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吴之振传(桐乡历史文化丛书)
郁震宏 潘诗雨更新时间:2021-04-13 15:46:51
最新章节:四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吴之振是清代初年著名的诗人、出版家,被誉为康熙年间“山林诗第一”,他的《黄叶村庄诗集》为《四库全书》著录。本书记载了吴之振一生事迹,分为十章,从他的家族历史开始,一直至其去世,原原本本地展现了吴之振的成长经历、交游、个性、文化成就、慈善事业、姻亲网络等诸方面,是迄今为止第一部有关吴之振的传记。吴之振生于洲泉吴家,少小聪明。青年时,两次赴京,分赠《宋诗钞》于京中名人。又匆匆回乡筑黄叶村庄,从此高蹈林下,闲隐生活。他是文人,一生锐意于诗,兼工书法,爱好琴曲。他是乡贤,勇于为善,博施济众。吴之振以诗明志,用诗交友,本书收录有他大量诗作,通过他的诗论、画论、书论和交际圈,也可一窥明末清初的时代变迁和文人的思想轨迹。
上架时间:2020-03-01 00:00:00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郁震宏 潘诗雨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奈特传
在她三十八年的短暂人生里,有长达三十年,这个女人漫不经心地生活着。就像那个时代成百上千万的女性一样,她会跳舞、闲聊、恋爱、发笑、打扮,探访别人,给予施舍,她会生儿育女,最终静静地躺在床上死去,一生都不曾真正参与世界的精神。但命运有时候也会寻求一个无足轻重的主人公,以证明它也可以用易碎的材料创造出最为强烈的张力。它会安排一个软弱而且不情愿的灵魂,上演一出伟大的悲剧。描绘这种不情愿的主人公的最美的戏剧传记32.5万字 - 会员
晏几道传
全书以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晏几道的家世背景、婚姻爱情、宦海沉浮、亲情友情等人生重要侧面,表现其落寞但真情的一生。晏几道,作为二晏(宋代的两位大词人晏殊和他的儿子晏几道)中的小晏,其成就非凡。晏几道的词集名《小山词》,不仅在宋代名震一时,就是在整个词史上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晏殊甚至被后世评论者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而晏几道的成就更在其父之上。本书在展现晏几道生平的同时,也剖析了其经典诗词,为广大读者展现传记9.5万字 - 会员
从边吏到疆臣:魏光焘评传
魏光焘是晚清时期一位有着较大影响的封疆大吏。本书以晚清湘军人物魏光焘的宦迹为线索,动态跟踪了传主魏光焘在陕甘、新骒、云贵、两江和福建地区的施政方针和政策,并将这一人物置于晚清这一特殊的历史场景下,对其治理两北和两南以及东南地区的举措进行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传记29.3万字 - 会员
三国不是演义:刘备不是传说
《刘备不是传说》以当代读者喜闻乐见的时尚流行语言和节奏明快的表达形式,立足历史真实,逼真而又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刘备的个性、格、生平、业绩以及从摆地摊到开国皇帝的心路历程和各种人脉关系,并以犀利的笔锋探究人性深处五颜六色的善恶美丑,诠释古代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常识与哲理。传记24.8万字 - 会员
华佗:苍生大医的人生传奇
本书结合史料和民间故事,讲述东汉名医华佗的一生经历,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展现华佗为人行医的风采和在人们心目中的光彩形象,表现了古代医家救死扶伤的妙手和普救苍生的美德。本书力求达到思想性、历史性与文学性的结合。华佗既是距今千年的真实历史人物,是中医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笔,也活在人们口口相传的传说故事里。写华佗,学华佗,纪念华佗,实质是学其精神,学其风骨,学其意志,所以书中不仅结合东汉史、三国史和中医史,传记13.3万字 - 会员
李太白别传
《李太白别传》是著名学者安旗先生撰写的一本关于李白的学术性传记。其所以取名“别传”,是为了与两《唐书·李白传》及《唐才子传》,以及作者另一本文学性《李白传》区分开。全书十三章内容,按年代先后分为十三章,每一章介绍李白生平之一段,涉及的时间长短不一,每章之下分数小节,每节或介绍生平二三事,或介绍作品若干首,或兼而有之。重要代表作特以专节介绍,文章考证辨析,串讲评论,力图解决李白生平经历和作品中长期悬传记19.1万字 - 会员
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第三版)
本书试图真实地、历史地反映司徒雷登的一生,帮助读者对这样一位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做出一个评价。传记30.4万字 - 会员
杜甫传(2025平装版)
杜甫的时代,是从“开元全盛日”转变为“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的时代。杜甫的一生,是从“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转变为贫病交加、流离道路的一生。杜甫写他的时代和他自己的生活都是蘸满血泪,沉郁悲哀。但是我们读了他的诗,并不因而情绪低沉,反倒常常精神焕发,意气高昂。因为他那百折不回的乐观精神在字里行间感染着我们。翻开这部诗人写给诗人的心与心交谈的传记,透过冯至笔下情真意切的文字,感受杜甫那颗始终滚烫的传记11.1万字 - 会员
孙开华评传
《孙开华评传》的传主是晚清时期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的湘军将领孙开华(1840—1893),他16岁投入湘军劲旅“霆字营”,一生经历无数战斗,屡立军功,官至福建陆路提督。1874年日本人籍口“琅峤事件”(又称“牡丹社事件”)企图长期占领台湾,孙开华率领“擢胜营”驻守厦门,策应沈葆桢处理“琅峤事件”,最后迫使日军撤离台湾;1884年,法国人为取得越南宗主国地位挑起战事,并相继取得马尾海战胜利,并占领台湾传记1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