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25 18:56:27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编委会
文前
总序
第一章 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建设的新起点
第一节 《讲话》对新中国文学理论发展方向的指引
第二节 苏联文艺理论的引进
第三节 新语境下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建设
第二章 文艺批判与文艺意识形态建设
第一节 文艺批判运动的过程与反思
第二节 文艺组织体制化与文艺政策的推行
第三章 “黑八论”与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拓展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文艺批评
第二节 “黑八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评述
第四章 “美学大讨论”与文艺批评观念的互动
第一节 美的客观性理论与文艺的现实主义原则
第二节 形象与典型
第三节 形象思维与文学特质
第五章 现实主义文艺批评发展的困境与挫折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中期文艺政策和文艺批判概观
第二节 “京剧改革”与“样板戏”
第三节 对《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文艺思想的反思
第四节 “主题先行”与“三突出”
第五节 对极“左”文艺观念的省思
第六章 现实主义文艺批评的历史转折与复兴
第一节 “形象思维”热的理论意义
第二节 新时期文艺政策调整与文学观念转型
第三节 新时期文艺观念新探索
第七章 20世纪80年代重申“文学是人学”运动
第一节 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讨论
第二节 “《手稿》热”
第三节 人的主体性与文学主体性
第八章 科学方法论在文学领域的历险及其理论意义
第一节 科学方法论历史缘起
第二节 “老三论”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三节 “新三论”及其他自然科学方法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历险
第四节 科学方法论进入文学的意义
第九章 现代主义的引入与创作方法多样化
第一节 文艺界对现代主义的选择与接受
第二节 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中国文学理论范式转变
第三节 多元的创作方法与文学艺术的新活力
第十章 文学批评“向内转”潮流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文学走出社会历史批评趋势的出现
第二节 从作者到文本
第三节 从社会到心理
第十一章 传统美学和文论的发现与现代转换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的“古代文论热”兴起原因
第二节 “古为今用”运思下的古代文论研究
第三节 “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第十二章 文化转向及其影响
第一节 审美文化研究的突围
第二节 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节 “文化转向”带来的转变与挑战
第十三章 西方文论的引进与中国文论主体性构建
第一节 西方文论的翻译与引进
第二节 强制阐释论与对西方文论的反思
第三节 文论的国际性与民族性
第四节 中国文论主体性建构
第五节 当前文论研究近况及其理论走向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