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杨悦娅临证心悟
杨悦娅更新时间:2021-05-28 15:29:46
最新章节:附: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心得系列丛书之一,作者为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学员。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读经典”,收录了作者对中医经典的临床感悟,包括对《内经》以及《血证论》《景岳全书》等后世各家经典名著的研究心得及临证体会。中篇“勤临床”,重点介绍其融合诸多导师的学术见解与临床经验,结合自己的临证实践体会,在不断继承、发扬、探索、创新中诊疗水平得以不断提高,临证得以内、妇科兼容,形成了“扶正祛邪,调节气机,鼓动生理机能”为主体的指导思想,疗效显著。下篇“跟名师”,收录了作者系统总结路志正、颜德馨、何任、张云鹏、朱南孙、蔡小荪、朱良春、张灿玾等名老中医的主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以及实践应用。作者简介:杨悦娅,女,1958年11月生,白族。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医文献杂志》主编。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首届“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学员。全国名中医张云鹏传承工作室学科带头人。上海市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黄浦区政协委员。杨悦娅师承全国名老中医张云鹏主任医师,是全国中医妇科名家朱南孙教授再传弟子,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路志正教授的门人。并承邓铁涛、颜德馨、何任、蔡小荪、张灿玾等多位名医大家不吝真传而授之。她从事中医医、教、研30余年,并广拜名师、博采众长,融汇诸家学说。衷中参西,崇尚经典,在继承中并有创新发展。临诊注重“脾肾为本,疏补结合”,思辨主张“识病、辨证、鉴症、择药”四维结合。原创性将女性盆腔炎鉴定为中医“胞脉痈疡”;以温法论治内、妇科慢性炎症;采用“分步疗法”治疗女性不孕症;倡导“科学养生、膏方平衡、构筑防御机能”为主体的冬令进补理念。在临床实践中能结合自己体会逐步形成了“扶正祛邪、调节气机、鼓动生理机能”为主体的诊疗风格。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及市、局级课题多项;主编、参编专著《张云鹏论膏方与临床实践》《养肝病自除》等20余部。
上架时间:2017-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杨悦娅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仇湘中骨伤科临床经验集(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丛书)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医家小传及学术思想,总结了仇湘中的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想;第二部分,用药心悟,总结仇湘中临床常用药物、方剂及药对;第三部分,临床效方,总结了仇湘中临床治病有效方剂;第四至六部分,收集整理了仇湘中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骨折等方面的病例病案,对每个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论治用药,临证体会及典型病案和遣方用药,并将诊疗理论思想以按语的形式附录每个病医学30.1万字 - 会员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本书由“中医复兴之父”,继医圣张仲景之后的第二位医中圣人彭子益所著。该书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从头绪纷繁的古医经中,理出了“生命宇宙整体观”、科学实用的中医系统科学。本次点校,以中国国家图书馆1947年版《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为底本。原书为5册,第1册收“原理上篇”、“古方上篇”、“温医学22万字 - 会员
靥本相应论:甲状腺疾病中医诊疗新思路
本书以甲状腺疾病临床诊治的需求为导向,回顾甲状腺疾病的中医学与现代医学诊疗发展历程,聚焦于亟需解决的临床难点,首次提出基于靥本相应理论的窗口期概念,并依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建立相应诊疗准则,并系统阐述临床常见甲状腺系统疾病的中医诊疗新思路。医学9.6万字 - 会员
舌诊十讲(第2版)
舌诊为中医的特色诊法,临床价值巨大。舌诊主要看舌质和舌苔,舌质就是舌头的肉质,舌苔就是肉质表面覆盖的一层苔藓样物质。舌质和舌苔均有重要的意义,两者缺一不可。看舌是医生平时诊病过程中,采集病史资料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很多时候,在患者对自己的症状特点描述不清的情况下,舌脉成了医生处方用药的主要依据。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同时擅长中医科普,个人自媒体影响力巨大,自媒体舌诊系列深受广大中医爱好者喜爱。本书医学4.2万字 - 会员
辨证录
《辨证录》是一本综合性医书。清·陈士铎述(托名岐伯、张仲景所传),成书约为1687年。全书十四卷,附《脉诀阐微》一卷。内容包括内、外、儿、妇等各种疾病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0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及方剂配伍,说理明白易晓,析证简要中肯,每于循乎常理之间突发反问,然后层层剖析、丝丝入扣,排除疑似、辨定本原。用药灵活切病,颇多经验之谈。但其辨证着重于症状的鉴别分析,而忽于医学36.7万字 - 会员
