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古代希腊政治与社会初探
黄洋更新时间:2020-09-25 15:49:00
最新章节:索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黄洋教授在英国伦敦大学接受了古典学教育,致力于古希腊史研究,已经出版有著作《古代希腊土地制度研究》。本书是他的部分新作结集,主要侧重古希腊城邦,兼及其他社会问题。可以代表国内学界在古希腊史领域的最新成果。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4-05-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黄洋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西部地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以H县为例
从国家角度看,县级政府具有“接点性”和“执行性”特点,县级政府治理能力实质就是其制度执行力。本书对“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西部地区H县政府治理能力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以期为西部地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政治22.8万字 - 会员
中国地方政府治理评论(2019年卷/总第6辑)
本书是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地方政府治理与地方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专门发表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研究成果的专业学术出版物。秉持推动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研究,助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学术宗旨,倡导规范严谨的研究方法,鼓励理论创新,注重经验研究;回应地方政府治理实践,构建本土化地方政府治理理论;跟踪国际理论前沿,开展建设性学术对话;弘扬公共精神,服务我国地方政府治理实践。政治17.8万字 - 会员
地理政治学、大战略与海洋转型
历史经验已经反复证明,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容忍在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出现一个陆海两栖性强国,历史上的法国和德国都因此而无一例外地引发了现代历史上的两轮霸权战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正确地思考和应对中国在21世纪前期的海洋转型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挑战与压力,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界无法回避的根本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首先就在于确立一种正确的理论框架和思考范式。地理政治学对当代中国的价值与意义很大程度上恰恰也正政治14.3万字 - 会员
元代政治思想史(上卷)
本书从统治观念之变、政治理论之变、政治态度之变、重要政治观念演变阐释元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展示了政治实践与政治思想的全景性关系。上卷三编,第一编主要呈现蒙古国时期草原帝国统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农耕王朝统治思想的碰撞;第二编突出展现元朝建立和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吸纳和应用农耕王朝政治思想;第三编重点陈述国家大一统奠定了开明政治的思想基础,带动了南、北理学政治思想的融汇。中卷为第四编,所要表述的是元朝政治75.1万字 - 会员
塑造共识:美国立国时期的革命话语与大众传播
本书是一个关于美国立国时期近代政治观念的传播方式、传播范围及所形成的美国政治观念的特征的研究。研究采用社会的观念史方法,考察了信息流通各环节的历史状况;采用比较研究方法,以英国和法国为参照对比国。研究显示,在18世纪晚期,与英法等国政治观念的革新发生于精英阶层或上流阶层不同,美国近代政治观念的传播及于平民,而观念革新的广泛参与最终形塑了一种跨阶层的、具有强烈实践色彩的主流政治观念。这种政治观念即“政治25.8万字 - 会员
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本书坚持问题导向,运用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聚焦深入推进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国际比较、历史比较、重大成效、斗争形势、基本原则、战略重点等方面深入研究我们党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显著成效、积累的重要经验,集中体现了对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规律性认识,政治24.2万字 - 会员
政府治理评论(第3卷)
《政府治理评论》为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贵州省欠发达地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学术集刊,以解决中国各区域及各级政府的治理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己任,着力打造欠发达地区政府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平台。本刊注重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提倡建设性的学术对话,致力于提升政府治理研究的质量。本辑是第3卷,设有五个专题:乡村振兴专题、公共治理专题、民族国家与地方治理、社会保障专题、书评政治15.8万字 - 会员
政治学评论(2023年第2辑)
《政治学评论》以综合评论的方式,关注政治学研究的学科基础与与前沿热点,以思想性和引领性突出高水平,力求做政治学最好的学术集刊。立足于以下三个特性:一是突出思想性。注重发文的思想性,强调对政治学研究重大前沿问题具有启发性的学术研究成果。二是突出引领性。注重文章对学科发展的引领性,强调发文对政治学研究有前景的领域具有方向性和引领性的研究。三是突出高端性。在主题选取、作者约稿方面,必须体现政治学研究领域政治16.7万字 - 会员
网络政治传播与青年政治认同
本书基于政治认同的学术史回顾以及媒介化社会中青年政治认同的意义和现实需求,聚焦和考察了中国语境下网络政治传播场域中的青年政治认同生成机制。政治19.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