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瘟疫的故事:精美图文本
(美)霍德华·马凯尔更新时间:2022-09-09 16:10:45
最新章节:我们还将与死神赛跑下去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一部融人类学、文明史、医学思想、医学状况、医生人物、民间传说和人类灾难史为一体的通俗易懂的医学史著。它讲述的是瘟投的历史和人类对抗瘟疫的精神史。它全面回忆了自古至当代人类面对过的各种瘟疫的特征和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医学的进步,病毒的威力和文明的演化之间的关系,为人类认识瘟疫的真面目提供了蓝图,为防治瘟疫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历史证明没有瘟疫的时代是稀少的,人类始终伴随着瘟疫,也就是说瘟疫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永远要与之作斗争的对手。霍华德·马凯尔的著作证明了病毒学之父巴斯德的论断:“瘟疫和死亡的规律,总是在设想着破坏性的新手段,而和平、工作和健康的规律,则始终在谋求把人类从瘟疫中解救出来的新方法。
品牌:凤凰联动
译者:罗尘
上架时间:2003-06-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凤凰联动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霍德华·马凯尔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苏(俄)银行体制演变史:从“大一统”到市场化
本书以“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转轨为主线,比较研究了中苏(俄)银行体制演变的历史。书中首先讨论了为何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之初都选择了“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分析了“大一统”银行体制运行的特征,以及为何“大一统”银行体制最终难以维系的原因;接着梳理了中国“体制内”的银行体制改革与“半体制内”银行兴起的历史进程,比较了中国银行体制“渐进式”改革与苏联(俄罗斯)“激进式”改革的路径与绩效。历史13.6万字 - 会员
中国基督宗教史(635~1949):一种跨文化视野
本书是中西学者共同合作撰写中国基督教史的一次尝试,旨在借鉴并融合过去30年所涌现之中西研究方式及成果。通过编年史和专题史两个部分,力图呈现一部可读性、准确性、跨学科性兼备的中国基督教史读本,帮助我们更好地体认基督教中国化的历史现象。21世纪的今天,当人们在一种跨文化的视野下回顾基督教自西徂东的历史时,会发现其在中国社会经历了漫长的调适过程,其间既有文化的碰撞与激荡,亦有挫败与不适;既有思想的交锋与历史37.9万字 - 会员
清代宁夏地区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
本书是一部断代区域灾害史方面的学术专著,主要研究清代宁夏地区自然灾害情形及社会对灾害的应对等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形、气候条件复杂。清代是这一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的一个时期,干旱、水涝、地震等诸种灾害,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人们在遭受各种自然灾害袭扰的同时,也在不断总结和积累防灾、备灾和救灾的经验教训,以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历史14.7万字 - 会员
海洋的世界史:探索、旅游与贸易(下)
本书以百科全书的形式,对世界海洋史进行了全景梳理。本书致力于从大背景、全视角提供一个对海洋历史的跨文化研究,尤其突出了海洋联系不同人群和种族的重要职能,以及海洋在世界历史形成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从古至今,海洋促进了人类的交往、贸易和旅游;航海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本身引人遐想,产生了不少关于它的文学艺术作品。本书分为上、下两卷,前后共分八章,按年代顺序排列。每一章都以该时期(或年代)重要的海洋发历史30.2万字 - 会员
学位服的历史
本书在对学位服的起源、变革与发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研究了英国、日本、美国等国的学位服,中国古代服饰(从“深衣”到“襕衫”)、清末和民国时期以及当前的学位服。历史11.1万字 - 会员
新西兰华侨华人史(全3卷)
本书分为三卷,第一卷《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详细论述了从1866年第一批淘金华工踏上长白云之乡——新西兰至今150余年来华侨华人的历史;第二卷《新西兰华侨华人口述访谈录》通过口述访谈的形式,记录了17位新西兰华侨华人各自迥异的移民之路以及平凡却又跌宕起伏的生命故事,直观、真实地再现了新西兰华侨华人社会的历史变迁里程;第三卷《新西兰华工历史图片集》以极其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多角度、多侧面记录19历史69.4万字 - 会员
晚商农业及其生产组织研究
随着新卜辞材料的公布以及植物考古浮选法的引入,晚商农业史有了重新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对我们认识整个先秦时期的农业史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本书以甲骨文资料与考古材料为核心,采用多重证据法,主要讨论晚商时期农业气候、农作物、农事活动、农业生产工具、农业卜辞与农业祭祀、农业生产组织等内容。本书所涉主题,既有细节上的考证,也有总体的推进,尤其是对晚商农作物结构、农业生产工具、农业祭祀、农业地名与农业生产历史20.9万字 - 会员
中国治水通运史
中国古代水运、漕运持续近两千年。各朝漕运有数量消长和运程伸缩,但本质上呈现先明可持续和明清不可持续两种形态。本书把中国古代水运史分为先明和明清两个阶段,前者不断圆古代中国水运梦,而本质上具有可持续性,后者在不可持续中追求河运持续,也有不断圆梦精神在其中。上册主要研究大禹至元朝水运史,彰显古代中国人的水运筑梦精神;下册主要研究明清两朝治河通漕史,表现其在运河不可持续中追求持续的精神。历史69.5万字 - 会员
地理学思想史: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理学大事年表(下)
本书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和历史的有关思想和理论,以地理学思想史研究为基础,在《地理学思想史——通论和年表》之年表基础上,完成《地理学思想史——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理学大事年表》。包括:地理学年表:公元前25世纪之前、地理学年表:公元前25世纪至前11世纪、地理学年表:公元前10世纪至前1世纪、地理学年表:公元1世纪至18世纪末、地理学年表:公元1800年至1899年、地理学年表:公元1900年至19历史1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