傅青主女科
《傅青主女科》又名《女科》二卷,傅山撰,约成书于十七世纪,而至道光七年(1827)方有初刊本:后收入《傅青主男女科》中,合刊本多《傅氏女科全集》,后附《产后篇》2卷。《傅青主女科》是一部颇有建树的妇科专著,其内容体例及所用方药,与其它妇科书都大不相同。全书分为: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每一病分为几个类型,每一类型先有理论,后列方药。在论述中,先叙述一般人对这个医学6.4万字 - 会员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第4版)
这次修订,较第三版增加了白头翁汤、大半夏汤、大建中汤、茯苓饮、枳实薤白桂枝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续命汤、温脾汤等8首经方以及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六君子汤3首后世名方,还增添了个人经验方三黄四逆汤1首。全书共收录91余首常用经方和15首附录方。作为本次修订的特色,是增加了776项循证研究的结果。临证经验与循证医学是医学的科学要求和发展动力,与循证医学结合是经方医学的优势。本书推荐适应症均标明循证医医学10.4万字 - 会员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本书既是作者行医20多年的精髓,也是气象学与传统中医学密切关系的呈现:以一年耳十四节气为主要线索,气象(天气、气候、阴阳)为切入点,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之道,提供自然、健康、实用的养生方法。医学21.5万字 - 会员
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
《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作者杨承岐是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基层医生,曾任职乡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作者十二岁学医,十六岁悬壶乡里。虽然因小儿麻痹症夺去了左腿的健康,但为了诊治患者,靠一根拐杖,一架破旧自行车的帮助,走遍了方圆百余里大小村庄的千家万户。作者将其三十多年临证得失倾囊写出,毫无保留。所有的观点和方法都源于临床又验之临床,是他后半生攻病克难的“百宝囊本书既有理论探讨,又有临床研究:既有成功的经验,医学10.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腹证奇览
《腹证奇览》为日人稻叶克及其弟子和久田寅所著,为伤寒派腹诊的代表作之一,同时融入了难经派腹诊的部分内容;图文并茂,互明腹诊之法;理术同论,详细阐述方证之规;比较客观而全面地总结了腹证的辨证论治规律,被日本汉方医家奉为圭臬。本书颇得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赞赏。作者简介:梁华龙,男,汉族,1958年生,河南南召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78~1983年就读于河南中医学院;1985~1988年北京中医药中医12.7万字 - 会员
针灸推拿人体体表解剖全真图解
本书是一部体表解剖图谱专著,按照头颈部、躯干、上肢、下肢等顺序编写,以图解文,以文说图,所配实体照片清晰明了;每部分都较为详尽地介绍了骨骼和肌性标志的基本情况和体表定位,以及骨骼的形态特征和肌肉的起止走向与功能;部分体表标志周围提示重要神经、血管。中医13.2万字 - 会员
中国医院院长手册(第4版)
该书主要内容:该书共有50章。主要介绍了医院院长应该具备的个人素质,医院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最新进展;医院管理规章制度;政策法规;医院管理名词解释和案例分析。全面论述了如何当好院长和管理者,怎样管好医院。内容简明、实用,资料、数据确实可靠。第4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注重与国家医改政策和方向相一致,又注重与国内医院管理的新举措、新成果、新问题相结合,同时吸纳国际医院管理的新经中医124万字 - 会员
养肾补肾保健康
本书从饮食、中药、调理等方面入手,介绍了养肾补肾的各种方法,以及诸多改善各种不适症状的偏方、验方。书中所提供的一些穴位按摩法,更是简单易学,让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余,轻轻松松就可给自己做一次理疗,促进肾气增长,补益身心。同时,也结合西医对肾脏疾病的认识,介绍了多种常见慢性肾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全书内容通俗易懂,方法简明实用,适合肾虚体弱及患肾病的朋友阅读参考。中医7万字 - 会员
医疗机构药事规范化管理指南
本书结合医疗机构药事工作实际,依据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等有关规定和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编写而成。内容包含医院药事管理文件、药学部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及人员岗位职责等,主要按照医院药事管理、药学部及各部门管理三个层次进行编排。中医37.3万字 - 会员
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新进展
该书是《中西医结合临床新进展系列》的一个分册。该套丛书由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吴伟康教授担任总主编,组织国内临床一线经验丰富的中西医结合专家编写。本书重点介绍中西医结合影像学难点疑点、国际研究动态与国内研究方向。将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研究工作提供指导中医25.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