文化276万字 - 会员
2011—2015:鲁迅研究述评
本书是对2011年至2015年鲁迅研究的系统述评,是《2001—2010:鲁迅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的姐妹篇。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描述出每一年度的鲁迅研究的实际状况,并做出准确到位的评价。本书主要由五章组成。即:2011年鲁迅研究述评,2012年鲁迅研究述评,一直到2015年鲁迅研究述评。在每一年度鲁迅研究述评中,又具体设置以下小节:鲁迅作品研究、鲁迅思想研究、鲁迅文化23.3万字 - 会员
《意义的逻辑》与卡罗尔的胡话文学
本书为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卡罗尔的胡话文学与德勒兹《意义的逻辑》”研究成果之一,它试图较为全面深入地探究德勒兹的哲学著作《意义的逻辑》与儿童文学作家卡罗尔的“胡话”作品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前者独到的理论视角和后者作品中深刻的哲学内涵。本书阐释了德勒兹如何以斯多葛派哲学家的思想和概念为理论基础,借用卡罗尔的诸多悖论和“无意义”来建构他的意义理论,也探索了德勒兹如何运用后来被他摒弃和批判的精神分析文化20.6万字 - 会员
西安广仁寺文史集
本书由慈云西荫、皇家寺院、汉地雪莲、长安绿度母、蒙藏文化走廊、和合圆融六部分组成。内容涉及广仁寺的历史、建筑形制,广仁寺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广仁寺的现代管理,广仁寺对现今文化的影响,藏传佛教等多个方面,还包含文人在了解和参观广仁寺后抒发感情的文章。整本书将广仁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阐述得非常清楚,是了解广仁寺的重要窗口,是后来者研究广仁寺的基础,也为广仁寺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文化25.5万字 - 会员
南海海洋文化研究(第3卷)
本书为“第四届南海更路簿暨海洋文化研讨会”中关于南海海洋文化研究的论文汇编,共有32篇论文,分为“海洋理论·政治·法律”“南海历史与文化”“海上交通·文化交流”“南海造船与航海技术”“宗教·信仰”“其他”六个栏目,对南海海洋文化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对于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文化25.2万字 - 会员
胡适文化观研究
胡适的整个思想体系宏大而庞杂,其文化观理论更是博大精深。胡适文化观的研究绝不是简单的材料堆砌,也不是将散落于文献中有关文化观的只言片语采摘出来,更不是生硬胡乱地编造与罗织。本书从文化观的视角,重新诠释与爬梳胡适的理论观点,型构出胡适文化观范式;并选择胡适所参与的主要文化论战进行研究,全方位地系统展示胡适文化观的思想体系。文化15.6万字 - 会员
中国文化论衡(2019年第2期/总第8期)
《中国文化论衡》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倾力打造中国文化研究高端学术品牌,主要刊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相关的最新研究论文及其他文章,常设栏目有专辑、专题、理论探讨、书评、学术动态、专家访谈等。文化22.9万字 - 会员
鲁迅:“国家作家”的形象史
作者采用阐释学思维与方法,以产生于不同时期的有关鲁迅的传记、论著、影像等为文本,梳理、考察鲁迅形象的复杂演变过程,以及这一过程是如何随着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历程而发生微妙变化的。通过鲁迅形象演变史,思考现代国家意志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构成和文化取舍所产生的影响,探寻鲁迅形象演变的内在精神依据。通过从20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初产生的各种鲁迅传记和其他关于鲁迅的言说,勾勒出这一文化图景中鲁迅形象的演变过文化17.4万字 - 会员
公园北京:文化生产与文学想象(1860—1937)
本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考察“公园”作为一个新兴的西方文明装置,如何进入晚清及民国北京,在这个过程中又如何实现了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外来文明的对接与转化。旨在从公园入手,以小见大,呈现晚清至民国北京政治、社会、历史、文学、文化诸方面纷繁复杂的变革。文化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