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24 17:41:45
封面
版权信息
內容簡介
其他
萬獻初序
摘要
凡例
上編 《廣雅疏證》音義術語研究
第一章 《廣雅疏證》“語之轉”研究
第一節 兩個詞間“語之轉”的聲韻關係
一 “語之轉”雙聲疊韻有4例
二 雙聲韻轉有29例
三 聲轉韻轉有22例
四 聲轉疊韻有4例
第二節 AB與CD間的語轉關係
第三節 AB、CD、EF間語轉關係
第四節 A與BC語轉關係
第五節 A與BC、BD語轉關係
第六節 多個詞的語轉關係
第七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廣雅疏證》“一聲之轉”研究
第一節 兩個詞(字)間“一聲之轉”的聲韻關係
一 “一聲之轉”雙聲韻轉有60例
二 “一聲之轉”雙聲疊韻有1例
三 “一聲之轉”旁紐韻轉有13例
四 “一聲之轉”準旁紐韻轉有2例
五 “一聲之轉”準雙聲韻轉有3例
第二節 多個詞(字)間“一聲之轉”聲韻關係
一 “A、B、C,一聲之轉”有34例
二 “A、B、C、D(也) (皆)一聲之轉也”有8例
三 “A、B、C、D、E也,皆一聲之轉也”有3例
四 “AB、CD、E也,皆一聲之轉也”有1例
五 “A、B、C、D、E、F,一聲之轉”有1例
六 “AB、CD,皆一聲之轉也”有7例
七 “AB、CD、EF,皆一聲之轉”有3例
第三節 “一聲之轉”來源考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廣雅疏證》“之言”研究
第一節 “之言”雙聲疊韻研究
一 雙聲疊韻中的聲韻數量
二 雙聲疊韻的形義關係考察
第二節 “之言”雙聲研究
一 雙聲部分正文及聲韻關係
二 雙聲形義關係考
第三節 “之言”疊韻研究
一 疊韻部分正文及聲韻情況
二 疊韻部分形義關係考
第四節 “之言”對轉(旁對轉、異類相轉)研究
一 對轉(旁對轉、異類相轉)正文及聲韻關係
二 對轉(旁對轉、異類相轉)形義關係考
第五節 “之言”旁轉研究
一 “之言”旁轉正文及聲韻關係考
二 旁轉形義關係考
第六節 “之言”通轉研究
一 “之言”通轉正文及聲韻關係
二 通轉形義關係考
第七節 “之言”特殊關係考
一 “A之言AB也”有8例
二 “A之言BA(也)”有9例
三 “A之言AA(然)也”有5例
第八節 “之言”來源考
第九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廣雅疏證》“聲近義同”研究
第一節 兩個詞間“聲近義同”研究
一 “聲近義同”與其他術語的混用
二 兩個詞間“聲近義同”正文及聲韻關係考
三 兩個詞間“聲近義同”形體關係考
四 兩個詞間“聲近義同”詞(字)義關係考
第二節 三個詞間的“聲近義同”研究
一 三個詞間“聲近義同”正文
二 三個詞間“聲近義同”聲韻及形體關係考
三 三個詞間“聲近義同”詞(字)義關係考
第三節 四個詞間“聲近義同”研究
四個詞間“聲近義同”正文
第四節 五個詞間“聲近義同”研究
一 五個詞間“聲近義同”正文
二 五個詞間“聲近義同”聲韻關係考
三 五個詞間“聲近義同”形體關係考
四 五個詞間“聲近義同”詞(字)義關係考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廣雅疏證》“猶”研究
第一節 “A猶B也”研究
一 “A猶B也”正文及來源考
二 有來源的“A猶B也”音形義問題
三 來源於王念孫自造的“A猶B也”音形義問題
第二節 “某某猶某某也”研究
一 “AA猶BB也”研究
二 “AB猶BA也”研究
三 “AB猶CD也”研究
四 “AB猶CB也”研究
五 “AB猶AC也”研究
六 “AB猶CA也”研究
第三節 “某猶某某也”研究
一 “A猶AA也”研究
二 “A猶BB也”研究
三 “A猶BC也”研究
第四節 “猶言”研究
一 “猶言”正文
二 “猶言”聲韻關係考
三 “猶言”形體關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