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3-28 14:01:33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自序
上册
第一编 国际经济法的“中国特色话语”
导言
第一章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论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
第二节 国际经济法涵义再探——由杨紫煊教授的“国际经济协调论”引发的思考
第三节 论WTO体制与国际投资法的关系
第四节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理念与追求——《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的学术创新与特色贡献
第五节 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
第二章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外资征收及其补偿标准:历史的分野与现实的挑战
第二节 论“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发展及其法理基础
第三节 略论国际经济法的合作发展原则
第四节 Bala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Innovative Path for BIT Practice1 (平衡、可持续发展与一体化:双边投资条约实践的创新之路)
附:南方中心( South Centre)前秘书长格索维奇( Branislav Gosovic)博士的评语
第二编 国际投资法的中国特色实践
第三章 中外合营企业法律实务
第一节 跨国公司参与合资企业的股权策略浅析
第二节 中外合营企业管理权分享探讨
第三节 合营公司的管理结构:中、美、日有关法律的比较
第四节 合资企业的事实控制问题
第五节 中外合资企业的技术转让条款探讨
第六节 中外合营者之间争端的解决方式评析
第四章 外商投资法的新发展
第一节 Chinese Foreign Investment Laws: Recent Developments towards a Market Economy1(中国外资法:迈向市场经济的新发展)
第二节 我国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原则的法律实践
第五章 国际投资条约变革的中国主张
第一节 多边投资协定谈判前瞻
第二节 变革期双边投资条约实践述评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政策框架”与我国的对策
第四节 论双边投资条约范本的演进与中国的对策
第五节 共同发展: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条约实践的创新
下册
第三编 国际贸易法的中国特色实践
第六章 WTO体制的“一国四席”
第一节 略论WTO体制的“一国四席”
第二节 “ One China Four WTO Memberships”: Legal Grounds Relations and Significance1( “一个中国,四个WTO席位”:法律依据,相互关系与重要意义)
第七章 国内区域贸易协定
第一节 两岸四地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法律思考
第二节 论内地与香港CEPA之性质
第三节 ECFA:“两岸特色”的区域贸易协定实践
第四节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 of ECFA1( ECFA的特征与意涵)
第八章 中外经贸法治的发展
第一节 欧共体明示与隐含缔约权力浅析
第二节 调整中欧经济关系的双边法律框架初探
第三节 Promoting a New Bilateral Legal Framework for China-EU Economic Relations1(构建调整中国—欧盟经济关系的双边法律新框架)
第四节 WTO 规则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第五节 WTO Ru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TA Agreement between China and ASEAN1( WTO规则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第四编 香港涉及经济法律实践
第九章 香港涉外经济法律实践的发展
第一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刍议——对外事务实践的视角
第二节 Unprecedented International Statu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of the HKSAR's External Autonomy1(史无前例的国际地位:香港特别行政区对外自治权的理论与实践)
第十章 香港双边投资条约实践
第一节 论香港双边投资条约实践
第二节 Initiative and Implications of Hong Kong's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1(香港双边投资条约的创新与意涵)
第三节 香港双边投资条约实践的适用问题评析
第五编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学科的创建
第十一章 学科建设实践
第一节 厦门大学国际法学科的发展
第二节 国际经济法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第三节 国际法学科“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创建与发展( 2002—2013)
附:第一次搏击
第十二章 学会工作感悟
第一节 学术办会 知识报国——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成立30周年述略
第二节 姚梅镇老师三会之缘
第三节 《中国特色话语: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发布会感言
第四节 学会平台致辞
第五节 《国际经济法学刊》再出发
第六节 关于“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使命担当和创新发展”的共识
第十三章 治学心得分享
第一节 学术成果推介
第二节 创新平台感言
附编 惠风和畅 家国情感
第十四章 家事依依 感念感恩
第一节 父亲的传奇
第二节 母爱长青——感念母亲陈秀叶
第三节 百年追梦录
第十五章 征途漫漫 且行且享
第一节 “初一”少年不知愁
第二节 在上杭的青春岁月
第三节 农工学者本色
第四节 人大代表履职事例
第五节 漫漫法学之旅
附录
附录一 指导的研究生名单和论文题目
附录二 主要研究项目
附录三 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四 主要学术交流活动
附录五 主要获奖成果和学术荣誉