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高校简介及录取分数线速查(2020年版)
吴梅俏 赵瑞瑞 陈红雨更新时间:2020-11-11 19:28:08
最新章节:附录2 教育部最新公布2019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本科部分,未包含独立学院)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高考学子不可缺少的志愿填报工具书。书中包括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近三年的628所本科院校不同批次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以及各高校的招生代码、学校简介、办学条件、开设专业、重点学科、收费标准等实用信息。考生和家长可以对所需信息进行对比和分析,根据自身情况准确填报合适且理想的大学,避免因志愿选择不当而出现高分低就或高分撞车现象。
上架时间:2020-02-01 00:00:0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吴梅俏 赵瑞瑞 陈红雨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2021)
本书通过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数据的统计分析,描述了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状况、求职状况、高等教育状况、个人及家庭背景状况,梳理并阐释了有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和落实进展情况,探索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规律和趋势,为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为未来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政策咨询依据和信息资料。社科13.1万字 - 会员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通关21条(AI赋能版)
本书针对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精心总结了常见的21个误区,并相应提炼了21条实用计策,旨在通过AI助力教师避开备赛误区,提升教学创新水平。本书内容涉及AI在分析、生成、设计等方面的应用,以“实际案例+误区分析+避坑计策+实施要点+AI解决方案”的方式来帮助教师拨开认知迷雾,打造优质备赛材料,完美展现教学风采。无论你是初次参赛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将,本书都是你不可或缺的备赛宝典,能切实帮助你以社科8.8万字 高校思政工作建设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是促进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其他工作的政治保证和动力支持。本书主要围绕高校思政工作建设展开讨论,注意理论的严谨性,实践操作的可行性,具体包括高校思政工作的特点和目的、原则和方法、地位和作用,以及高校思政工作的机制创新、体系创新、模式创新社科16.9万字- 会员
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设计与指导
本书共包括十一章内容,阐述了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的开发背景、实践历程、内涵概述、理论基础、活动案例、游戏创编方法、教学组织方法、课堂安全防护、评价体系、创新教学活动案例以及集团实践模式介绍。社科14.2万字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及世界的时代环境在发生着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需要对当代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研究,如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建设辅导员队伍制度,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根据高校学生的成长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高校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本书首先探讨社科14.9万字- 会员
心安幸福教育
本书从孔子、孟子、王阳明思想中提炼出“幸福是不断向上向善的心安”这一核心理念,并认为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不应是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而应该是传统文化所秉持的“境界自修论”。基于以上思想以及作者在全国上百所学校的多年实践,本书提出了“修身为本、幸福家庭、幸福学校”一体两翼的幸福教育模式,阐述了“勤学向上”“仁爱向善”“自强不息””明道心安”等核心理念以及“立志高远”“读书明理”“觉察反省”“幸福社科19.8万字 - 会员
上学困难,怎么办?
本书从上不上学、是否需要休学、家长如何与老师和学校谈判、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期待(包括是否要陪读)、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包括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校方应建立的态度和机制等方面,指导各相关方如何以“养育三原则”(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破坏贵重财物)为最基本的要求,来应对儿童的上学难题。社科14万字 - 会员
青少年道德认同:模式与路向
本书内容以新时代中国社会历史方位为叙事背景研究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观念演进和基本指向,深刻阐释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同模式和生成规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全景展现青少年发展任务与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内在耦合性,深刻揭示青少年道德信仰认同与生成的复杂境遇和实践路向;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四个维度梳理青少年道德信仰实践生成的默化路径、教化路径、强化路径和内化路径。社科18.2万字 - 会员
陶行知教育文集(下)
陶行知先生,这位在中国教育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倾其一生为教育事业奔走呼号、躬身实践。本书中凝聚了陶行知先生先进且极具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从“生活即教育”到“社会即学校”,打破传统教育的禁锢,让教育回归生活本真,扎根于社会现实土壤,使知识不再是书本上的晦涩文字,而是鲜活于日常点滴中的感悟与成长。在书中,我们将跟随陶行知先生的思想,认识到中国大众教育问题、文化解放等教育问题,了解中国普及教育方案的探讨与社科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