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重返先锋:文学与记忆
苏童更新时间:2019-03-18 14:50:13
最新章节:第9章 北大微讲堂产品目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作家苏童先生对他的生活经历和记忆、对人生的感悟与文学的关系作了精彩的演讲。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2-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苏童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老人漂泊社会
《无缘社会》获菊池宽奖3年之后,NHK特别节目录制组再次聚焦老龄化、单身化的日本!无法选择自己的“终老之处”,这是今日日本之现实,也是我们明日生活的写照。日本老年人所领取的养老金,当初是以“老年人与家属住在一起”为前提条件进行制度设计的。然而,随着时代的急剧变化,独居生活变得理所应当——形影不离的夫妻或兄弟姐妹,到最后总有一方得过一段“形单影只的日子”;有孩子的老人通常也不会和下一代同住;选择终身文学10.1万字 - 会员
追凶:哈佛一桩谋杀案和半个世纪的沉默
2009年,还是大三学生的贝基·库珀第一次听到有关简·布里顿被谋杀的传言,她立刻被这个故事吸引住了。故事的中心是布里顿与一位已婚教授的所谓婚外情,据称这位教授在布里顿威胁要透露他们关系的细节时将她杀害。对这位年轻女性了解得越多,库珀就越觉得“她与自己的关系更像是炼金术而非理性”,但库珀同时也担心,像哈佛这样“无所不能”的机构“会在多大程度上确保这件事不被曝光”。直到2012年回到纽约后,库珀才开始文学35.3万字 - 会员
大周表情
大周村的一切依然鲜活生动,大周村人却命运各异,百岁老人、女村支书、自主创业者、丧偶的农妇、外出打工人……他们的人生际遇、喜怒哀乐勾勒出大周表情,真实而真切,似触手可摸。作者笔下的大周村,新与旧、变与守在这片土地上激烈交替和碰撞。大周村人从未停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大周这片厚重而温暖的土地上,绵绵瓜瓞,生生不息。人民创造火热的生活,作家也由此寻找到了创作的富矿。文学20.1万字 - 会员
远山的回响:谱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国乡村振兴之路上从不缺少动人动容的瞬间:基层干部带领老乡们摆脱贫困、致富增收,新媒体背景下新农人奋斗昂扬的精神面貌,有理想、有魄力的城市青年扎根农村并带领村民一起奔小康等,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就蕴藏在这每一个“小故事”中,体现在每一位奋斗者的身上。书中选取30个典型案例,涵盖了乡村振兴的多文学11万字 - 会员
奖与惩:美国如何以正义之名将穷人定罪
普利策奖获奖记者揭露现代债务人监狱悲剧:偷窃8美元睫毛膏后,她被收押长达一年,并因此欠政府五位数的“坐牢费”。?《圣路易斯邮报》的专栏作家托尼·梅森格多年来一直在镇级和市级法院记录美国穷人是如何被判定轻罪,然后背上高昂罚金和费用的故事。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往往会被送进监狱,再被要求支付住宿费用,如此循环,很快就会形成一座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还清的债务高台。这些阴险的惩罚措施被用来填补地方及州预算的不足文学16.3万字 - 会员
第五幕:美国在阿富汗的终结
艾略特·艾克曼可谓是美国“反恐战争”的一员老兵。自2001年阿富汗战争打响后,他便先后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侦察连、特种作战部队与中情局,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两个战场搏命十年,获得过银星勋章、铜星勋章与紫心勋章。这名老兵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的血腥、残酷与无常,亲眼目睹了战争的丑陋面孔,从突袭到伏击,从清剿到暗杀,并于2011年主动选择退役。然而,战争却并没有从他的人生中退出。?2021年8月,当喀布尔陷落的文学10.1万字 - 会员
十年之战
《十年之战》是对美国“奥巴马医改”之争最权威的叙述和讨论。奥巴马医改,又称《平价医疗法案》,是过去半个世纪美国涉及面最广也最重要的立法,它牵动了普通人的心,也触动了许多行业、团体、个体的利益,成为这个时代美国人的一场意义重大的政治斗争。?作者通过对医疗问题专家、多级政府和两党的高层乃至奥巴马总统等相关人士数百小时的采访,加上相关的日志、电子邮件、备忘录等,带领读者走进国会山、市政会议、白宫西翼乃至文学28.9万字 - 会员
韩家往事
《韩家往事》记录了天津“八大家”之首的“天成号”韩家经历的百年风云,同时以韩家五姐妹为中心,旁及李连普、梅贻琦、傅铜、邝寿堃、卫立煌家族,以此吸纳更厚重的历史容量,也折射更丰富的时代底色。韩家姐妹是20世纪中国女性中最早接受现代教育的一代先驱,她们的情感与家庭让我们得以窥见中国在这一百年中的历史与命运。韩氏家族及其关系网可说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人生际遇不可避免地与大时代产生交错与碰文学29.3万字 - 会员
唐人街之味
三位不同时代的华人“主厨”,英国中餐的演进之路,海外华人百年移民史。1950年代的上海移民周英华,1970年代的香港移民海伦,2000年代的西安移民魏桂荣。在英国,这三代华人最终都选择了中餐馆作为安身立命之所,也在潜移默化中革新了西方社会对于中餐和美食的认知。《唐人街之味》通过对三代“主厨”的采访,结合英国唐人街和中餐发展的史料,勾勒出海外华人近百年的移民史。在跌宕起伏的异乡故事和美食冒险中,展现文学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